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例先天性输尿管发育不全患者的治疗过程及结果进行报告,以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纯肾造瘘和肾造瘘加内支架引流治疗肾积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选取的80例肾积脓患者治疗结果,根据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分组后设置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单纯肾造瘘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肾造瘘与内支架引流联合治疗,比较两种方式手术效果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肾脏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7.50%)高于对照组(92.50%),但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肾积脓患者治疗中,单纯肾造瘘与肾造瘘+内支架引流治疗,均可起到良好治疗效果,但后者可减少患者出血量,加宽其术后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肾造瘘在结石性脓肾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因泌尿系结石导致肾积脓患者共158例,在未行取石手术及输尿管留置双J管内引流前予肾穿刺造瘘术。造瘘术前及术后1-8周检查患者肾功能,观察尿量变化,复查血常规白细胞正常,尿中无脓球,肾功能肌酐降到150以下,行二期手术取石解除梗阻及安置双J管。无肾功能病例行切肾。结果经超声引导造瘘引流后,二期取石解除梗阻及安置双J管术147例保肾成功,没有脓毒血症发生病例,肾功能恢复或部分恢复.11例造瘘后肾功能无法恢复,肾皮质完全萎缩,引流出尿量不足50ml/天,二次手术切肾。结论经皮超声引导肾造瘘术处理结石性脓肾可以显著减少取石手术并发症,多数脓肾得到保留,不需切肾。
简介:目的探讨降低经皮肾取石术后脓毒症的有效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经皮肾取石术的9332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症93例,对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有无尿路感染以及经皮肾手术时间等一系列因素与脓毒症发生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女性患者(P〈0.05)、结石〉20mm(P〈0.05)、有糖尿病史(P〈0.05)、术前未使用抗生素(P〈0.05)与经皮肾取石术后脓毒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女性患者(P〈0.05)、有糖尿病史(P〈0.05)为经皮肾取石术后脓毒症的危险因素;经过积极治疗之后,有82例患者最终均痊愈出院,11例死亡,死亡原因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全身多个器官发生功能衰竭。结论女性和有糖尿病史为经皮肾取石术后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对高危患者在手术之前进行抗感染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经皮肾取石术后脓毒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一种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和休克的严重疾病,AKI是其常见并发症,发生机制复杂多变,交感神经系统和AVP激活通过调节肾脏不同小动脉收缩导致SI-AKI的发生是常见机制之一。本文综述RBF、RVR的变化对SI-AKI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在脓毒症循环衰竭状态下,RBF降低且血流分布不平衡,而经过体液复苏的高动力循环患者,RBF可能增加或无变化,但由于肾静脉阻力增大仍可能导致AKI发生。RVR增加是SI-AKI的关键血流动力学因素,但RVR不是影响肾微循环变化的唯一因素;多普勒超声与RRI计算值可以用于脓毒症患者的管理,以确定最佳肾灌注所需的MAP水平,RRI值可作为AKI的预测指标和判断肾脏循环。目前,尚需进一步研究RBF、RVR影响SI-AKI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为识别SI-AKI和寻找其新特异性治疗手段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