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肛门括约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分析目标为我院经阴道分娩的120例产妇为例,分析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9月,统计方法采用查阅病例资料法,将产妇划分为损伤组和未损伤组,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肛门括约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结果:经对比发现,损伤组无论年龄31~40岁、初产妇、会阴侧切、第二产程>1h时间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3500g比例均高于未损伤组,差异明显(P1h时间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3500g均是影响产妇肛门括约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产妇、初产妇、会阴侧切、第二产程>1h时间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3500g均是影响产妇肛门括约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护理中应需要找到针对性护理方式来减少产科肛门括约肌损伤的发生率,以此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肛门括约肌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外伤或其他医源性损害引起的严重大便失禁患儿,常须行括约肌重建,我们根据近年来临床上施行肛门括约肌成形术的临床实践,对方法选择、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肛门失禁行括约肌重建的临床经验并针对性提出括约肌重建的方法。方法回顾2007~2012年对30例完全性肛门失禁的治疗,其中23例为先天性肛门闭锁术后,3例为会阴损伤术后,4例为盆腔和会阴术后。对此组病例采取不同的括约肌重建术,包括神经压榨股薄肌转移肛门外括约肌重建23次,臀大肌转移5次,Puri-Nixon提肛肌成形术1次,肛门内括约肌成形6次。结果对23例进行平均25个月的随访,临床评分达优良21例,占87.0%,客观评价8例,5例达优良。结论对括约肌肌源性损害致肛门失禁的患者,正确地选择不同的括约肌成形术都可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PH联合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对术后水肿及肛门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4月的医院收治的患有重度混合痔的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1),对照组用常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观察组用PPH联合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手术指标及并发症概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以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ph联合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对术后水肿及肛门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以来我院收治的9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经内外括约肌间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ILIS)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方法对2018年2—6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5例慢性肛裂患者采用经内外括约肌间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分析其愈合时间、术后1、3、5 d疼痛评分、Wexner评分和肛门直肠压力,评价此手术的有效性。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其中24例患者慢性肛裂手术切口Ⅰ级愈合,愈合时间为(14.66 ± 5.63)d,1例患者为Ⅱ级愈合,术后1、3和5 d疼痛评分分别为(2.32 ± 0.82)、(1.66 ± 0.74)和(1.22 ± 0.63)分,没有患者发生肛门失禁,肛门失禁评分为0分。结论经内外括约肌间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是治疗慢性肛裂的一种微创、疼痛轻、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肛裂患者进行治疗观察,进而对经内外括约肌间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在治疗慢性肛裂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肛裂患者80例视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治疗,将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生活质量方面对比,在躯体健康方面,患者在治疗前后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在社会功能方面,患者在治疗前后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在情感职能方面,患者在治疗前后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在精神健康方面,患者在治疗前后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且上述差异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方案对慢性肛裂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痔手术切断肛门括约肌对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拟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行外剥内扎术治疗环形混合痔的5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取同期于我院行外剥内扎术与肛门括约肌切断术的52例环形混合痔患者作为观察组。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感知阈值量、直肠最大耐受量、直肠最大顺应性等肛肠动力学指标并行组间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肛管静息压与肛管最大收缩压明显要低(t=2.061,t=1.648,P<0.05)。观察组直肠感知阈值量、直肠最大耐受量、直肠最大顺应性组内比较差异统计学t值依次为4.698、5.209、3.848;对照上述各项指标组内比较差异统计学t值依次为4.746、5.217、3.857,上述指标组内比较P值均小于0.05。结论痔手术切断肛门括约肌在排除肛门失禁发生风险的前提条件下对患者肛管高压状态起到明显改善作用,临床应用价值与治疗效果值得肯定。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肛裂应用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46例肛裂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23例。对照组行常规肛裂切断术,研究组行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不同时间点疼痛状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65.21%(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24h、术后3d、术后5d、术后7d等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针对肛裂患者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缓解患者疼痛,应作为主要术式加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功能锻炼的方法及锻炼时间。方法所有病例均予术前心理护理,术后早期锻练及出院电话随访,持续腹肌锻练及饮食指导,研究锻练及随访时间与年龄及吻合口距肛缘的距离关系。结果肛门括约肌功能恢复等级优53例,良11例,差1例。分层分析年龄大于65岁患者优25例,良28例;年龄少于65岁患者优28例,良6例。分层分析吻合口距肛缘大于4cm患者优29例,良9例;吻合口距肛缘少于4cm患者优19例,良6例。结论术后早期开始肛门锻炼、加强术后随访、个体化指导饮食、及时药物干预是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关键。一般术后随访及肛门锻炼时间4个月,术后随访及肛门锻炼时间与年龄无关,但吻合口距肛缘少于4cm者术后随访及肛门锻炼时间6个月以上。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肛门括约肌路径手术以及常规直肠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20例在我院确诊的中下段直肠疾病患者。一组患者为A组,一组患者为B组,各组患者60例,B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常规直肠手术治疗,A组患者则需要接受经肛门括约肌路径手术治疗。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6.67%。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结论在直肠外科治疗过程中使用经肛门括约肌路径手术可以促使中下段直肠疾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