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XX地区的300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生活事件量表中有16类生活事件与抑郁有显著相关,10类生活事件进入了对抑郁的回归方程,对青少年抑郁有较大的预测作用,从而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了一些现实依据。
简介:对某市2406名初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探查丧失事件对生命认知的影响。结果显示:(1)97%的青少年至少有一次丧失经验,半数以上经历过5-7项。(2)从2项丧失事件开始,随数量增加,青少年丧失压力增加。(3)青少年应对丧失呈现双过程导向:恢复导向证据包括丧失者关于生命认知概念的逻辑陈述、意义辩证性阐述、情绪积极表达大于无丧失者,经济不利丧失者的情绪消极表达和死亡焦虑小于无丧失者。丧失导向证据包括部分丧失数量多的丧失者情绪积极表达小于数量少的,部分丧失数量多的无经济不利者的情绪消极表达和死亡焦虑大于数量少的。(4)经济不利者表现出高丧失压力、低水平的意义辩证性阐述、高水平的意义非理性阐述;不同经济状况的1项丧失者的情绪消极表达和死亡焦虑无差异,其他丧失数量的经济不利者体验到更高水平的情绪消极表达及死亡焦虑。(5)丧失压力可以预测对生命的概念非逻辑陈述、意义非理性阐述、情绪消极表达及死亡焦虑。
简介:校园欺凌是世界性的普遍问题,近年来开始引起我国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相关实证研究却十分有限。本文采用2016年底中国应急管理学会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开展的全国调查数据,分析了校园欺凌(传统欺凌和网络欺凌)对青少年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偏差行为(旷课、吸烟、喝酒、打架、沉迷网络游戏)和自杀倾向的影响。结果显示,校园欺凌经历,无论是作为欺凌受害者还是实施者的经历,都会降低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增加他们大部分偏差行为的可能性以及其自杀的可能性。在一些维度上,网络欺凌的作用比传统欺凌要大。最后,本文探讨了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以及信息社会下进行校园欺凌干预的挑战。
简介:目的:探讨运动处方干预对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试图通过本项目研究证明了运动处方干预可提高青少年的生活质量,也可以提高心理健康程度及人际关系和谐程度。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量表,在大学本科1、2年级男女学生中征集志愿者150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以太极拳为主要内容的运动处方干预,对照组保持自己的原生活方式,干预2个月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以太极拳为主要内容的运动处方干预能提高青少年的生活质量,GQOL-74量表也可以应用于对体育效果的科学评价。2、运动处方干预下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变化表现为:实验组心理功能维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物质功能维度、生活质量综合评定总分具有极显著差异,而躯体功能维度和社会功能维度的差异不显著,但是两个维度得分比对照组高。
简介:目的探讨青少年一般生活经历与社会适应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广州市三所中学的447名学生为被试,采用《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量表》和自编的《青少年生活经历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总体比较好,大部分在中等水平。存在年级的差异,初二得分显著高于高一,但两者交互作用不显著。(2)一般生活经历及其评价均与良好社会适应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3)学校活动和同学交往两个因子可以解释良好适应行为9.5%的变异;对学校活动的感觉、对家务劳动的感觉和对社会实践的感觉三个因子共解释良好适应行为9.8%的变异。结论青少年一般生活经历对良好社会适应行为预测最佳。
简介:摘要:校园欺凌作为一种具有攻击性行为的特殊表现形式,在青少年的校园生活当中并不算陌生。校园欺凌正在发展过程当中正影响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严重则会夺取孩子的生命。本文以“青少年校园欺凌事件研究”作为重要的探究对象,希望通过本文研究,引起家长与教育者的关注,为进一步规避校园欺凌事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简介:关注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不仅有助于有效描述和预测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变化趋势,且能为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青少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提供依据和方向。实证研究表明,都市青少年高度认同生态文明建设,且已认识到生态安全的脆弱性、风险性和重要性;但生态价值观介于传统思维和生态取向之间;生活方式正在更新,生产方式亟待转变;他们普遍认同环保政策,但环保责任感不强、践行力不足。青少年的生态信息正从被动接受向主动获取转变;女性生态文明意识和行动高于男性;年龄与生态文明意识成正比、与参与行为成反比;高学历青年的生态文明意识强,但主体责任意识相对较弱;党团员青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简介:摘要青少年时期生理和心理都在逐渐成熟,在面对生殖健康时,很容易发生偏差,甚至误入歧途。所以,加强青少年生殖健康咨询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刻不容缓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