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盆骨折患者手术中分别采取腹股沟以及改良Stoppa,对比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0例骨盆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取腹股沟治疗;观察组35例,采取改良Stoppa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改良Stoppa可提升手术效果,降低手术风险,是一种可靠的手术方案。

  • 标签: 骨盆骨折 手术入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改良Stoppa腹股沟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3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骨盆髋臼骨折患者80例,根据手术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改良Stoppa,B组腹股沟。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A组和B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5.0%和80.0%,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改良Stoppa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疗效较腹股沟更加明显,适合推广。

  • 标签: 改良Stoppa入路 髋臼骨折 髂腹股沟入路 骨盆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股两窗腹股沟复位内固定治疗复合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0例复合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7例,女43例;年龄15~78岁[(44.1±16.0)岁]。骨折Letournel分型:双柱骨折101例,前柱前壁伴后半横形骨折35例,“T”形骨折24例。80例采用改良股切口结合有限Pfannenstiel切口复位内固定(改良股两窗组),80例采用标准腹股沟复位内固定(腹股沟组)。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 d和术后6个月采用Matta评分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e & Postel评分标准评价患髋关节功能;比较两组神经血管损伤、医源性膀胱损伤、异位骨化、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78个月[(43.3±17.9)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改良股两窗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0.0(123.8,180.0)min、600.0(500.0,787.5)ml,腹股沟组分别为190.0(150.0,240.0)min、700.0(562.5,887.5)ml(P均<0.01)。术后1 d和术后6个月两组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患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腹股沟相比,改良股两窗复位内固定治疗复合髋臼骨折在骨折复位效果、术后患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相近的情况下,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等。

  • 标签: 髋臼 骨折固定术,内 手术入路
  • 简介:目的:采用Meta分析比较经腹股沟与Stoppa治疗移位型髋臼骨折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收集2005年1月—2015年8月有关经腹股沟与Stoppa治疗移位型髋臼骨折对照研究的中英文文献,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及提取相关资料,运用RevMan5.0软件统计分析所有相关数据。结果纳入8项研究共637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对于移位型髋臼骨折,经Stoppa腹股沟手术时间短[加权均数差(WMD)=68.29,95%CI10.52~126.05,P〈0.05]、术中平均失血量少(WMD=142.26,95%CI9.30~275.23,P〈0.05),而在骨折端复位满意率[相对危险度(RR)=0.63,95%CI0.17~2.37),P〉0.05]、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RR=0.89,95%CI0.33~2.40,P〉0.05)、术后晚期并发症发生率(RR=0.91,95%CI0.27~3.01,P〉0.05)、术后髋关节HHS评分优良率(RR=0.52,95%CI0.25~1.10,P〉0.05)等方面两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腹股沟与Stoppa治疗移位型髋臼骨折均能获得基本满意的临床效果,经Stoppa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失血量更少。临床医师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髋臼 骨折 髂腹股沟入路 Stoppa 入路 META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腹股沟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60例骨盆骨折患者,依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数进行分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经腹股沟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骨盆环骨折外固定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采用经腹股沟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和骨盆环骨折外固定术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比对照组效果好,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腹股沟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且预后好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髂腹股沟入路 钢板内固定 骨盆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Stoppa联合坐钢板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n=20)。试验组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46.8±10.3)岁;采用改良Stoppa联合,于髂骨至耻骨铺设钢板稳定前柱,于骨盆内侧由髂骨至坐骨铺设坐钢板固定后柱骨折。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45.6±11.7)岁;采用前方改良Stoppa或联合,于髂骨至耻骨铺设钢板稳定前柱,联合后方Kocher-Langenbeck,常规由髂骨至坐骨铺设重建钢板固定后柱骨折。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40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8个月(8。24个月)随访。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2.1±0.7)h]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2.9±0.6)h],术中出血量[(320.8±100.4)mL]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621.6±118.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按改良Matta标准评定:试验组优15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0%;对照组优17例,良1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0%。末次随访时按改良的Merled’Aubign6和Postel功能评分系统评定患髋功能:试验组优14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5%;对照组优12例,良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0%。以上项目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Stoppa联合坐钢板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具有固定可靠、损伤小及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

