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注重对小学低年龄段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能在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上发挥双重功效,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顺利学习的前提,是促进学生进步和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其终生学习的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 GGT)检测值在不同年龄段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 BA)患儿中的诊断价值及标准,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9年7月因胆汁淤积在西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350例患儿术前一般资料,其中,男180例,女170例;根据术中胆道造影结果将患儿分为BA组244例和非BA组106例。BA组中:男106例,女138例;汉族239例,其他民族5例;足月产238例,早产6例;体重为(4.6±0.8) kg;术前最后一次GGT检测值为(622.6±505.8)U/L。非BA组中:男74例,女32例;汉族105例,其他民族1例;足月产63例,早产43例;体重为(3.7±1.1) kg;术前最后一次GGT检测值为(181.5±136.5 )U/L。根据术前最后一次GGT检测值及当日年龄,将两组患儿分为≤30 d、31~60 d、61~90 d、>90 d这4个年龄段,BA组中,≤30 d的患儿有6例,31~60 d有130例,61~90 d有86例,>90 d有22例;非BA组中,≤30 d的患儿有3例;31~60 d有58例;61~90 d有34例;>90 d有11例。比较两组中同年龄段患儿的GGT,根据约登指数确定各年龄段及不分年龄时运用GGT检测值诊断BA的截断值,并比较其灵敏度(sensitivity,Se )、特异度(specificity,Sp)和准确率。结果在患儿的一般情况方面,BA组与非BA组相比,在31~60 d、61~90 d年龄段,患儿的性别、是否足月产和体重在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90 d患儿中,是否足月产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及不分年龄时,BA组GGT值均高于非B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在≤30 d、31~60 d、61~90 d和>90 d年龄段下GGT值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方面,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1.000、0.874、0.839和0.872;各年龄段中运用GGT值诊断BA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05 U/L、236 U/L、319 U/L和331 U/L;不分年龄时的AUC为0.851,最佳截断值为305 U/L。患儿在不同年龄段下运用GGT值诊断BA的区分度方面,年龄≤30 d时运用GGT诊断BA的Se、Sp和准确率均为100%;31~60 d时的Se、Sp和准确率分别为71.5%、87.9%和76.6% ;61~90 d时的Se、Sp和准确率分别为70.0%、85.3%和74.2%;>90 d时的Se、Sp和准确率分别为77.3%、100%和81.8%;不分年龄时Se、Sp和准确率分别为68.3%、87.7%和74.2%。结论GGT值对BA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在不同年龄段BA患儿中差异较大,在31 ~ 60 d运用GGT值诊断BA的价值相对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主要探讨抑郁症障碍患者在不同年龄段产生的影响因素。方法:让某医院符合CCMD-3抑郁障碍的病人参与一般情况调查表和CES-D表,并与健康体检者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CES-D表进行对比分析,有次明确抑郁症对不同年龄段产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文研究选择了63名抑郁症患者和31例健康体检者。最终结果显示,是否患有抑郁症于病人的工作性质、行为类型、家族史、家族是否有人自杀或自杀倾向、活动参与度这五项因素有紧密关系。结合回归方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行为类型和活动参与度的相关性更强。结论:在明确抑郁症对不同年龄段构成的影响因素后,要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以此从基础上降低病人抑郁症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儿科收治的195例MPP患儿,男81例,女114例,年龄(5.8±2.8)岁,年龄范围为1个月至13岁。根据年龄将患儿分为婴幼儿组(≤3岁)、学龄前组(3~6岁)、学龄组(>6岁)。采集患儿的一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临床表现、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蛋白A(SAA)、降钙素原、血小板、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并对三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儿的发热程度、干咳、喘息、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生,CRP、血小板、LDH、CK-M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的MPP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有所不同,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需注意个体化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段老年结直肠癌发病特点,探究不同年龄段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北京医院胃肠外科的72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其中男411例,女309例,中位年龄为74岁。