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和内镜检查对麦克尔憩室的术前诊断价值和合理的诊断路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或内镜证实的72例麦克尔憩室患者的影像学和内镜检查资料,按不同年龄(儿童组和成人组)和症状(出血组和腹痛组)分组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率。结果各检查对麦克尔憩室的诊断率分别为:异位胃黏膜显像50.00%(3/6),数字减影血管造影12.50%(1/8), CT平扫7.14%(1/14),CT增强14.29%(1/7),CT小肠造影(CTE)57.45%(27/47),胶囊内镜(CE)16.00%(4/25),双气囊小肠镜(DBE)95.83%(46/48)。CTE对麦克尔憩室的诊断率高于其他CT检查方式(均P<0.05)。CTE对出血组的诊断率高于腹痛组(χ2=6.27,P<0.05),但儿童组和成人组的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P>0.05)。DBE的诊断率高于CE和CTE(χ2=36.54,16.47;P<0.01),CTE的诊断率高于CE(χ2=8.13,P<0.01)。结论诊断率高的3种检查依次为DBE、CTE、CE,CTE诊断率高于其他CT检查方式,且对出血性憩室的诊断率高。宜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诊断路径。
简介:摘要:十二指肠憩室破裂是一种十二指肠憩室罕见的并发症,由于其症状的不典型性,解剖的复杂性和广泛可能的手术操作,使得十二指肠憩室破裂也是诊断及治疗上的一大难题。本文对现有十二指肠憩室破裂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归纳整理,以期找准研究方向,总结存在的问题,促使十二指肠憩室破裂的诊断及治疗能逐步完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梅克尔憩室的临床特点,了解其外科治疗方法和愈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在外科治疗的64例小儿梅克尔憩室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过手术和/或术后病理明确诊断。结果以下消化道出血诊断入院32例,肠梗阻入院9例,腹痛待查、腹膜炎入院9例,肠套叠入院6例,气腹入院2例,其余6例因其他手术在术中发现,憩室本身未引起临床症状。63例患儿均通过憩室楔形切除或憩室切除肠切除肠吻合术治愈(其中34例患儿行腹腔镜手术,29例行开腹手术),1例患儿家长拒绝手术切除。1例开腹术后发生切开感染,2例开腹术后发生肠粘连肠梗阻,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梅克尔憩室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多数患儿以其并发症就诊。手术是梅克尔憩室的根治方法,可行憩室楔形切除或憩室切除肠切除肠吻合术,目前主要为传统开腹及腹腔镜手术。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技术在本病的诊断和治疗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病术后愈后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美克尔憩室临床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3年2月间62例在我院经超声诊断并治疗的麦克尔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62例患者经超声正确诊断51例,诊断准确率82.3%,漏诊11例,漏诊率17.7%,临床中大部分美克尔憩室无症状,当憩室内出现炎症、溃疡、结石、肿瘤或肠梗阻等并发症时,出现临床症状,常容易漏诊,超声检查可发现病变,表现为较正常肠壁增厚,固定的盲管状或囊状结构,其一端连于小,另一端为盲端。结论绝大多数美克尔憩室无临床症状,个别偶尔消化道造影时发现,当出现并发症时,在超声图像上具有特异性,因此超声可作为本病诊断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超声、放射性核素显像、CT三种影像学检查在儿童梅克尔憩室(Meckel′s diverticulum,MD)术前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普外胸外科住院疑似MD的139例患儿术前影像学资料,根据主要临床表现将病例分为便血组(69例)和非便血组(70例),分别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在两组病例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探寻疑似MD患儿的诊断路径。结果(1)139例中经手术及术后病理确诊MD 122例。术前行超声检查121例,确诊MD 56例;行放射性核素显像66例,阳性46例;行CT检查116例,确诊MD 21例。(2)便血组超声诊断MD灵敏度78.2%(43/55),特异度88.9%(8/9),准确率79.7%(51/64);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MD灵敏度81.4%(35/43),特异度50%(4/8),准确率76.5%(39/51);CT诊断MD灵敏度28.6%(14/49),特异度100%(8/8),准确率38.6%(22/57)。非便血组超声诊断MD灵敏度22.5%(11/49),特异度87.5%(7/8),准确率31.6%(18/57);放射性核素诊断MD灵敏度44.4%(4/9),特异度50%(3/6),准确率46.7%(7/15);CT诊断MD灵敏度12.1%(7/58),特异度100%(1/1),准确率13.6%(8/59)。(3)三种检查方法对便血组的诊断灵敏度均高于非便血组(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便血的患儿建议行超声及放射性核素显像联合应用以提高MD诊断率;若无便血,患儿仅以腹痛、呕吐等症状来就诊,建议行CT平扫或增强检查,有助于发现并发症及改善预后。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美克尔憩室(MD)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92例MD患儿为研究对象,其年龄为2个月至13岁7个月。