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眼底黄斑病变形成的原因,对其进行有效治疗。方法随着选取入院治疗的50例患者,分别以西药点滴注射的方式和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配合口服复合维生素、益脉康分散排尿、祛湿祛瘀等药物进行辅助性治疗。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50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治疗有效果,有效率达到50%。而采用西医治疗中有15例患者有效,有效率为30%,无效患者10例,占综合比例的20%。结论眼底黄斑病变的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营养不良、全身性疾病有关系,这些因素容易引发患者出现眼底黄斑病变的问题,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黄斑水肿和糖尿病分期、糖尿病病程、视力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5年11月收治的122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黄斑水肿与糖尿病的分期、糖尿病的病程和患者视力的关系。结果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可以分析得出,患者的病程在5年以下的患者,黄斑水肿的发生率相对较低,随着患者的病程增加,患者并发黄斑水肿的概率越高,但超过20年病程的患者的黄斑水肿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分析可能是因为患者基数较少所致。随着患者黄斑水肿程度的不断加重,患者的视力会逐渐减退。结论临床上随着糖尿病患者病程的不断延长,患者黄斑水肿的发生率会不断的增加,病情的程度会不断加重,黄斑水肿的发生率在很大程度上对患者的视网膜病变程度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在临床上予以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方法治疗葡萄膜炎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葡萄膜炎性黄斑水肿患者23例(25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TA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治疗后随访6个月期间,至少每个月检查1次,根据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OCT结果,并观察治疗后6个月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一个月,曲安奈德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中药治疗组,最佳矫正视力比较P<0.01,治疗后三个月对比,曲安奈德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中药治疗组,最佳矫正视力比较P<0.05,治疗后六个月对比,中药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曲安奈德治疗组,最佳矫正视力比较P<0.01,OCT结果比较,中药治疗组治疗后(p=0.045)疗效明显优于TA治疗组(p=0.645)。治疗后1个月内TA治疗组仅3例(15.15%)发生眼压一过性增高,未见其他明显眼不良事件。结论益气补肾方治疗葡萄膜炎性黄斑水肿长期疗效确切,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抗复发效应,但短期疗效低于TA治疗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中药五苓散加味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80例黄斑水肿患者,随机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球周注射TA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中药五苓散加味用药治疗,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不同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可知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指标数值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对比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中药五苓散加味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不显著,但其产生的并发症和毒副作用小,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远视性单眼弱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予以观察和分析。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远视性单眼弱视患者23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时期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单眼远视但无弱视的患者23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进行测量并且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为(192.4±20.4)um,对照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为(180.3±14.2)um,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远视性单眼弱视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以及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比单眼远视但无弱视的患者要厚,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进行测量,对各类弱视的外周机制研究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眼科视网膜黄斑部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眼科视网膜黄斑部体检的900名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体检者均给予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测,统计体检者的检测状况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检测效果。结果900例体检人员中185例人员存在视网膜黄斑部病变,检出率为20.6%。视力<0.3、视力0.4-0.8、视力>0.8体检者视网膜黄斑部病变检出率呈明显下降状况,P<0.05。年龄<40岁、年龄40-60岁、年龄>60岁体检者视网膜黄斑部病变检出率呈明显上升状况,P<0.05。结论临床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眼科视网膜黄斑部体检运用效果显著,且其检出率与患者年龄、视力之间存在关联,具有临床运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