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预置模型在单发性完全分节型先天性半椎体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收治的13例单发性完全分节型先天性半椎体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8例;年龄5~14岁,平均9.9岁。病变位置在T9 3例、T10 2例、T11 5例、T12 1例、L1 2例。术中使用3D打印预置模型辅助置入椎弓根螺钉,通过术后CT评估置的准确性。所有患儿术前、术后常规拍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冠状面及矢状面Cobb角,术后及随访时计算脊柱侧、后凸矫正率。术前、术后及随访时脊柱侧、后凸Cobb角的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13例患儿共置入椎弓根螺钉85枚,置准确率为95.3%。手术时间(216.9±28.3) min;出血量(478.5±132.6) mL。术前侧凸Cobb角为(57.1±12.7)°,术后为(12.7±4.7)°,矫正率为(78.4±5.9)%,末次随访时为(14.2±7.0)°;术前后凸Cobb角为(46.2±8.4)°,术后为(13.2±4.4)°,矫正率为(72.6±7.0)%,末次随访为(14.0±3.4)°。患儿均未出现严重血管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2.3个月(6~18个月),随访期间未见明显角度丢失。术后与末次随访时,侧、后凸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侧、后凸角度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单发性完全分节型先天性半椎体切除术过程中,3D打印预置模型可提高螺钉置入的精准性,改善脊柱侧后凸畸形的矫形效果。

  • 标签: 脊柱侧凸 脊柱后凸 3D打印 半椎体切除
  • 简介:摘要:外固定支架是一种新型的外固定器械,其设计目的是为了解决骨折治疗过程中,传统内固定术后骨折端固定不牢固、松动、移位等问题,有效地降低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功能锻炼。外固定支架的出现为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是其治疗过程中,其产品、器械、装置等均属于高精密器械,对于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要求极高。因此,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及操作流程进行培训成为外固定支架治疗中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外固定支架技术在临床应用中不断推广,其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目前临床上关于外固定支架护理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外固定 支架 钉道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弹性进法制备胸椎椎弓根植入螺钉的方法,总结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咬除进点骨皮质,以据术前测量的深度和旋转的程度,分别先后用1.5mm、2.5mm克氏针沿椎弓根方向钻孔。达到测定的深度停止进针,球形探子探查无误后改用导锥顺着制造的小心缓慢进入,深度一致后,再次用球形探子探查,植入螺钉。结果:胸椎椎弓根螺钉一次性植入成功为96.2%,其中18枚术中发现,偏内侧5枚,偏下方3枚,偏上方4枚,偏外方6枚,其中偏外侧的4枚螺钉把持力坚强外,另2枚重新阅读影像资料,用2.5mm克氏针,改变锥入方向,5枚偏内侧的螺钉中3枚同时切除了该同侧的椎板,行术中探测,均成功得以置备。制备后增加螺钉直径0.5mm,进行补救。其余的14枚螺钉都是术后通过CT或者X线片发现的,且均偏外侧。1例术中脑脊液漏者骨蜡封闭后术后未发生脑脊液漏,本组无脊髓损伤。平均术后身高增加4.6cm,术后冠状面Cobb角平均21°,平均矫正率73%;矢状面Cobb角平均230°旋转畸形矫正Ⅰ~Ⅱ度。平均随访3.5年。最终随访矫正度丢失率为1.8%。迟发性感染1例,螺钉断裂4例,1例螺钉向椎弓根外侧偏移加重。躯干平衡良好、无平背。结论:弹性进法制备胸椎椎弓根准确率高、并发症少。

  • 标签: 胸椎 脊柱侧凸 椎弓根螺钉 徒手技术 矫形手术
  • 简介:美军的战略预置是其海外军事行动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其维系美国霸权地位的战略性措施。本文将美军战略预置基本样式归纳为基地式预置、联盟式预置和军演式预置三种,并分别对美军的这三种战略预置样式进行了分析研究。

