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内泌尿技术Ⅰ期或Ⅱ期手术治疗结石性脓肾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接收的64结石性脓肾患者,其中有16例患者需要行腔内泌尿技术Ⅰ期手术,具体为5例患者开展经皮肾镜取石术、7例患者开展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4例患者开展经皮穿刺身造瘘引流结合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另48例患者行腔内泌尿技术Ⅱ期手术治疗,具体为腔内泌尿技术Ⅰ期手术中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腔内泌尿技术Ⅱ期腔内取石术以及肾切除术。结果本次研究中的64例患者,有5例患者行Ⅱ期肾切除术,其余59例患者行内镜下取石术,且59例患者肾盂、输尿管以及肾盏漏斗部的结石均彻底清除,并且能够顺利的引流。结论腔内泌尿技术具有微创、安全、效果理想的特点,而且能够有效的保护患者的肾脏,利用该技术治疗结石性脓肾的效果十分显著,所以,应该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Ⅰ期或者Ⅱ期手术进行治疗。
简介:目的探讨Ⅰ期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宁波市第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定期复查的251例Ⅰ期肺癌患者病历资料,对术后复发转移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51例患者中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47例,复发转移率18.7%;中位随访时间43.1(9.5~97.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是否化疗、肿瘤最大径、胸膜侵犯及脉管癌栓的术后复发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清扫淋巴结个数(≤15个和>15个)以及不同的术前血清CEA浓度(>5ng/ml和≤5ng/ml)术后复发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清扫淋巴结≤15个及术前血清CEA浓度>5ng/ml为肺癌术后复发转移高危因素。结论术前血清CEA浓度>5ng/ml及清扫淋巴结≤15个患者,术后应积极随访。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非哺乳期乳腺炎 16例临床诊治分析。 方法 抽调我院 2017年 9月 -2018年 9月期间诊治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 16例,对这类患者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均进行辅助检查,其中 9例患者出现乳腺肿块, 2例患者出现可见液性暗区, 3例患者出现乳腺导管扩张, 2例患者出现侧淋巴结肿大。 16例患者中,出现 4例患者拒绝手术,使用非手术治疗;剩下 12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积极配合治疗后随访,其中痊愈患者 12例( 75.00%),复发患者 4例( 25.00%)。其中 4非手术治疗患者,出现 2例复发( 50.00%); 12例手术患者中,出现 2例复发( 16.67%)。 结论 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临床表现较多,且患者表现形式多样,该疾病诊断与治疗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根据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制定方案。
简介:
简介:摘要目的对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笔者所在医院绝经过渡期功血患者中选取58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妇康片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妇康片治疗),均为29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后止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性激素血清睾酮和黄体生成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55%、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6.90%、性激素血清睾酮为(2.89±1.13)pmol/L、黄体生成素为(3.91±1.05)U/L,与对照组患者的58.62%、24.14%、(3.58±1.24)pmol/L和(4.52±1.31)U/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止血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临床上米非司酮具有显著效果,对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非侵入干预措施对分娩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提供科学有效的产程管理模式。方法选择2017年2-12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随机纳入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椎管内分娩镇痛,采用镇痛术后观察、干预产程的方法,研究组产妇采用个体化非侵入干预措施减痛。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母婴分娩结局。结果研究组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试产中转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阴道检查干预、缩宫素静滴引产率、产后出血低于对照组;产后新生儿自然寻乳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各项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满意度调查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产程活跃期采用个体化非侵入干预措施管理产程,遵循分娩的自然规律,减少了产程中的干预措施,降低了中转剖宫产发生率,有利于母婴早期建立亲子关系及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简介:摘要本文希望通过对瓦勒里欧·奥加提建筑项目的解读,从建筑师的实际项目出发,分析和解读“非参照建筑”的含义,从而更好的认知“非参照建筑”的实际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NT—proBNP对脓毒症心肌损害患者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7年 9月至 2019年 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 EICU住院的脓毒症患者 83例,根据出现心肌损害将其分为脓毒症心肌损害组和脓毒症非心肌损害组,心肌损害定义为采用 PATHFAST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的血清肌钙蛋白 I高于正常值 (cTnI≥0.04ng/ml)。根据 28 天内存活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 NT—proBNP及各指标对脓毒症心肌损害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心肌损伤组相比,心肌损伤组 N端 B型利钠肽原 (NT—proBNP)、死亡率均更高。 ROC曲线分析示 NT-proBN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10。结论:脓毒症容易并发心肌损害,增加死亡率, NT-proBNP能够更好地评估脓毒症心肌损害患者的预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