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国民族史和中国边疆历史地理研究是中央民族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1951年中央民族学院建立之后,设立了研究部。1956年,又创建历史系。著名蒙元史、民族史专家翁独健教授担任系主任,潘光旦、吴文藻、费孝通、林耀华、傅乐焕、王锺翰等著名学者在系任教。20世纪50年代全体师生参加了国家民委组织的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和民族识别工作,并参加《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的编写。尔后部分教师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委托,相继参加整理中印、中苏、中越边界资料(包括南海诸岛资料),并负责《中国历史地图集》东北部分的编绘工作。改革开放后,中央民族大学的边疆史地学科又得到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如王锺翰教授主编《中国民族史》、费孝通、陈连开等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谭其骧主编,傅乐焕、张锡彤、王锺翰、徐宗元、胡德煌、贾敬颜、郭毅生、陈连开等编绘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东北卷》和《(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在国内外学术界都有重要影响。中央民族大学边疆史地学科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传统,培养了一支由多民族学者组成的精干学术队伍。
简介:摘要:本文以边疆民族地区中学生语言能力为主题,就新疆的少数民族的语言能力展开讨论。新疆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之一,对于当地的少数民族中学生而言,汉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学习汉语是他们以后步入职场、社会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必备。民族语言不是国家通用语言,所以对于少数民族中学生来说,学习好汉语也是为学习其他学科奠定一个良好的语言基础。提升边疆民族地区中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是当下学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目标。语文课程的教授是对国家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从理解到应用全方位培养边疆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
简介:边疆民族地区是中国的窗口,也是国家稳定的关键性、战略性区位之一。由于边疆民族地区边缘的地理位置、差异的宗教信仰、异同的民族文化,使得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危机事件愈加复杂。另外,国际利益的冲突、反华势力的渗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迥异、政治冷漠与政治激进的影响以及国内民族分裂分子、国际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分子的阴谋与破坏而引发各种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危机事件,严重威胁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国家安全。因此,提升国家主体文化在各民族国家认同建设中的分量,夯实各民族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培育各民族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一体化路径。即在承认民族多元文化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进一步整合民族政治意识、提升民族文化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是规避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的关键所在。
简介: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化转型社区在经济社会急剧转型过程之中,经济资产如何建设这一问题愈显重要.对丽江纳西族城市化转型社区W村的经验研究显示,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化转型社区因受信用可及性缺乏、自由经济市场不完善、公民社会建设滞后等宏观结构性因素制约,社区经济资产的自主建设难显成效.以经验研究来总结,可以运用改革产权制度、提高信用可及性、建立家庭发展账户、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完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建设就业创业社会服务体系等政策实践,促进家庭经济资产建设;可以采用积极实施社区经济发展项目、建设社区公民社会等政策实践,推进集体经济资产建设.从而逐渐建立社区迈向内源发展、参与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