  • 标签: 美军战略预置 样式
  • 简介:板,板。铁钉铁板,铁板铁钉,铁钉板,铁板。(满眼都是“”,看得眼睛都晕了!要注意啦.“”是个多音字!到底怎么读呢?仔细体会一下吧!)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高渗盐水用于外固定支架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160处)。对照组局部采用75%乙醇外滴消毒每天2次;观察组采用3%高渗盐水外滴消毒每天2次,连续4周后观察道情况,如有红肿渗液及时行渗液细菌培养。如细菌培养阳性则记录为感染,如仅有红肿渗液,细菌培养阴性则记录为反应。结果对照组2例发生4处针感染(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一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6例6处出现反应。观察组有1例1处发生感染{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3例4处出现反应。两组感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5%乙醇和3%高渗盐水对感染防治均有效,但3%高渗盐水疗效优于75%乙醇。骨科外固定支架术后使用高渗盐水护理不仅能预防感染,还对无菌性炎症有显著治疗作用,能减少出血,减轻创口红肿,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3%高渗盐水 75%乙醇 钉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的下颈椎椎弓根虚拟构建法及其对提高置操作准确性的作用。方法收集60例成人颈椎疾病患者的C3,4椎体CT图像数据及标准颈椎正侧位X线片数据,男30例,女30例;年龄(55.42±10.38)岁(范围39~84岁)。导入Mimics 20.0软件,自行设计下颈椎虚拟构建法进行构建。记录虚拟椎弓根及其安全核区的构建成功率;安全核区与椎体的空间位置关系:包括冠状面安全核区与上下钩椎关节外缘连线的距离,椎体矢状面安全核区与椎体后缘的距离;测量虚拟安全核区的长度、宽度、高度;以直径3.5 mm的柱形模拟置,记录以安全核区为控制轴心的椎弓根钉在椎体水平横断面的外展角及椎弓根矢状面头尾倾角范围,进区皮质至安全核区中心点的距离;计算进区冠状面投影面积。结果虚拟安全核构建法的有效率:C3、C4有效率分别为95%(57/60)、100%(60/60),总有效率为97.5%(117/120);安全核高度为:C3左侧(4.99±1.04)mm、右侧(4.95±0.88)mm,C4左侧(5.41±0.93)mm、右侧(5.16±1.39)mm;安全核宽度:C3左侧(3.79±0.87)mm、右侧(3.44±0.88)mm,C4左侧(3.99±0.68)mm、右侧(3.60±0.92)mm;冠状面安全核区与上下钩椎关节外缘连线的距离为:C3左侧(0.66±0.54)mm、右侧(0.69±0.67)mm,C4左侧(0.62±0.59)mm、右侧(0.65±0.64)mm;椎体矢状面安全核区中心与椎体后缘的距离为:C3(2.08±0.41)mm,C4(2.34±0.60)mm,C4距离大于C3,空间位置均位于椎体内;椎体横断面椎弓根外展角区间为:C3左侧(28.16°±7.82°)~(67.46°±7.54°)、右侧(29.46°±7.5°)~(64.08°±9.79°),C4左侧(27.64°±4.56°)~(69.95°±6.66°)、右侧(29.17°±5.92°)~(71.14°±5.07°)。椎弓根矢状面的椎弓根钉头尾倾角区间为:C3左侧24.12°±5.35°、右侧24.40°±4.86°,C4左侧24.87°±5.7°、右侧25.65°±5.62°;进区皮质至安全核区中心点的距离为:C3左侧(11.93±0.76)mm、右侧(12.12±0.83)mm,C4左侧(11.24±0.71)mm、右侧(11.34±1.01)mm。进区冠状面投影面积为:C3左侧(41.38±15.68)mm2、右侧(37.66±13.77)mm2,C4左侧(44.54±12.96)mm2、右侧(40.33±15.54)mm2,左侧大于右侧。结论基于CT影像的下颈椎椎弓根虚拟构建法对C3,4虚拟椎弓根的构建有效率高。椎弓根的构建证实C3,4适合植入目前常用的直径3.5 mm的颈椎椎弓根。安全核区形态学特点稳定,在标准颈椎正侧位X线片上可转化为容易辨认的解剖标志,为下颈椎椎弓根技术的实施提供参考。

  • 标签: 颈椎 骨螺丝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软件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腰椎髂骨联合内固定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方法选择1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行腰椎及骨盆64排螺旋CT扫描,将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 16.0软件,进行骨盆三维重建,同时确定L4、L5椎弓根和髂骨安全区螺钉置入几何、自由;通过Solidwoks 2012软件建立髂骨腰椎联合内固定棒系统模型,导入Ansys 12.0软件中进行装配。应用500 N轴向压缩载荷,测量两种模型在前伸、后屈、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等工况下的位移、von Misses应力分布结果。结果两种模型在前屈、侧屈、后伸工况下整体位移、应力及在前屈、侧屈工况下螺钉的最大应力值表现的较为接近,但在旋转工况下几何模型的整体位移、应力以及在后伸、旋转工况下螺钉的应力均明显小于自由模型。骨盆最大应力均在固定螺钉表面,数值在190~260 MPa,连接骶骨与椎体的2枚螺钉的折弯处为应力集中区域,最大von Misses应力出现在纵向杆的L4~L5椎弓根螺钉。在旋转载荷情况下,连接L4~L5椎弓根螺钉和髂骨螺钉的纵杆上部承受最大应力。结论通过数字化分析确定的腰髂固定几何有更高的抗疲劳、抗旋转以及整体稳定性,腰髂内固定系统可有效分担椎体所受应力。