通过年龄将患者分为年轻老年人(65~74岁,359例)组、中年老年人(75~84岁,323例)以及高龄老年人(≥85岁,37例)3组,利用χ²检验比较分析不同组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差异。结果高龄老年人结直肠癌发病部位随着年龄的增长右移(35.0%、41.7%、48.6%),高龄老人组发病部位主要集中于右半结肠达48.6%。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疾病及高血压等伴随疾病发病率逐步升高,中年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中冠心病比例最高(27.8%、37.2%、32.4%,P=0.033),而糖尿病发病率在中年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组达到最高30.7%(99/186)。此外,高龄老年人开腹手术比例高达75.7%(28/37),手术时间反而短于其余两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升高,尤其是心脏并发症及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尿潴留、泌尿系感染、肾衰、脑出血、脑梗死等其他并发症。结论高龄老年人结直肠癌发病部位右移。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疾病及高血压等伴随疾病发病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逐步升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应该注重个体化,注重围手术期相关伴随疾病的管理。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在不同年龄段住院儿童患者护理期间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为了改善住院儿童患者的情绪状态,保证患儿心理健康,本文对2020年7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本院儿科进行治疗的200例住院患儿进行研究,为了提升研究准确性,将患儿根据不同年龄段进行分组,分别分为6个月~1岁婴幼儿、1~3岁幼儿、3~7岁学龄前儿童以及7~14岁学龄期儿童,对不同年龄段儿童采取不同心理护理措施,观察心理护理效果。结果:经干预后发现,各个组的患儿经过心理护理后的状态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学龄前儿童组和学龄期儿童组的心理状态变化幅度高于婴幼儿组和幼儿组。结论:在住院儿童患者护理期间,采取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患儿的配合程度,改善患儿的情绪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艾司氯胺酮用于不同年龄段患儿术前镇静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择期手术患儿,年龄1~6岁,ASA分级Ⅰ级,术前父母分离焦虑量表(PSAS)评分≥3分。根据年龄将患儿分为1岁≤年龄<4岁低龄组(L组)和4岁≤年龄<6岁高龄组(H组)。每组首例患儿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剂量为0.5 mg/kg,根据PSAS评分确定下一例给药剂量,若上一例患儿PSAS评分≥3分则下一例调高剂量;若上一例患儿PSAS评分<3分则下一例调低剂量,相邻剂量梯度为0.1 mg/kg,直到出现7个转折点结束试验。采用Probit法计算艾司氯胺酮术前镇静的ED50及其95%置信区间。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儿54例,L组26例,H组28例。L组和H组艾司氯胺酮用于患儿术前镇静的ED50及其95%置信区间分别为0.413(0.314~0.530) mg/kg和0.282(0.252~0.318) mg/kg。与L组比较,H组ED50降低(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用于1岁≤年龄<4岁患儿术前镇静的ED50为0.413 mg/kg,用于4岁≤年龄<6岁患儿ED50为0.282 mg/kg,随年龄增大艾司氯胺酮术前镇静效力增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麻醉苏醒期间躁动的护理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8例需要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小儿患者,按年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根据不同年龄给予护理,观察躁动情况,记录两组护理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与总结。结果:观察组(1-3岁)患儿入室后15min,30min,1h躁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12岁)患儿,P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25-55岁年龄段健康体检人群心理健康状况,了解不同年龄段健康人员的心理状态,为其心理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时间:2021年6月-12月,调查对象为250名健康体检人群,使用我科室自行编制的《健康体检人群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予以调查,了解不同年龄段健康体检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经过对健康体检人员的调查,其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52.50±6.30)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53.80±5.70)分,随着年龄的增加,SAS与SDS评分均呈现出升高趋势(P<0.05);进一步调查显示250名健康体检人群中,存在疑病心理的有39.20%、存在恐惧心理的有30.40%、对体检结果表示怀疑的有23.20%、存在浮躁心理的有41.60%。