  • 标签: 髋臼 骨折 骨板 骨折固定术 手术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Stoppa腹股沟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前柱/前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10月至2019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39例髋臼前柱/前壁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7例;年龄21~80岁[(49.6±13.7)岁]。前柱骨折31例,前壁骨折6例,前柱伴前壁骨折2例。22例采用改良Stoppa钢板内固定治疗(A组),17例采用腹股沟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比较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依照Matta评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根据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3~50个月[(32.4±10.5)个月]。A组手术时间为(152.1±47.5)min,术中出血量为(497.7±160.7)ml,均低于B组的(192.1±58.2)min、(638.2±166.3)ml(P<0.05)。A组骨折Matta评分复位优良率为86%(19/22),末次随访时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2%(18/22),B组分别为82%(14/17)、77%(13/17)(P均>0.05)。术后A组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闭孔神经损伤1例;B组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2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3/22),B组为29%(5/17)(P>0.05)。结论对于髋臼前柱/前壁骨折,采用改良Stoppa腹股沟钢板内固定均能获得满意疗效,但改良Stoppa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改良联合有限Pfannenstiel治疗复合髋臼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采用改良联合有限Pfannenstiel治疗的43例复合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28例,女15例;年龄为15~78岁,平均48.7岁;骨折按Letournel-Judet分型:T形骨折7例,前方伴后半横形骨折7例,双柱骨折2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20 d,平均7.6 d。所有患者均采用顺行后柱螺钉结合前方钢板固定。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患髋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90~240 min,平均157.3 min;术中出血量为300~1 500 mL,平均537.2 mL。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解剖复位32例,满意复位10例,复位差1例。43例患者术后获9~19个月(平均14.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10~15周(平均12周)。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内固定物松动、折断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erle d'Aubigne & Postel评分系统评定患髋功能:优12例,良19例,中7例,差5例,优良率为72.1%(31/43)。结论改良联合有限Pfannenstiel治疗复合髋臼骨折可以获得良好复位,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疗效相对满意。

  • 标签: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外科入路
  • 作者: 唐毓金 杨成亮 谷诚 杨晓东 麦奇光 李涛 陈煜辉 朱振华 廖坚文 樊仕才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创伤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广西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基础研究与转化重点实验室,广西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生物医用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百色 533000,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骨科,广州 510800,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医学中心创伤骨科,广州 510630,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广西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基础研究与转化重点实验室,广西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生物医用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百色 533000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医学中心创伤骨科,广州 510630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直肌外侧腹股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幼儿Torode-Zieg Ⅳ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2年6月至2019年6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2例幼儿Torode-Zieg Ⅳ型骨盆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6例;年龄13~36个月[(23.9±7.4)个月]。5例采用腹股沟治疗(腹股沟组),7例采用腹直肌外侧治疗(腹直肌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功能评分评定骨盆功能,根据Mears和Velyvis影像学评定标准对骨折复位进行评价。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4~72个月[(46.0±18.5)个月]。腹股沟组和腹直肌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95.0±95.3)min和(165.1±52.2)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90.0±65.2)ml和(225.7±92.0)ml(P>0.05)。腹股沟组3例术后双侧髂骨翼发育不对称;腹直肌组1例因伤后有髂骨骺板骨折脱位,同时出现髂骨翼发育异常,但不影响下肢功能。末次随访时Majeed功能评分:腹股沟组优1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60%;腹直肌组优4例,良1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71%(P>0.05)。Mears和Velyvis影像学评定标准:腹股沟组满意3例,不满意2例,满意率为60%;腹直肌组满意7例,不满意0例,满意率达100%(P>0.05)。结论腹直肌外侧腹股沟均可完成幼儿Torode-Zieg Ⅳ型骨盆骨折的复位及固定,与腹股沟比较,腹直肌外侧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幼儿Torode-Zieg Ⅳ型骨盆骨折的手术时间更短,对骨盆周围骨骺结构损伤相对较小。

  • 标签: 骨盆 骨折固定术,内 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进行分析,从而为腹股沟疝的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条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到2015年5月所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0名。利用随机原则把80名患者分为2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40名。为了保证本次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式有所不同,把在治疗过程中运用无张力修补手术前组的组别命名为1组,把在治疗过程中运用无张力修补手术后组的组别命名为2组,在治疗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与对别。结果后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前组,住院费用少于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2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低于1组,在对2组患者的术后随访过程中,2组的复发率为1.67%,1组患者的复发率为3.3%。结论在对腹股沟疝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无张力修补手术后式有着一定的优越性,相关的部门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与应用,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条件。

  • 标签: 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手术 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直肌旁腹股沟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围手术期结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74例髋臼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7例,男28例,女9例;年龄为(55.8±15.2)岁;骨折Letournel-Judet分型:前柱骨折10例,前方伴后半横形骨折7例,横形骨折1例,T形骨折3例,双柱骨折16例;采用腹直肌旁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B组37例,男28例,女9例;年龄为(49.4±14.6)岁;骨折Letournel-Judet分型:前柱骨折8例,前方伴后半横形骨折6例,横形骨折及T形骨折各2例,双柱骨折19例;采用腹股沟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除合并伤之外其他术前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位数为150(120,180)min,显著低于B组患者[180(150,2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中位数分别为800(600,1 000)、1 000(600,1 300)mL,术后骨折复位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1.9%(34/37)、78.4%(29/37),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4.3%(9/37)、45.9%(17/37),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股沟比较,腹直肌旁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