  • 标签: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解剖学 腰髂固定
  • 简介:形散而神不散。本期《创意空间》三篇文章虽各具特色,然相同点在于主题主线一以贯之,层次清晰,脉络分明。陈田峰、曹春华同志的文章系本刊系列策划约稿,主题为活动类兴趣点的预置,不仅对活动作了科学分类和理例结合的分析,更高屋建瓴地总结出了五类兴趣点顸置的方式方法,借鉴性强,实属大家手笔。申文娟同志的文章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思想品德课现状,创造性地将小故事引进课堂,创设了个性化、趣味化、诚信化、规范化课堂,故事与文本内容高度契合,师生互动妙趣横生,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庞有青、黄静同志的文章主题主线更为明晰,题眼是"点评·交流·融合",以"引·例·升"之构成手法,将"三盏明灯"渐次点亮,文章架构完整、层次分明、详略得当、张力十足。

  • 标签: 兴趣点 文章主题 创意空间 思想品德 理例 题眼
  • 简介:深圳市消委会在2014年3·15期间针对手机预置软件不可卸载问题进行了网络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5.32%手机存在预置应用软件,88.91%的预黄应用软件不可卸载,98.60%的消费者认为预置应用软件不可卸载不合理。对此,深圳市消委会联合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了公开劝谕书,希望允许消费者自由卸载与系统无必要联系的预置应用软件。去年5月,深圳市消委会又联合广东全省地市级以上的消委会联名向工信部上书,提请工信部规范手机预置软件不可卸载现象,工信部回复已委托电信研究院研究此事。6月16日,深圳市消委会表示,决定将手机预置软件不可卸载问题列入公益诉讼可行领域。

  • 标签: 应用软件 公益诉讼 手机 深圳市 工信部 网络调查
  • 简介:目的明确后路寰枕关节经关节螺钉固定的技术参数;探讨枕颈部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30例含完整寰枕关节干燥骨性标本,直视下行后路寰枕关节经关节克氏针植入后行X线摄片,在X线胶片上测量寰枕关节经关节螺钉固定的角度和道长度.结果寰枕关节经关节螺钉固定的道理想角度为:螺钉方向在矢状面的上倾角为53.3°±3.4°,在冠状面的内倾角为20.0°±2.6°.道长度为:(29.28±2.46)mm.结论寰枕关节后路经关节螺钉植入存在一定的方向性和道长度问题,结合后路C12经关节螺钉内固定后可视为能满足当前临床需要的一种相对理想的枕颈融合内固定术式.

  • 标签: 关节 后路 钉道 螺钉固定 螺钉内固定 植入
  • 简介:用图钉把三幅画钉在墙上,要使每张画的四个角上都钉上图钉,一共要多少个图钉呢?很显然需要12个图钉。如果图钉不够了,怎么办呢?可以把需要的部分重叠起来,就可以使图钉减少。

  • 标签: 初等教育 智力游戏 课外阅读 数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在当下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单一的混凝土浇筑工艺逐步被摒弃,使用预制构件进行现场组装配置成为主流趋势。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不仅可以优化建筑施工技术,还能促进整体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广空间。本文就预置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展开探讨。

  • 标签: 预制装配式 建筑施工 技术
  • 简介:部署到加利福尼亚州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NTC)的旅级领导人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预置车队,同时又确保每个下级单位都拥有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全部装备。关于如何向国家训练中心部署一个旅的观点很多,而且每个旅的经验也有所不同。

  • 标签: 训练中心 车队 预置 利用 加利福尼亚州 领导人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3种不同内固定系统植入人体内的三维模型,互相之间进行力学参数对比,分析皮质骨(CBT)螺钉系统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实验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于2020年6月30日招募的1名正常成年志愿者L2~L4腰椎的CT数据进行建模,在Ansys中对3种模型施加500 N压力,比较内固定系统、钛笼底部、末节椎体椎体的受力、位移、应力分布以及不同工况下椎体定点角度变化,从生物力学的角度解释CBT螺钉固定系统治疗腰椎结核的优势。结果结果显示,CBT螺钉固定系统在侧弯时最大应力为194.84 N,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最大应力为196.48 N,结果基本相同。后伸时,CBT螺钉固定系统在对抗后伸扭矩时最大应力为104.17 N,观察位移可以或得相同结果,这表明CBT螺钉固定系统可以获得更坚强的稳定性。相邻阶段的短椎弓根螺钉与CBT螺钉对比可以看出,CBT螺钉固定系统可以获得更满意的稳定性。结论与短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比较,CBT螺钉固定系统可以更有效重建腰椎结核术后的稳定性,同时保留了腰椎更多运动节段,在临床上应当推广使用。

