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单次腰麻复合七氟醚、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以及气管插管全麻三种不同麻醉方式在子宫全切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单次腰麻复合喉罩吸入七氟醚与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于2018年6月到2020年6月期间来我院采取子宫全切术进行治疗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法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术前采取单次腰麻复合七氟醚,B组患者术前采取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C组患者术前采取气管插管全麻,对比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等,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在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三组患者麻醉效果分级数据显示,A组患者麻醉达3级的占96.7%,B组患者麻醉达3级的占93.3%,C组患者麻醉达3级的占93.3%,三组之间麻醉效果相近。三组患者麻醉维持时间没有明显差异;A、B两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睁眼时间均明显小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变化是相对最平稳的,B组患者咋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变化是相对最平稳的,而三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在麻醉后各个时间的变化均比较平稳。安全性数据统计显示,A组患者麻醉后分别出现2例低血压和恶心呕吐,B组患者分别出现2例低血压、1例恶心呕吐、1例术后腰痛,C组患者出现了4例低血压、5例恶心呕吐、2例神经症状以及1例术后腰痛,从麻醉后不良反应情况看A、B两组明显优于C组。结论:单次腰麻复合七氟醚和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全切术中麻醉效果与气管插管全麻相近,单次腰麻复合七氟醚麻醉期间患者心率平稳,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期间血压平稳,且两种麻醉方式与气管插管全麻相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氯胺酮、氯胺酮复合七氟醚用于小儿非气管插管全麻效果比较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小儿骨折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01月-2021年11月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49例骨折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予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术中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丙泊酚用量少、苏醒时间短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小儿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较切确,可有效减少术中丙泊酚用量、缩短苏醒时间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宫颈癌术后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一年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是实验组(n=40),一组是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实验组采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式麻醉的术后自主呼吸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言语应答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言语应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对宫颈癌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术后恢复时间短,应激反应小,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七氟醚在新生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拟择期进行手术治疗的新生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研究组25例,对照组给予氯胺酮静脉麻醉,研究组则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儿在不同麻醉方案下的意识消失时间、呼吸抑制例数、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研究组的意识消失时间长于对照组,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呼吸抑制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在新生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有效稳定患儿的心血管系统以及呼吸系统,减少呼吸抑制的发生次数,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七氟醚在新生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拟择期进行手术治疗的新生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研究组25例,对照组给予氯胺酮静脉麻醉,研究组则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儿在不同麻醉方案下的意识消失时间、呼吸抑制例数、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研究组的意识消失时间长于对照组,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呼吸抑制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在新生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有效稳定患儿的心血管系统以及呼吸系统,减少呼吸抑制的发生次数,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分析七氟醚在剖宫产手术麻醉中的安全有效性。随机选择我院的剖宫产麻醉患者70例进行研究,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把其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七氟醚全身麻醉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和血压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胎儿分娩时间和胎盘的娩出时间;还要比较两组产妇离开手术室和术后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比较新生儿出生不同时间段的Apgar评分;两组胎儿刚出生的脐静脉血pH值及氧分压(PO2)。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更佳,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性更高。最终得出结论:在分娩前把七氟醚运用到剖宫产全身麻醉中,能提升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有效性。
简介:摘要先天性无痛无汗症(congenital insensitivity to pain with anhidrosis, CIPA)是一种以痛觉丧失、无汗、反复发热、自残、发育迟缓、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周围神经病,这是一种因编码酪氨酸激酶受体A(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A, TrkA)蛋白的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1型(neurotrophic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type 1, NTRK1)基因失活突变造成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文章报道1例痛觉丧失、无汗、智力低下,外伤后胫骨骨折的先天性无痛无汗症6岁男孩,该患儿仅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即得到了满意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未发生显著波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组合式吸入麻醉诱导装置吸入七氟醚复合右美托咪定小剂量泵注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5月至10月于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择期行包皮环切手术的80例患儿分为SD组和K组;SD组40例,年龄(6.04±1.04)岁,K组40例,年龄(6.05±1.06)岁。在麻醉准备间,SD组患儿使用便携式组合吸入装置吸入2 ml七氟醚,K组患儿予肌内注射氯胺酮4.00~5.00 mg/kg,两组患儿入睡后将其推入手术室,立即开放外周静脉,SD组予右美托咪定0.50 μg/kg,稀释至20 ml,K组予等量的盐水,两组均10 min泵注完成。术中两组依据体动反应分别追加七氟醚1 ml/次、氯胺酮0.50 mg/kg。