结论:25-55岁年龄段健康体检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且心理问题随年龄增加而加重,针对健康体检者需要注重体检者全面的心理干预,减少心理异常状态对体检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代谢酶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Ⅰ型(11β-HSD1)在不同年龄Sprague-Dawlay (SD)大鼠眼内的表达与分布。方法:实验研究。将SD大鼠按年龄分为6组:1~2日龄新生组(PND1)、5~6日龄组(PND5)、10~11日龄组(PND10)、14~15日龄刚开眼组(PND15)、20~21日龄组(PND20)和8~9周龄成年组(M),每组6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检测从新生、开眼到成年等不同发育阶段SD大鼠眼组织内11β-HSD1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情况,并通过Real 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11β-HSD1在不同年龄段大鼠视网膜内的表达差异。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分析。结果:IHC显示11β-HSD1在各年龄组SD大鼠眼角膜、虹膜、视网膜、脉络膜、晶状体、睫状体等组织中均有表达,新生SD大鼠眼组织中的11β-HSD1阳性细胞数更多,染色更明显。Real time RT-PCR结果显示,角膜内11β-HSD1 mRNA相对表达量在SD大鼠出生后10 d达到高峰,SD大鼠开眼后开始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0,P<0.001)。开眼前SD大鼠视网膜内的11β-HSD1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开眼后和成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50,P<0.001)。Western bolt进一步证实,新生大鼠视网膜内的11β-HSD1蛋白表达量高于刚开眼大鼠和成年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6,P=0.009;t=4.24,P=0.013)。结论:11β-HSD1在SD大鼠眼组织内广泛分布,其表达量随年龄而变化,开眼前SD大鼠眼组织尚未分化发育成熟,其表达量较高,提示11β-HSD1可能与SD大鼠眼组织的分化、发育和成熟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年龄组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患者髁突位置和下颌骨形态的研究,探讨各年龄组该类患者下颌偏斜特征,为下颌偏斜患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患者34例(未成年和成年人各17例),术前拍摄锥形束CT,采用三维测量软件对骨组织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分析:关节间隙、髁突、下颌升支、下颌体的相关指标。结果髁突位置:未成年人组左右髁突-关节窝的相对位置[偏斜侧:(-1.15±11.99),对侧:(7.58±1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斜侧髁突相对靠后,对侧相对靠前。下颌骨形态:未成年人组下颌体长度[偏斜侧:(85.05±7.06) mm,对侧:(88.01±5.89) mm]、下颌骨总长度[偏斜侧:(121.82±9.69) mm,对侧:(127.55±9.53) mm]、下颌角[偏斜侧:(123.45±3.91)°,对侧:(125.19±4.21)°]的测量项目,对侧>偏斜侧(P<0.01);成年人组髁突高度[偏斜侧:(16.98±2.51) mm,对侧(19.10±2.43) mm]、髁突内外径[偏斜侧:(18.01±2.69) mm,对侧:(19.56±1.80) mm]、下颌升支高度[偏斜侧:(55.63±4.14) mm,对侧:(59.49±5.22) mm]、下颌体长度[偏斜侧:(92.06±5.52) mm,对侧:(93.59±5.87) mm]、下颌骨总长度[偏斜侧:(131.68±6.66) mm,对侧:(137.75±6.36) mm]、下颌角[偏斜侧:(123.92±6.18)°,对侧:(125.94±5.55)°]的测量项目,对侧>偏斜侧(P<0.05),其余项目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患者,未成年人以左右髁突位置不对称为主,成年人以双侧颌骨形态不对称为主。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年龄段非高发区鼻咽癌调强放疗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并分析转移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8年间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初诊行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711例。根据WHO成人年龄分段将患者分为<45岁、45~60岁和>60岁组,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不同年龄组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5年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45岁组分别为72.2%和77.1%,45~60岁组分别为67.4%和75.4%,>60岁组分别为63.2%和61.3%。多因素分析显示<45岁组影响OS因素为EBV DNA、体质量指数、T分期、N分期(均P < 0.05),影响PFS因素为T分期、N分期、辅助化疗(均P < 0.05);45~60岁组影响OS因素为贫血、T分期、N分期和同步放化疗期间顺铂累计量(均P < 0.05),影响PFS因素为T分期、N分期、EBV DNA(均P < 0.05);>60岁组影响OS因素为N分期、基础疾病、体质量指数(均P < 0.05),影响PFS因素为T分期、N分期(均P < 0.05)。3个组患者失败模式均为血道转移。结论非高发区鼻咽癌不同年龄段患者预后因素不尽相同,对不同年龄段的鼻咽癌患者治疗模式需要更精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