  • 标签: 皮质骨钉道螺钉 腰椎结核 有限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一种新型微型高频超声换能器并检测其对脊柱椎弓根内壁的成像识别能力。方法使用牛髂骨制作4个尺寸为长3 cm、宽1 cm、厚2 mm的皮质骨片,使用电钻在每块骨片的中心钻出直径分别为1、2、3、5 mm的圆孔,模拟椎弓根外层皮质不同大小的穿孔。利用尺寸为3.0 mm×1.0 mm×1.0 mm的30 MHz的微型超声换能器在不同距离对不同大小的皮质骨孔洞进行了成像测量,通过消除传输振铃效应及基于对数函数的灰度映射方法,提高极限近距离分辨能力;通过归一化灰度值曲线精确计算孔径大小,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实际值进行比较。结果在测量距离≥2 mm时,该高频超声换能器可以检测到直径为5、3、2 mm的孔;在距离为1 mm处,仅5 mm和3 mm的孔可以清晰识别,2 mm的孔存在形变;直径为1 mm的孔在任何距离都无法识别。直径为5 mm、3 mm和2 mm的孔在4 mm、3 mm、2 mm和1 mm 4个不同测试距离下测得的平均校正测量孔径与实际孔径分别比较[(5.07±0.06)、(4.93±0.11)、(4.95±0.07)、(5.01±0.11) mm比5 mm,F=2.166,P>0.05;(3.02±0.06)、(2.96±0.12)、(3.08±0.10)、(2.92±0.08) mm比3 mm,F=2.696,P>0.05和[(2.01±0.07)、(2.01±0.02)、(2.00±0.10)、(2.05±0.11) mm比2 mm,F=0.403,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研制的30 MHz微型超声换能器所能识别的穿孔直径下限为2 mm,近场成像极限距离为1 mm;为进一步研发基于超声的脊柱椎弓根内部成像和导航系统奠定基础。

  • 标签: 脊柱 椎弓根 导航 成像 近距离 超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术前CT三维重建模拟复位斜坡枢椎角(clivus-axial angle, CAA)并评估治疗可复位型上颈椎畸形不稳定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52例上颈椎畸形不稳定患者资料,男28例,女24例;年龄18~64岁,平均46.7岁。术前将颈椎CT扫描数据(DICOM格式)导入Mimics15.0软件行三维重建,以通过术前颈椎过伸侧位X线片获得的CAA值作为术中复位CAA目标区间的上限,以CAA正常值140°作为下限,评估是否存在置入Magerl螺钉的解剖条件,以存在时的CAA值作为术中复位角度。比较CAA的术前、术后CT测量值及模拟目标值间的差异。按Gertzbein-Robbins分级评价置准确性,同时比较术前、术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及Nurick评分差异。结果52例患者中35例经术前模拟评估存在可用。以术中导航辅助下判断为金标准,其中37例行Magerl螺钉固定(Magerl技术组),15例行棒系统固定(棒技术组)。Magerl技术组的模拟目标CAA值(150.1°±6.6°)与术后测量值(149.0°±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4,P=0.240);术后测量值较术前(124.0°±8.9°)显著增加(t=-13.499,P<0.001)。棒技术组的模拟目标CAA值(150.4°±5.6°)与术后测量值(150.2°±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9,P=0.754);术后测量值较术前(121.9°±8.3°)显著增加(t=-12.431,P<0.001)。5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7±0.9)年(范围0.5~4年)。52例患者共置入106枚螺钉,其中Magerl技术组74枚,棒技术组32枚,根据Gertzbein-Robbins分级,A级88枚,B级15枚,临床可接受率为97.1%(103/106)。全部患者无一例发生椎动脉损伤、后组颅神经麻痹等并发症。术后NDI(9.7±6.4)和Nurick分级[(1.1±1.4)级]均较术前[27.4±8.7和(2.6±1.3)级]显著降低。结论术前模拟判断可用、提供术中复位的目标CAA值,并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纠正CAA行单一后路融合手术治疗可复位型上颈椎畸形不稳定的方法安全可行。

  • 标签: 颈寰椎 枢椎 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 模拟数字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