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法治疗关节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3例关节错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根据错位分型使用手法治疗;对照组51例采用非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4.23%,对照组为78.4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法治疗关节错位种临床确实可行治疗方法。

  • 标签: 手法 推拿 脱位 骶髂关节错位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关节炎影像学检查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关节炎影像学X线、CT和MRI检查诊断资料,分析检查方法与诊断。结果关节CT和MRI检查优于X线检查。结论加强关节炎影像学检查与诊断,能对临床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骶髂关节炎 影像学 检查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SCT断层扫描及三维重建模型对关节形态特点进行解剖学测量,为新型关节前方弧形解剖锁定钢板设计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集68成人患者(男性36例,女性32例)骨盆SCT数据测量,测量关节弧形板放置路径中关节线(AB、BC)及AB与BC夹角、耳状面的连线(DE、DF)及DE及DF夹角,重建人体骨盆解剖结构模型;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成人关节线男性AB:(24.65±6.37)mm、BC:(28.64±8.18)mm1为133.18°,女性AB:(19.54±4.58)mm、BC:(31.29±8.84)mm2为131.38°;男性DE:(22.26±4.82)mm、DF:(19.08±3.39)mm1为63°女性:DE:(18.94±5.20)mm、DF:(21.27±3.65)mm2为63.3°;平卧时骶骨侧部呈与水平面平行,这种关系减少了CT影像测量与实体测量误差。结论关节解剖结构存在很大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与关节线及性别具有的相关性,与左右无明显相关性,关节形态决定骨盆形态及承受力稳定性作用。新型弧形锁定解剖钢板应用,能够与关节相匹配,缩短术中钢板塑行时间,增加力学稳定性。

  • 标签: 骶髂关节 SCT扫描 三维重建 解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在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病变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病变患者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实施X线、螺旋CT检查,总结其影像学特点和诊断价值。结果在强直性脊柱炎关节早期病变中,螺旋CT诊断效果优于X线检测效果(P<0.05),在Ⅲ级-Ⅳ级诊断中,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在关节软骨及骨侵蚀检出率比较中,螺旋CT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出率(P<0.05);在关节面模糊检出率中,X线检出率明显高于螺旋CT检出率(P<0.05)。结论螺旋CT检测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病变诊断中诊断结果优于X线检测结果;在中期和晚期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病变诊断中,两种诊断方法敏感性相同。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病变 螺旋CT 诊断价值
  • 简介:强直性脊柱炎(AS)种原因不明以中轴关节受累为主全身慢性结缔组织疾病,早期侵犯关节最多见,以后可累及椎间关节、肋椎关节、髋关节等。关节最常见及最早出现病变之,在早期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时,影像学提示关节炎对于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骶髂关节病变 强直性脊柱炎 磁共振成像 螺旋CT 结缔组织疾病 早期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和X线在早期AS关节病变中诊断意义。方法从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于我院共有126例病患被诊断为EAS。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观察组所有患者采用CT对患者关节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X线进行检查关节。对两组发现病变不同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发现早期病变检出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6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面模糊(Ⅰ级改变)在观察组中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关节软骨及骨侵蚀观察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对关节轻微病变诊断敏感性高,可以较早发现关节病变,因此在早AS关节病变诊断中CT具有很高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 病变 CT X线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筋膜腔隙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60例在我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筋膜腔隙阻滞复合全麻麻醉,参照组单纯用全麻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药用药剂量、拔管时间、麻醉清醒时间及躁动情况,并对比两组疼痛评分等。结果试验组麻醉用药剂量、拔管时间及麻醉清醒时间均少于参照组,躁动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筋膜腔隙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髂筋膜腔隙阻滞 全髋关节置换术 镇痛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臀部随意皮瓣治疗尾部褥疮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局部随意旋转皮瓣修复尾部褥疮11例,单侧旋转皮瓣9例,双侧旋转皮瓣2例,皮瓣范围(5.0×6.O)(8.O×12.O)cm,供皮区直接缝合游离植皮。结果本组11例局部随意旋转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质地柔软,外形满意。2例存在轻度感染,局部换药2&mdash;3周后伤口也顺利闭合。经3个月~3年随访(平均15个月),臀部外形满意没有发生伤口裂开与褥疮复发。结论局部随意皮瓣手术操作简单、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强、修复褥疮效果较好种方法。治疗尾部褥疮可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皮瓣 移植 褥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股沟带蒂皮瓣应用于前臂及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前臂中下2/3及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带蒂腹股沟皮瓣进行修复。结果22例完全成功,治愈率达到100%。结论患者手部和前臂中下2/3软组织缺损面积大,有深部组织外露并不适合选择其他皮瓣进行修复,可以选择带蒂腹股沟皮瓣修复,本次研究中,此种修复方法取得了满意临床效果,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带蒂髂腹股沟皮瓣 前臂及手部皮肤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管阻滞复合氯胺酮、与单纯氯胺酮静脉全麻用于小儿下腹部、会阴部及下肢手术临床效果。方法80例行下腹部、会阴部以及下肢手术患儿,随机均分为A组(单纯氯胺酮)和B组(管阻滞复合氯胺酮)。结果两组麻醉均能满足手术要求。其中,肌注氯胺酮后5min,两组MAP、HR较麻醉前显著增高(P<0.01),而手术开始后10min,A组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B组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显著。B组苏醒期短,术中术后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A组(P<0.01)。结论小儿管阻滞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下腹部、会阴部及下肢手术镇痛、肌松效果确切;对小儿生理干扰小,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可减少全麻药用量,苏醒迅速,减少了患儿躁动,提高了小儿麻醉安全,其临床总体效果优于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