记录两组入睡、苏醒、离室时间及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评估苏醒期躁动和改良面部表情评分(FLACC)情况;记录两组围术期生命体征、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SD组入睡、苏醒和离室时间分别为(1.68±0.38)min、(13.08±1.61)min、(27.79±3.33)min,K组分别为(2.70±0.38)min、(25.61±3.12)min、(34.23±4.55)min,SD组入睡、苏醒和离室时间均明显降低(均P<0.05);SD组苏醒期躁动评分为(1.58±0.59)分,K组为(2.53±0.72)分,SD组苏醒期躁动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FLACC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入室时、苏醒时、离室时HR、MAP、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切皮时和术毕时,SD组的HR、MAP、SpO2分别为(92.93±4.08)次/min、(69.98±3.07)mmHg(1 mmHg=0.133 kPa)、(99.25±0.78)%、(87.28±3.99)次/min、(66.98±2.77)mmHg、(99.18±0.75)%,K组分别为(95.28±3.40)次/min、(71.95±4.49)mmHg、(99.00±0.72)%、(92.48±3.76)次/min、(70.87±3.22)mmHg、(98.93±0.76)%;与K组相比,在切皮时和术毕时,SD组的HR、MAP出现一过性地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O2无明显下降(均P>0.05)。两组患儿无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SD组的躁动发生率、气道分泌物增加均为0,K组分别为10%(4/40)、15%(6/4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组合式吸入装置吸入七氟醚复合右美托咪定小剂量泵注,起效迅速、苏醒快、不良反应少,能为小儿包皮环切术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1月~2020年11月在本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84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44例,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和B组(40例,全凭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恢复情况,评估患者手术前、后认知功能变化情况。结果:A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讲话时间、吞咽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0.05);麻醉后两组患者MMSE及MoCA量表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A组患者麻醉3h、6h后MMSE、MoCA量表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后麻醉恢复时间更短,认知功能恢复更快。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七氟醚全身麻醉下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EEG)特征的影响,寻找能反映艾司氯胺酮复合麻醉的麻醉深度指标。方法收集2020年11月至2020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汉族患者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艾司氯胺酮组(K组)和对照组(S组)(每组5例),两组患者于手术开始后30 min分别给予艾司氯胺酮(0.15 mg/kg)和等体积生理盐水。麻醉维持使用七氟醚吸入和瑞芬太尼静脉泵注。观察两组患者基本情况,采集两组患者麻醉全程的EEG数据,对艾司氯胺酮给药前后EEG的边缘频率、麻醉指数(anesthesia index, Ai)和相位幅值耦合的改变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BMI及给药前后MAP、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组EEG平均功率谱在给药后低频波功率降低、高频波功率略有增加,具体表现为给药后EEG边缘频率和Ai值较给药前明显增加(P<0.05);S组EEG特征在给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组的边缘频率变化值和Ai变化值明显高于S组(P<0.05)。K组给药前后δ-α相位幅值耦合强度的变化与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能够改变七氟醚全身麻醉的EEG频谱特征,但并不显著影响临床麻醉深度,因此δ-α相位幅值耦合指标能较为合理地反映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麻醉的麻醉深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氟醚潮气量法吸入用于小儿全身麻醉诱导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与商丘市中心医院行择期腹股沟疝修复术100例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全部患儿术中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经七氟醚肺活量法吸入全身麻醉诱导,研究组经七氟醚潮气量法吸入全身麻醉诱导。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0)、牵拉疝囊时(T1)、牵拉疝囊后5 min(T2)呼吸循环情况包括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呼吸频率(RR)、心率(HR)及伤害性刺激反应包括外周灌注指数(PI)所受影响,并比较两组麻醉指标(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围术期各时点,两组呼吸循环相关指标水平组间、组内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点,对照组PI水平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儿全身麻醉经七氟醚潮气量法吸入麻醉诱导,不会对患儿呼吸循环产生明显影响,利于减轻围术期伤害性刺激,患儿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缩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流量七氟醚麻醉方案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麻醉中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5月-2021年3月,选取260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为样本,随机分组,A组低流量七氟醚麻醉,B组丙泊酚静脉麻醉,分析两组麻醉指标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拔管时间(5.87±3.24)min、苏醒时间(5.63±3.43)min、麻醉清醒时间(7.58±3.64)min均短于B组,P<0.05;A组躁动、高血压、恶心、心率过缓等麻醉不良反应风险低于B组,P<0.05。结论:低流量七氟醚麻醉方案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可缩短拔管时间,减少麻醉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苏醒。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右旋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作为调查的主要时间阶段,并将在此过程中使用七氟醚麻醉手术的90例患儿作为基本的调查对象,根据甲乙两组进行区分,每组各45例,其中甲组主要采用的是术后静脉推注生理盐水,而乙组主要采用的是静脉推注右旋美托咪,这两个小组换,而在手术之后,苏醒阶段内的躁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患儿使用了七氟醚麻醉之后,运用右旋美托咪定对于患儿的躁动评分降低,以及苏醒阶段的躁动发生率降低来说,都有着显著的作用,并且不会延长患儿的苏醒时间,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意义。结论:有效的应用右旋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降低有着显著的效果,对于患儿后期的治疗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七氟醚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剖宫产术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S)的临床疗效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麻醉在斜视患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100例行斜视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8.42±1.29)岁;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8.48±1.34)岁。对照组实行七氟烷吸入麻醉,观察组实行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儿七氟烷用量、苏醒期躁动量表(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 Scale,PAED),并比较麻醉诱导前(T0)、诱导1 min(T1)及手术完毕时(T2)两组患儿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七氟烷用量[(14.86±3.14)ml比(20.38±4.26)ml]、PAED评分[(9.76±2.45)分比(12.88±3.04)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儿T1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T0时有所下降,T2时逐渐恢复,两组患儿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组间、时点·组间交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单独使用七氟烷吸入麻醉相比,在斜视患儿手术中采用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麻醉,血流动力学影响相当,但七氟烷用量更少,躁动评分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