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循证护理对于降低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剖宫产的12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循证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63例,观察两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及其产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切口感染、低血糖以及消化道症状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3%<17.5%)比对照组更低,其疼痛VAS评分(2.72±0.92)分<(4.36±1.24)分和住院时间(7.25±1.75)d<(9.68±2.14)d比对照组更低,其护理满意度(92.50±5.75)分>(82.65±6.46)分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的实施,其对于降低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具有积极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骨科手术患者2700例为研究对象,发生切口感染患者30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其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措施。结果2700例骨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30例,感染率为1.11%。其中引起骨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有急诊手术、手术时间超过3h、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合并糖尿病、在非层流室手术、有参观人员、是接台手术、手术部位在腰髋部及以下等。结论骨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较多,要求临床医务人员需加强手术室管理,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胆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肝胆手术患者10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单因素分析患者术前情况、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等;同时采用Logistic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部100例患者中13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13.0%(13/100)。13例感染患者中医院感染9例,出院感染4例;浅部切口感染8例,深部切口感染3例,器官或者腔隙感染2例。术前住院时间、切口类型、切口大小、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等是影响肝胆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肝胆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众多,术前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手术室无菌处理工作,术中、术后也应给予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而来对手术部位感染进行有效控制,让肝胆手术质量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分析和探讨接受腹部手术治疗患者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具体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来我院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院内出现感染的部位、感染发生率等问题,并总结得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200例患者中出现院内感染的共有34例,占患者总人数的17%。其中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腹腔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感染的分别有12例、9例、5例、6例以及2例。经过系统的治疗以及护理之后,所有患者都实现了痊愈出院。结论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其出现院内感染的几率,保证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降低脊柱手术后疼痛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行脊柱手术住院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行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健康教育、提前干预、个性化止痛),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VAS评分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统计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等指标,以了解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综合护理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并发症及住院费用也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脊柱手术后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缓解疼痛,更加有效的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后护理在预防消化道手术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在2013年11月~2015年1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消化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时不同的方案分为予以常规护理的的对照组(44例)与予以护理干预的研究组(56例)。结果研究组切口感染发生率3.57%低于对照组15.91%,且切口甲级愈合率75.00%高于对照组50.00%(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1.07%高于对照组75.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消化道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并改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及护理预防对策。方法2008年1月~2011年6月普外科切口感染患者80例,按照11比例选无切口感染普外科80例患者作为对照病例,对可能影响切口感染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筛选出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共12个,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切口感染的5个独立危险因素为手术时间长(OR=3.78)、体重指数高(OR=3.18)、备皮至手术时间长(OR=3.02)、心理准备不充分(OR=2.76)、年龄大(OR=2.52)。结论普外科切口感染因素复杂,通过提高患者抵抗力、控制手术时间、缩短备皮至手术时间、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预防对策以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病原菌种类和发生感染相关因素,为医院预防和感染控制提供了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外科系统所有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细菌学检验要求对患者手术切口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对感染相关因素进行筛查和分析。通过患者因素和非条件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导致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一年中进行的外科手术共计2740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69例,感染率2.5%,分离出病原菌69株,前几位的分别是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其中比例最高的大肠埃希菌。结论要针对医院外科感染病原菌进行密切监测,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降低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措施。方法100例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术前给予甲硝唑氯化钠液治疗,术后加用头孢曲松钠治疗;对照组术后单纯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住院天数、切口感染率及愈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率(4.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12.2±2.4)d显著低于对照组(16.3±1.6)d(P<0.05);观察组甲级愈合率(84.0%)显著高于对照组(62.0%)(P<0.05)。结论术前给予甲硝唑加术后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可显著降低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率,减少患者住院天数,提高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术后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开胸手术患者疼痛评分的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24例开胸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后12h、手术后1d、手术后2d、手术后3d的疼痛评分分别为(4.92±0.78)、(4.12±0.52)、(3.10±0.79)、(2.09±0.4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后1d、手术后3d的焦虑评分分别为(40.34±7.33)、(32.12±5.12),相对于对照组来说,明显较低(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开胸手术患者临床中有效应用,不但能改善患者心理不良情绪,同时可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全方位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