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内缺氧对新生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构建大鼠宫内缺氧模型,采集生后首日及第7日宫内缺氧及正常新生大鼠肠道内容物,分为对照1 d组、对照7 d组、宫内缺氧1 d组、宫内缺氧7 d组,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4组样本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分析,比较组间菌群多样性、丰富度及组成结构的差异。结果(1)宫内缺氧1 d组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高于对照1 d组,代表菌群丰富度的sobs指数(114.5±35.6比50.5±21.3)、chao指数(135.6±38.5比73.9±28.8)大于对照1 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内缺氧7 d组sobs、ace、chao、simpson指数低于对照7 d组,shannon指数高于对照7 d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门和属水平上,宫内缺氧1 d组优势菌群分别为厚壁菌门和链球菌属,对照1 d组分别为变形菌门和埃希志贺氏菌属。宫内缺氧7 d组与对照7 d组之间肠道菌群的差异较首日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所减小;与宫内缺氧1 d组相比,宫内缺氧7 d组埃希志贺氏菌属占比增加,链球菌属占比降低。结论宫内缺氧改变了新生大鼠肠道菌群的初始定植,影响了新生大鼠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及结构组成。
简介:摘要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为一种临床常见妊娠并发症,多在妊娠中晚期出现。ICP会对胎儿产生诸多损害,如早产、宫内窘迫、羊水胎粪污染、宫内缺氧等,严重时会发生宫内死胎。对ICP对胎儿宫内缺氧机制进行研究可为胎儿预后和妊娠结局的改善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本文从基于ICP导致胎儿宫内缺氧的性质、基于ICP导致胎儿宫内缺氧的机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宫内缺氧孕妇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于本院产科诊治的32例妊娠晚期胎儿宫内缺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设立为宫内缺氧组,同期选取32例健康孕妇设立为对照组。对比子宫动脉的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之比(S/D)及静脉导管的心室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波)、心室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D波)、心房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A波)、心室收缩期与心房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之比(S/ A)。结果 宫内缺氧组子宫动脉的PI、RI、S/D分别为(0.72±0.24)、(2.45±0.51)、(2.33±0.5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PI、RI、S/D、S波、D波、A波、S/ A等血流参数监测子宫动脉等部位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具有很强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B超结合胎心监护在诊断胎儿宫内缺氧中展示出了许多的优势和临床价值,通过结合两种技术,可以提供更准确、全面的胎儿宫内环境评估和监测。这对于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缺氧,以及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和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临床实践中,还需密切配合专业医生的临床观察和判断,综合考虑其他相关临床因素,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成熟,B超结合胎心监护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为临床胎儿宫内缺氧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可靠和有效的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左、右侧脐动脉缺失与不合并畸形单脐动脉(singleumbilicalartery,SUA)SUA的胎儿宫内缺氧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139例产前诊断胎儿,经超声诊断为SUA者149例,其中不合并畸形91例被纳入分析,测量胎儿头围、双顶径、腹围、股骨长径、肱骨长径并估测超声孕周,测量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及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Ratioofpeaksystolicoverenddiastolicpeak,S/D)。所有病例是否为SUA及其所伴发的畸形类别均以产后结果为准,对比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S/D、RI值在左、右侧脐动脉缺失组间差异性及其测值异常在不伴随胎儿畸形SUA病例中的情况。结果91例不伴随畸形的SUA胎儿孕中、晚期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RI<0.6并且脐动脉S/D>4.0者6例,5例剖宫产予以证实合并宫内窘迫,其中3例宫内发育迟缓,1例胎死宫内。胎儿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S/D及RI值异常在左、右侧缺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合并畸形的SUA胎儿应密切随访其生长发育指标、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彩超检查绕颈脐带螺距增加率与宫内缺氧的相关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脐带绕颈胎儿117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胎儿分为缺氧组43例与非缺氧组74例,测量胎儿颈部与游离部脐带螺距,计算增加率,予以无应激试验,分析产后追踪羊水性状,观察胎心率变化状况。结果在脐带螺距增加率方面,缺氧组为(0.38±0.08)%,非缺氧组为(0.21±0.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羊水污染与胎心率异常率方面,缺氧组均为23例(53.49%),非缺氧组均为14例(18.9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非缺氧组比较,缺氧组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各指标较低,脐动脉血流各指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利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螺距增加率、血流等进行检测,分析胎儿宫内缺氧状况,为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可行性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发生在妊娠中晚期的一种并发症,一般开始于30周后,其症状内在表现为胆汁酸升高、肝功能不正常,外在表现为皮肤瘙痒。该病症的危害主要集中在胎儿身上,会增加早产、病死的几率。因此,我们必须弄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病机制,找出胎儿宫内缺氧的原因,从而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对病情相应控制,保护好母婴的生命安全,并重点研究胎儿的预后工作。本文将在文中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宫内缺氧机制的新进展以实验综述的形式呈现出来。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促进宫内缺氧缺血(HIBD)大鼠脑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建立HIBD脑损伤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HIBD干预组、HIBD非干预组,以及正常干预组、正常非干预组。干预组采用早期视、触、听觉刺激和丰富环境的早期干预方法(术后24h至生后28d)。而后,采用脑电图检测大鼠脑功能。尼氏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经过干预后,检测大鼠脑电图发现,HIBD干预组背景节律紊乱轻于HIBD非干预组,异常波形出现频率也较HIBD非干预组少见;尼氏染色结果显示,HIBD干预组海马存活神经元数目较HIBD非干预组多,正常干预组存活神经元数目较正常非干预组多。结论通过脑电波,以及存活神经元数目的比较结果表明,早期干预可能促进宫内HIBD大鼠脑损伤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