按照MD患儿并发症不同,将其分为肠梗阻组(n=33)、便血组(n=44)和憩室炎组(n=15)。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3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以及并发症、憩室长度与直径比值(HDR)、MD与回盲瓣距离、胃黏膜异位率等临床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对3组患儿的憩室HDR、MD与回盲瓣的距离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再采用SNK-q法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H秩和检验,对3组患儿的年龄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对3组患儿的性别构成比、胃黏膜异位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结果(1)92例MD患儿中,并发无痛性便血者为44例(47.8%),并发肠梗阻者为33例(35.9%),并发憩室炎者为15例(16.3%)。(2)3组MD患儿年龄、性别构成比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肠梗阻组、便血组、憩室炎组患儿憩室HDR分别为(1.8±0.9)、(2.7±1.3)、(1.9±1.4),3组患儿憩室HDR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91,P=0.006),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便血组憩室HDR分别高于肠梗阻组和憩室炎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肠梗阻组与憩室炎组憩室HD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梗阻组、便血组、憩室炎组患儿MD与回盲瓣距离分别为(44.2±15.1)cm、(52.6±13.8)cm、(39.7±16.9)cm,3组患儿MD与回盲瓣距离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64,P=0.006),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便血组MD与回盲瓣距离分别远于肠梗阻组和憩室炎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肠梗阻组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梅克尔憩室(MD)的超声图像,总结漏误诊原因,以期进一步提高对MD影像学特点的认识。方法以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梅克尔憩室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术前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总结本病的超声图像特点及漏误诊原因。结果本组36例,术前超声准确诊断28例,包括单纯性梅克尔憩室6例,梅克尔憩室炎14例,梅克尔憩室继发肠套叠6例,梅克尔憩室炎并穿孔2例,超声诊断准确率77.78%(28/36);超声漏诊6例,2例因继发肠套叠而漏诊,2例因合并肠旋转不良而漏诊,1例因憩室顶端索带压迫造成肠梗阻而漏诊,1例因合并急性阑尾炎穿孔脓肿形成而漏诊;误诊2例,1例误诊为肠重复畸形,1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超声漏误诊率22.22%(8/36)。结论高频超声对小儿梅克尔憩室有较高的检出率,当与其他消化道畸形并存时,应仔细观察病变处的形态特征,结合病史及放射性核素检查,以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美克尔憩室致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治特点。方法对19例美克尔憩室致绞窄性肠梗阻的病例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19例病例的临床初步诊断并不完全一致,其中9例为完全性梗阻、4例为不完全性梗阻,6例为急性阑尾炎。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探查并最终证实为美克尔憩室致绞窄性肠梗阻,全部病例中2例行憩室单纯切除,15例行回肠部分切除术,2例行回肠及升结肠部分切除术,全部治愈。结论美克尔憩室致绞窄性肠梗阻是术前确诊较困难的外科急症,病情进展迅速且非手术治疗效果欠佳。凡无明确诱因的急性肠梗阻均应考虑到本病,并应积极剖腹探查;而免造成严重后果,阑尾炎手术治疗中应常规探查末端回肠至少150-200cm,确定有无遗漏美克尔憩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内翻型梅克尔憩室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情况,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行手术治疗,诊断为梅克尔憩室,资料完整且可获得随访信息的10例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归纳其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情况。患儿男6例,女4例;发病年龄5个月~12岁5个月。临床表现为腹痛8例,哭闹2例,伴血便3例。B超均提示怀疑继发因素,其中小肠套叠6例,回结型套叠4例,其中1例小肠套叠为外院腹腔镜探查术后漏诊,反复肠套叠。10例患儿均行节段性肠切除。结果10例患儿中,8例行腹腔镜探查,2例继发肠坏死行开腹手术,术后病理均提示梅克尔憩室,8例可及异位组织,其中7例胃腺异位,1例胰腺异位。术后随访期间(1个月~3年),患儿一般情况良好,无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内翻型梅克尔憩室继发肠套叠少见,术前难以诊断,明确诊断靠手术探查及术后病理。内翻型梅克尔憩室即使手术探查术中也易漏诊,因此需仔细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