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胎监联合脐血流S/D(妊娠期脐动脉血流速度)比值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妊娠37~41周孕妇临床资料56例,按照胎监联合妊娠期脐动脉血流速度比值的相关记录来分析相关监测结果。结果56例孕妇中出现47例反应型(占83.93%),9例无反应型(占16.07%),妊娠期脐动脉血流速度<3有51例(占91.07%),妊娠期脐动脉血流速度≥3有5例(占8.93%).结论胎监联合妊娠期脐动脉血流速度比值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意义比较重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脐血流S/D比值联合胎心监护,在孕晚期时预测胎儿宫内窘迫方面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3年3月1日—2024年2月29日期间,在产科门诊进行常规产检的120例孕妇,对她们进行脐血流S/D比值检测和胎心监护,结合检测的结果将120例孕妇划分为4组。其中,A组:在胎心监测中有反应,而且脐血流S/D比值小于3;B组:无反应,脐血流S/D比值小于3;C组:有反应,脐血流S/D比值大于等于3;D组,无反应,脐血流S/D比值大于等于3。并分别对这4组孕妇胎儿在宫内的窘迫情况进行诊断和分析。结果:经过诊断分析发现,A组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为6.17% (5/81); B 组孕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33.33%(2/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 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18.52% (5/27),D 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100.00%(6/6),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脐血流S/D比值联合胎心监护在预测胎儿宫内窘迫方面表现出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提供了更为准确、可靠的胎儿宫内窘迫预测方法,明显减少新生儿死亡率,在临床中值得进一步推广。
简介:[目的]应用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监测≥孕36周住院孕妇,观察S/D值≥3时,对新生儿窒息和发生高危妊娠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510例临床资料用脐血流S/D值,与胎心电监护(NST)和B超羊水量的测定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脐血流S/D值≥3组对新生儿窒息的阳性符合率均高于NST无反应组和B超异常组(P<0.005).S/D值(≥3和<3)两组中发生高危妊娠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脐血流S/D值检测是一种对母婴无损伤的有效监测手段,弥补了单纯用NST或B超预测判断新生儿窒息的不足,用脐血流S/D值检测配合NST和B超的综合方法来提高对胎儿监测的可靠性.
简介:目的探讨脐动脉S/D比值在双胎妊娠中预测胎儿发育状况的临床意义。方法2007年8月~2009年7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双胎妊娠孕妇225例,应用超声脐动脉血流检测仪,在B超探头引导下分别对2个胎儿进行脐动脉血流检测,选择2个胎儿脐动脉S/D值差>0.4,110例为研究组,2个胎儿脐动脉S/D值差<0.4,115例为对照组,并随访两组新生儿体重及分娩结局。结果①在研究组中胎儿不均衡生长发生率为61.3%,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23.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研究组中当S/D值异常时发生围生儿不良预后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研究组中发生S/D异常为67.3%,且母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脐动脉S/D比值在双胎妊娠中对胎儿协调发育和围产儿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胎儿脐静脉血流率与脐动脉搏动指数比值(VAI)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816例正常胎儿。通过测量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及股骨长获取胎儿体重;测量腹内段脐静脉血流量(Quv);获取羊水中游离段脐动脉血流搏动指数(UA-PI);将Quv按照胎儿体型标准化,计算脐静脉血流率(nQuv)、VAI。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Quv、nQuv 、UA-PI、VAI与胎儿孕周的相关性;统计VAI以±s表示,取95%参考值上限及5%参考值下限作为VAI增高和减低的标准。将VAI低于正常值参考值5%的26例胎儿及VAI高于正常值参考值95%的20例胎儿纳入病例组。结果①胎儿Quv与孕周呈正相关(r=0.893,P<0.001),nQuv、UA-PI与孕周呈负相关(r=-0.552、-0.827,均P<0.001),VAI与孕周无明显相关性(r=0.000,P=0.758)。②VAI均值、标准差、5%参考值下限、95%参考值上限分别为195.81、55.61、105.95、293.33。③VAI异常病例组中26例VAI减低(孕妇高血压疾病16例,并发重度子痫前期13例,并发子痫前期1例,脐带扭转40圈1例,死胎3例,早产16例,新生儿低出生体重19例,1 min Apgar评分≤7分4例,脐动脉血pH<7.2者6例,孕期母体胎儿及随访新生儿均无异常1例);20例VAI增高(胎儿重型α-地中海贫血10例,地中海贫血2例,骶尾部畸胎瘤1例,门体静脉分流1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3例,孕期母体胎儿及随访新生儿均无异常3例)。结论胎儿VAI的测量、计算简单易行,作为一个综合指标在中晚孕期保持恒定,便于异常胎儿的追踪观察,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测孕中期胎儿长骨(肱骨(HL)、股骨(FL))长度及脐动脉S/D比值对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年来经细胞遗传学证实为唐氏综合征胎儿与同孕龄正常胎儿经超声测量股骨长度及肱骨长度及胎儿脐动脉S/D比值进行比较。结果唐氏综合征胎儿的长骨较同孕龄正常胎儿的长骨短,脐动脉S/D比值异常增高与胎儿异常有关,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产前B超测量胎儿股骨长度及肱骨长度及胎儿脐动脉S/D比值对筛查唐氏综合征患儿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胎儿脐血流异常治疗与不治疗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胎儿脐血流异常者分两组予治疗和不治疗,比较两组围产儿预后、分娩方式。结果胎儿脐血流异常者治疗较不治疗围产儿预后、剖宫产率、阴道助产有显著差异。结论胎儿脐血流异常者应积极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脐血流异常患者脐带异常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脐血流异常患者149例,149例患者分娩前行脐血流检查异常,(S/D≥3),分娩后仔细检查脐带情况,记录脐带绕颈、脐带过细、脐带扭转、脐带过短、脐带真结及正常情况的发生率。结果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孕周小于其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组发生脐带绕颈15例,脐带过细25例,脐带过短2例,脐带扭转13例,脐带真结0例,正常10例,妊娠期糖尿病发生脐带绕颈10例,脐带过细12例,脐带扭转14例,脐带过短1例,脐带真结0例,正常8例,正常孕妇发生脐带绕颈10例,脐带过细2例,脐带扭转8例,脐带过短4例,脐带真结1例,正常14例。