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特征。方法分析20例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20例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患者继发于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尿毒症、妊娠子痫。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视物模糊和意识障碍。头颅CT或MRI检查主要表现为对称的枕叶白质脑水肿,部分伴有顶额颞叶等病变。经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头颅CT或MRI复查病灶完全或大部分消失。结论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可由多种病因产生,影像主要表现为大脑后部白质血管源性脑水肿改变,及时治疗后症状和影像特征迅速改善。

  • 标签: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脑水肿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可逆性后部综合征的临床、影像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为提高临床对于可逆性后部综合征诊断准确率提高可靠的参考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可逆性后部综合征患者资料10例,对于10例患者的临床特征、脑电图检查结果、脑脊液检查结果、影像检查结果、治疗方案以及预后效果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可逆性后部综合征的鉴别诊断要点。结果10例患者全部存在视物不清以及头痛症状,其中5例患者产生肢体抽搐以及恶心呕吐症状,4例患者产生精神障碍以及意识障碍现象,10例患者的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妊娠5例,肾上腺素瘤1例;10例患者中3例颅脑CTA检查可见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后动脉血管分支节段性舒张或是收缩;10例患者接受颅脑MRI检查表明病变大部分呈现对称分布,主要在患者双侧大脑后部白质区,一些皮质受累,边界不清,10例患者通过治疗之后神经系统症状完全消失,接受MRI复查可见病灶大多数或是完全消失。结论有关可逆性后部综合征病因和临床表现呈现多样化,病程存在可逆性,确诊时需要结合相关影像检查,排除颅内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 标签: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影像学特征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性桥梗死的影像临床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7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桥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编号法纳入MR组与CT组(n=36),采用不同的影像检查方式予以诊断。结果MR组诊断符合率为94.44%(34/36),CT组诊断符合率为83.33%(30/36),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CT与MR在上部桥、中部桥的诊断符合率相对较高,显著高于下部桥诊断符合率,数据比较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桥梗死患者临床影像特征突出,通过MR与CT等影像检查的方式,能够清晰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为患者实施早期对症治疗。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性 脑桥梗死 临床影像学特征 回顾性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性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肝性病患者40例,对患者给予严密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对临床抢救成功和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肝性病患者经抢救成功33例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出院,死亡7例。结论对肝性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去除诱因,及时正确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的抢救,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改善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肝性脑病 临床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癫痫发作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高血压癫痫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治疗中的护理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护理前后的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例患者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BPRS、SDSS、ADLS发生显著改善,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高血压癫痫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降低患者发作的几率,对患者的健康恢复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血压脑病癫痫发作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进行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电图以及影像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9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已确诊,并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测以及CT/MRI影像检查,就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存在有心电图明显变化的患者有50例,占据55.56%,其中40例脑出血患者中就有35例存在有明显心电图变化,其比例为87.50%。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以及影像变化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可以在此基础上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深入的探究,并为后续的治疗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心电图 影像学变化
  • 简介:摘要影像技术的发展使无创观察急性脑血管继发性损害成为现实,新的磁共振技术如弥散张量成像可以直接观察颅内纤维束的形态变化,并量化评估,大量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已证实脑血管继发性损害的常规磁共振序列特征和弥散张量成像参数与临床密切相关,现就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继发性损害 华勒变性 核磁共振 弥散张量成像 脑梗死 脑出血
  • 简介:在帕金森(Parkinson’sdisease,PD)及相关运动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中,的结构及功能影像检查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可帮助鉴别不同运动障碍疾病患者的内解剖病变部位(定位)和功能障碍原因,并有助于临床药物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1]。尤其是随着我国PD诊疗的日益规范,神经影像检查已成为PD及相关运动障碍性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帕金森病 影像学检查 诊断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52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26例进行循证护理,对乙组26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与乙组相比,甲组止血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较大,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大,效果佳,值得推广。

  • 标签: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循证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程优质护理在肝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8例肝性病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全程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显效20例,有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2%,其中32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4.1%;对照组中,显效14例,有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6%,其中25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3.5%。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程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肝性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感知恢复正常,减轻患者焦虑,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减少并发症及意外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肝性脑病 护理
  • 简介:目的探究肝性的主要诱发因素,并总结其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60例肝性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其疾病诱发因素,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60例肝性的诱发因素分别为:感染17例(28.33%),高蛋白饮食16例(26.67%),消化道出血13例(21.67%),电解质紊乱7例(11.66%),便秘4例(6.66%),另外有3例(5.00%)病人是由于其他诱因引发该病。通过积极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33例(55.00%)病人显效,有22例(36.67%)病人有效,另外只有5例(8.33%)病人无效,其疾病治疗及护理有效率高达91.67%。结论针对肝性的诱因进行尽早、有效的护理干预,去除诱因,能够改善预后,延缓疾病的进程,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肝性脑病 诱因 护理干预
  • 作者: 张小梅刘姝伶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8-09-19
  • 出处:《医师在线》 2018年第9期
  • 机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护理体会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护理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82例作为研究组,回顾分析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护理内容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结果研究组患儿经一系列优质护理干预后,成功治愈62例,自动出院5例,好转13例,死亡2例,平均病程14.74d,护理效果良好。结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护理期间应加强对其身体内环境稳定的维持,保证患儿的能量供给以及呼吸畅通,合理控制各种并发症,通过优质细心的护理能够很好的保障患儿的生命健康。

  • 标签: 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 临床护理
  • 简介: [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护理,总结工作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 6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其中痊愈 56例,放弃治疗 6例,死亡 2例。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治疗成功的保证。

  • 标签: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上半年间我院收治的以及在我院出生的发生缺血缺氧性的新生儿42例为本次的观察组,同时选取2016年之前收治的新生儿缺血性的患儿43例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方案,对比两组的护理情况,收集整理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患儿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组患儿发展量表评分统计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意义,P<0.05。通过不同的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整个护理过程评价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整个护理过程评价满意度为76.74%,经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意义(P<0.05)。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观察组神经行为正常率统计结果为78.57%。对照组神经行为正常率统计结果为32.56%,两组统计结果经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开展早期护理干预,对患儿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大幅度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护理 早期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4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患儿临床症状并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本组探讨护理总有效率为86.95%(40/46),后遗症发生率为4.34%(2/46),死亡率为2.17%(1/46)。结论积极合理而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综合治疗的关键性环节。做好早期治疗和护理,减少脑损伤,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护理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囊虫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为常见的寄生虫,是猪绦虫的囊尾蝴寄生于人的颅内所造成的神经系统疾病。也是我国常见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是流行地区继发性癫的主要病因。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如不及时治疗,甚至危及生命。本文通过对囊虫的临床特点进行综述。

  • 标签: 脑囊虫病 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