  • 标签: 小儿 骶管阻滞 氯胺酮 麻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杂交技术治疗累及动脉股总动脉闭塞性病变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47例累及动脉股总动脉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实施了股动脉内膜剥脱及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观察围手术期结果及动脉再通情况。结果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每例患者平均植入支架(1.51±0.75)枚,术后踝肱指数(ABI)较术前增加0.54,患者下肢缺血症状均明显改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7.0%(8/47),无死亡病例。平均随访时间为(673.6±384.4)天。随访中有4例患者出现支架内闭塞。应用Kaplan-Meier生存率分析,术后12个月期通畅率为(97.8±2.2)%,术后24个月期通畅率为(86.3±6.7)%。结论杂交技术治疗累及动脉股总动脉闭塞性病变围手术期结果及早期随访效果理想。

  • 标签: 杂交技术 髂动脉 股动脉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硬脊膜外间隙阻滞临床应用愈来愈广泛,以至于管阻滞目前被看作硬脊膜外间隙阻滞主要替代方法。硬脊膜外间隙阻滞操作技术简单、安全。硬脊膜外间隙阻滞在小儿应为首选硬脊膜外间隙阻滞技术,因为与腰部(或者胸部)硬脊膜外间隙阻滞技术相比较,其很少具有引发并发症危险。

  • 标签: 骶部硬脊膜外间隙阻滞 麻醉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老年患者臀尾部Ⅲ期和Ⅳ期压疮治疗进展,旨在为提高臀尾部Ⅲ期和Ⅳ期压疮临床效果并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月在我院接受治疗老年臀尾部Ⅲ期和Ⅳ期压疮患者29例,根据压疮情况进行分期并通过局部换药、手术治疗等治疗方式并给予科学护理,统计患者恢复情况。结果29例患者25例均治愈出院,治愈率为86.2%,患者压疮创面恢复良好,4例患者未愈,原因为2例因恶性肿瘤加重死亡,2例患者未愈。结论通过对老年臀尾部压疮进行分期并给与针对性手术、药敷治疗,可以提高压疮治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臀骶尾部压疮 分期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比较会阴肛门成形期手术与三期常规手术在治疗新生儿高位肛门直肠畸形中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48例采用腹会阴肛门成形手术新生儿先天性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临床资料,分别采用期手术(A组)和三期手术(B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A组21例均接受期手术,2例失访,19例术后肛门功能优良率87.72%;B组27例中,肠造瘘后放弃后续手术失访4例,23例全程完成三期手术,术后肛门功能优良率88.4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期腹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高位肛门直肠畸形同样可达到常规三期手术效果,且有护理方便、病程短、费用低优点。

  • 标签: 肛门闭锁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骨盆环骨折临床上比较常见损伤,给患者工作和生活带来较大不便。本文应用腹沟微创入路结合锁定重建接骨板对骨盆环骨折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

  • 标签: 骨盆环骨折 髂腹沟微创入路 锁定重建接骨板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腹股沟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于我院60例骨盆骨折患者,依照住院号尾号奇偶数进行分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经腹股沟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骨盆环骨折固定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采用经腹股沟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和骨盆环骨折固定术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比对照组效果好,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腹股沟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且预后好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髂腹股沟入路 钢板内固定 骨盆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管内药物注射对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后膀胱功能障碍疗效。【方法140例完全性S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管内药物注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膀胱功能训练、间歇导尿、Crede手压法、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管内药物注射。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评定患者日排尿次数、平均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生存质量评分等。【结果】1个月疗程结束后,患者日排尿次数、平均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排尿症状和生存质量评分等指标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管内药物注射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管内药物注射联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对治疗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疗效优于常规膀胱功能训练。

  • 标签: 骶管内用药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引流配合德赛恩换药治疗尾部藏毛窦疗效。方法10例尾部藏毛窦患者均行切开窦道和脓腔,彻底清除窦道内坏死组织,创面敞开充分引流,术后采用德赛恩纱条换药。结果10例均期愈合,平均住院时间17d,平均换药时间35d,随访3个月~1年无复发。结论充分引流并德赛恩换药治疗尾部藏毛窦,疗效确切,疗程短,换药方便,期治愈率高。

  • 标签: 藏毛窦 切开引流 换药 德赛恩
  • 简介:目的:探讨双侧内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膀胱癌合并血尿疗效.方法:使用介入治疗技术,对21例膀胱癌并出血患者行双侧内动脉和相关供血支化疗栓塞治疗.结果:21例患者在栓塞术后24h均可见尿液颜色变浅,18例在48h后出血停止;3例出血减少,经止血、持续膀胱冲洗后,血尿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双侧内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膀胱癌合并血尿能得到良好疗效.

  • 标签: 膀胱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