子痫组及糖尿病组发生脐带异常的比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生脐血流异常的患者往往存在脐带因素的异常,尤其是高危妊娠,产期进行脐血流监测对评估胎儿宫内情况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及其比值在诊断胎儿宫内缺氧中的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的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正常孕妇为对照组,胎儿有宫内缺氧的为观察组,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并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胎儿的脐动脉(UA)、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参数中收缩压与舒张压血流速度的比值(S/D)和血流阻力指数(RI)。结果观察组其MCA的S/D和RI的值显著低于对照组,UA的S/D和RI的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当UA的S/D>3.0,RI>0.60,MCA的S/D<2.5,RI<0.62时,胎儿有宫内缺氧;当UA的S/D>3.8,RI>0.67,MCA的S/D<2.0,RI<0.55时,预示胎儿结局不良。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睡眠体位对异常脐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实施产前相关常规检查且超声检测显示存在异常脐血流情形的孕妇92例作为研究样本,全部孕妇均处于妊娠28~42周。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不给予睡眠体位干预,观察组给予睡眠体位干预,包含平卧位、左侧位及右侧位。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脐血流异常情况的恢复情况、自然分娩实现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给予睡眠体位干预后,脐血流异常情况恢复至正常状态患者18例,占比为39.13%,对照组患者中脐血流异常情况恢复至正常状态患者8例,占比为17.39%,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自然分娩实现率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提升趋势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下降趋势显著(P<0.05)。结论对存在异常脐血流情形的孕妇实施睡眠体位干预措施,对孕妇脐动脉血流循环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使患者脐血流异常情况逐渐恢复正常,提升自然分娩实现率,同时有助于减少妊娠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脐血流检测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检测2618例妊娠28~42周孕妇的脐血流S/D比值,追踪其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结果脐动脉血流异常组提示胎儿宫内缺氧,脐动脉血流异常组围产儿不良结局如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率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脐血流S/D比值测定具有操作方便、对胎儿无损害等特点,是估价胎儿情况的一种有效方法,易在产科高危妊娠的监测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监测胎儿脐血流对发现、治疗胎儿宫内乏氧及胎儿生长受限的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09年2月在我院妇保门诊检查的180例孕妇进行脐血流S/D值监测,对脐血流异常的孕妇分成治疗组和非治疗组,观察结局。结果治疗组与未治疗组足月分娩时围产结局及围产儿预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监测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对早发现、早治疗胎儿宫内乏氧及胎儿生长受限有很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脐血流监测对胎儿宫内安危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我科自2011年开始在产科门诊开展脐血流监测共计15135例,其中2011年265人,2012年2120人,2013年3040人,2014年4855人,2015年3940人,对产妇脐血流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统计孕妇患者及家属对这一监测方式的满意程度。结果15135例孕妇中出现胎儿脐血流异常1524例(占10.06%),对行脐血流监测异常者及时行B超检查,证实为严重异常,其围产儿不良结局如其围产儿不良结局如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较高,及时对产妇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孕妇患者及家属对这一监测方式具有较高的满意程度,满意率为99.11%。结论脐血流监测能够有效提示胎儿安危,对脐血流监测异常者及时行B超检查,确认异常者根据病情及时行剖宫产终止妊娠,能够最大程度保证围产儿的安全,受到孕妇及孕妇家属的一致好评。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脐动脉血流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评价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9月-2018年1月)搜集的320例住院产妇一般资料,所有产妇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按照胎儿是否出现宫内窘迫分为S组(40例,宫内窘迫)和Y组(280例,非宫内窘迫)。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胎儿潜伏期的脐动脉血流RI(助力指数)、PI(搏动指数)、S/D值(脐动脉收缩末期峰值与脐动脉舒张末期峰值的数学比值)、不同时期(临产期、潜伏期、活跃期以及第二产程)S/D值。结果S组助力指数、搏动指数、脐动脉收缩末期峰值与脐动脉舒张末期峰值的数学比值显著高于Y组(P<0.05);两组胎儿在临产期S/D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胎儿在潜伏期、活跃期以及第二产程等不同时期的S/D值高于Y组(P<0.05)。结论脐动脉血流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评价效果显著。
简介:目的了解福建汉族人群D2S44、D10S28、D4S163VNTR多态性,为亲权关系概率计算提供基因频率。方法采用美国Lifecodes公司提供的VNTR检测试剂盒,应用RFLP技术首次对福建省9个地市103名汉族无关个体进行D2S44、D10S28、D4S163VNTR多态性研究,并将所得基因频率与中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区进行比较。结果福建汉族人群三位点VNTR呈高度多态性,其杂合率分别为88.6%、86.3%、90.6%,呈孟德尔经典遗传,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结论福建、台湾、香港、新加坡华人互为比较,D2S44、D10S28位点基因频率没有显著性差别(P>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