  • 标签: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手术入路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髋臼双柱骨折导致髋臼顶与主骨失去连接,前后柱内移及旋转,影响正常髋臼的匹配,常需要手术治疗。但髋臼位置深、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治疗方法选择是个难点。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例髋臼双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单一腹股沟后柱通道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髋臼 骨折固定术,内 骨钉 髂腹股沟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手术。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56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分至两组,前组患者采取前无张力修补术,后组患者则采用后无张力修补术,术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复发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前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均要高于后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前组中切口血肿患者2例(7.14%),术后疼痛患者2例(7.14%),术后尿潴留患者3例(10.71%),术后异物感患者2例(7.1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14%),后组当中,切口血肿患者和术后尿潴留患者各1例,没有患者出现术后疼痛、术后异物感达到现象,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7.14%)。另外,前组当中有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57%,后组当中无复发患者。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的方式为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无张力修补术,减小了患者的经济压力,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术 手术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结合微创腹股沟在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骨盆前环骨折患者41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术前均摄常规骨盆正位、出口位、入口位、髂骨斜位、闭孔斜位X片,骨盆CT;观察组根据术前CT数据,1∶1比例打印骨盆骨折模型,在模型上以上帝视角做手术预案,模拟复位骨折;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Matta骨盆复位评分、Majeed功能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88.10±13.23)min、出血量为(105.71±26.04)ml,少于对照组的(144.60±28.26)min、(325.25±58.09)ml;两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Matta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观察组优13例,良4例,可4例,优良率为81.0%;对照组优15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0.0%,两组患者骨折复位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Majeed功能评分评估两组疗效:观察组优15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0.5%;对照组优12例,良4例,可4例,优良率为80.0%,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患者对照组术后出现1例内固定松动,观察组术后无内固定松动。骨折完全愈合,锻炼,髋关节活动良好,无感染,肢体麻木等。结论3D打印技术结合微创腹股沟在骨盆前环骨折是一种可行和有效的方法。该方法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复位满意,手术安全性高,术后愈合快,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3D打印技术 微创髂腹股沟入路 骨盆前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独应用改良Stoppa或结合治疗髋臼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36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28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45.2岁(27~78岁);左侧15例,右侧21例。骨折按Judet-Letournel分型:前柱骨折13例,前柱加前壁骨折3例,双柱骨折12例,前方加后半横形骨折6例,T形骨折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6 d(2~12 d)。所有患者采用单独改良Stoppa或结合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术后骨折复位质量。记录并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18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为213.2 min(110~340 min)。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术后骨折复位质量:解剖复位28例,满意复位8例。36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0个月(18~25个月)随访。36例患者术后18个月时VAS评分为(0.7 ± 0.6)分,显著低于术前[(6.7 ± 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例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3.2个月(1.5~6.0个月)。末次随访时36例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0~95分,平均90.6分;优26例,良10例。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出现内固定失效、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单独应用改良Stoppa或结合治疗髋臼骨折的近期疗效良好,可以安全、有效地处理同时累及髋臼前、后柱的骨折。

  • 标签: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骨板 骨钉 改良Stoppa入路 切开复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股沟筋膜间隙阻滞(supra-inguinal 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 S-FICB)和腰丛阻滞(lumbar plexus block, LPB)对直接前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直接前THA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股沟筋膜间隙阻滞组(S组)和腰丛阻滞组(L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前实施神经阻滞,S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实施S-FICB,L组患者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下实施LPB。术毕两组患者均给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记录两种阻滞方法的超声成像时间、穿刺时间以及阻滞30 min后患者大腿前侧、外侧和内侧皮肤感觉阻滞情况;记录患者术后2、8、12、24、48 h静息VAS疼痛评分,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舒芬太尼用量,PCIA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率。结果S组超声成像时间、穿刺时间短于L组(P<0.05),L组患者大腿内侧皮肤感觉消失的患者例数多于S组(P<0.05),L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少于S组(P<0.05)。两组患者阻滞30 min后大腿前侧、外侧、内侧感觉阻滞率,术后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术后舒芬太尼用量,PCIA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FICB对于直接前THA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术后镇痛效果与LPB相似。

  • 标签: 腹股沟上髂筋膜间隙阻滞 腰丛阻滞 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 镇痛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骨盆环骨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损伤,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较大的不便。本文应用腹沟微创结合锁定重建接骨板对骨盆环骨折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骨盆环骨折 髂腹沟微创入路 锁定重建接骨板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麻醉安全便利的麻醉方法。方法:小儿腹股沟部手术40例.随机分成二组.1组20例以氯胺酮肌注后行腹下及腹股沟神经阻滞:Ⅱ组20例以氯胺酮胍注后行骶管阻滞麻醉。监测Bp、P.R.SpO2变化,及术毕清醒时间、术中不良反应。结果:平均年龄、手术时间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较好地完成手术。两组生命体征.清醒时间无明显差异;切皮时Ⅱ组有4例出现肢体躁动;处理疝囊及牵拉精索时Ⅰ组中有4例出现肢体躁动;Ⅱ组有4例经多次穿刺成功.1例局部血舯。结论:作者认为腹下及腹股沟神经阻滞操作简单,穿刺引起的并发症及危险性少,麻醉效果与骶麻相似,可作为小儿腹股淘部手术的麻醉方法之一,特别是骶管阻滞困难时。

  • 标签: 神经阻滞 骶麻 腹股沟区 小儿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