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论语》中曾子认为,孔子“一以贯之”之道“忠恕而已矣”,而《中庸》引孔子之言说“忠恕违道不远”,虽然肯定“忠恕”近“道”,但实际上却点出“忠恕”还不是“道”。如何消弥《论语》与《中庸》两部经典之间的思想在语言表述上的不一致,于是成为具有创造性的儒学经典诠释者所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一直到明道与伊川,通过“体用”贯“忠恕”和区分“仁恕”之不同,才有了初步的解决。而朱子则在二程思想基础上,通过完善“忠恕”和“一贯”之解释,构造了一个逻辑层次分明的“忠恕”体系,使此问题获得完满之解决。朱子注解与诠释《论语》与《中庸》中“忠恕”与“一贯”思想的思路,为我们在当下创造性地诠释儒学思想,发展出合乎时代要求的儒学理论,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思路。
简介:《世纪》2003年第三期刊登了王炳毅先生的文章《谋杀不成沦为汉奸——揭开"李丽久谋刺汪精卫"真相》。该文结尾处写道李丽久在南京解放前夕"隐遁人苏浙皖三省交界的山区","自此后,他不知所终"。然而事实上,从1948年5月开始,李丽久就一直隐居在上海,并于数年后的"镇反运动"中作为反动会道门的首恶分子而被捕。本文介绍李丽久在一贯道中的活动及其在解放后的生活状况,以飨读者。投身一贯道深得器重对会道门、帮会这一类的秘密社会组织,李丽久并不陌生,可谓与之渊源已久。早在1928年,李丽久在南京参加国术考试时,就结识了青帮人物任鹤山与谢保生。他还于1930年在汉口加入了以杨庆山为首的当地洪门。后来因省政府下令取缔,李丽久在《湖南日报》上刊登声明退出洪门。但这些小插曲与日后其在一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