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前脱位的临床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9例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前脱位患者资料,男12例,女7例;年龄9~67岁,平均28.0岁;车祸伤11例,高空坠落伤6例,挤压伤2例;根据Tile分型,C1型8例,C2型2例,C3型9例;6例改良肢体严重创伤评分(mangled extremity severity score, MESS)≥7分,其中2例行髋关节离断术,4例行半侧骨盆离断术;13例患者行保肢手术,其中3例行外固定架手术,10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根据Matta影像学骨盆标准评价复位质量,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疼痛情况,根据Majeed评分评估骨盆功能。结果手术时间为2~4 h,平均3.2 h;术中出血量400~1 200 ml,平均768.4 ml。18例存活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6个月。6例截肢患者中1例因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于术后1周死亡,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率为94.7%(18/19),截肢率31.6%(6/19)。18例存活患者骨盆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2个月,无一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18例存活患者末次随访时,VAS评分(2.4±1.9)分(范围0~6分),其中无痛3例,轻度疼痛9例,中度疼痛6例。13例保肢患者末次随访时,Matta影像学评价,优6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76.9%(10/13);Majeed功能评分(81.8±11.9)分(范围53~95分),其中优6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4.6%(11/13)。保肢治疗中4例患者腰骶神经损伤致髋关节活动功能受限,单侧下肢感觉、运动减弱,经神经松解及营养支持治疗,感觉、运动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前脱位的病死率及致残率高,应早期判断肢体损伤情况,及早介入手术,以挽救患者生命为重,必要时选择髋关节离断术或半骨盆离断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AGiC STIR序列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骨髓水肿(BM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确诊的AS患者22例。对所有患者均行骶髂关节MR常规序列和MAGiC序列扫描。在斜冠状面图像上将每个骶髂关节分为4个区域。两名从事骨肌影像诊断的高、中年资医师(医师1、医师2)采用Hermann-Braun评分系统分别独立对T2WI脂肪抑制(FS)序列和MAGiC 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图像进行BME评分,并统计两个序列检出BME的区域个数,意见不同时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医师2于两周后对MAGiC STIR序列图像再次进行BME评分。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MAGiC STIR序列BME评分医师内和医师间的一致性以及MAGiC STIR序列检出BME区域个数的医师间一致性;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两个序列BME评分的差异。采用χ²检验比较两个序列检出BME区域个数的差异。以T2WI FS序列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计算MAGiC STIR序列诊断BME的ROC曲线下面积和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9例AS患者,共计38个骶髂关节,划分为152个区域。MAGiC STIR序列医师间及医师内BME评分的一致性好(ICC=0.936,95%CI 0.912~0.953,P<0.001;ICC=0.910,95%CI 0.878~0.934,P<0.001);两组序列BME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132,P=0.002)。MAGiC STIR序列检出BME区域个数的医师间一致性好(ICC=0.876,95%CI 0.833~0.909,P<0.001);两个序列检出BME区域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244,P=0.622)。MAGiC STIR序列诊断BME的曲线下面积为0.920(P<0.001),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0%、95.1%、89.1%和91.5%。结论MAGiC STIR序列可用于评估AS患者骶髂关节炎BME,且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CT与MRI应用效果比对。方法: 选取41例疑是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为试验比对对象,研究开展时间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分别予以CT、MRI诊断,以患者出院诊断为参照,比对诊断精准性。结果:CT诊断精准性95.12%,敏感性97.30%,特异性75.0%,MRI诊断精准性87.80%,敏感性92.11%,特异性33.33%,CT诊断略高于M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诊断精准性与出院诊断具有高度一致性(P>0.05)。结论: CT与MRI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应用中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骶髂关节脱位合并同侧骶骨翼骨折经腹直肌外侧入路(lateral-rectus approach,LRA)显露、骨折复位固定、神经探查减压的手术方法,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采用LRA显露,骶骨翼骨折及骶髂关节脱位复位、固定,腰骶干神经探查、减压松解(合并腰骶干神经损伤者)治疗12例骶髂关节脱位合并同侧骶骨翼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3例,女9例;年龄(34.35±16.32)岁(范围13~58岁);伤后至手术时间(29.25±25.49)d(范围7~96 d)。骨盆骨折Tile分型:C1.3型7例,C2型1例,C3型4例;8例合并同侧或双侧腰骶干神经损伤;神经损伤分级:完全损伤6例,部分损伤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1周1例,1~2周2例,2~3周4例,>3周5例。手术经LRA腹膜外显露骶髂关节周围,复位骶骨骨折、骶髂关节脱位,对于合并腰骶干神经损伤患者同时行腰骶干神经减压松解,骶髂螺钉固定或紧贴骨面放置钢板跨骶髂关节固定后环。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72.08±36.83)min(范围105~230 min);术中出血量为(981.67±369.44)ml(范围400~1 700 ml);术后复查X线、CT示骨折复位固定好。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3.54±13.36)个月(范围12~72个月),骶骨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7.71±3.38)周(范围6~12周),无骨折复位丢失、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出现;术后1年复查时,8例出现腰骶干神经损害表现者中症状完全恢复6例,1例部分恢复,另1例术中未行神经探查,术后1年复查无恢复。1例合并膀胱造瘘患者术后出现切口脂肪液化,无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LRA能较好地显露一侧骶骨翼、骶髂关节至耻骨联合半骨盆环内侧面,能直视下前方松解牵拉及受卡压的腰骶干神经,结合下肢牵引可达到骨折的满意复位,骶髂螺钉固定或跨骶髂关节钢板固定能达到较好的后环固定效果,是治疗骶髂关节脱位合并同侧骶骨翼骨折、腰骶干神经损伤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简介:摘要国际脊柱关节炎评价协会(ASAS)2009年制订的脊柱关节炎(SpA)分类标准将骶髂关节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像学改变作为疾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之一,使SpA的诊断时间平均提前了5~7年,达到了早期诊断的目的。但随着骶髂关节MRI的广泛应用,学者们发现单纯依据MRI做出的诊断易出现过度诊断或误诊,因此许多风湿病学者对MRI判断骶髂关节炎作为早期SpA诊断的价值提出质疑。2019年ASAS MRI工作组将骶髂关节MRI影像学定义进行更新、细化并增加具有诊断特异性的MRI表现,有助于提高SpA早期诊断的准确率。MRI发现的活动性骶髂关节炎还是最具特征的客观表现,是诊断SpA的一个重要的影像学表现,较其他SpA临床特征意义更大。但新定义是否可以帮助判断疾病预后及评价治疗反应?脊柱MRI的表现对中轴SpA诊断价值是否需要评估?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待解决的问题随之而来,需要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与解决。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应用MR诊断和CT诊断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中抽选73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接受MR诊断和CT诊断,对比两种诊断结果。结果:MRI诊断准确度为93.15%、灵敏度为94.52%、特异度为91.78%,CT诊断准确度为80.82%、灵敏度为89.04%、特异度为78.08%,MRI诊断、CT诊断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准确度、特异度相比,MRI诊断明显高于CT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901、5.352,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D打印半骨盆假体在经骶髂关节切除的骨盆恶性肿瘤重建中的手术技术要点,手术适应证和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9例累及骨盆Ⅰ+Ⅱ区或Ⅰ+Ⅱ+Ⅲ区的恶性肿瘤患者经骶髂关节截骨并采用与骶骨耳状面贴合的3D打印半骨盆假体重建,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51.1±10.5)岁(范围27~66岁)。其中软骨肉瘤5例,多形性未分化肉瘤1例,转移性肾癌2例,转移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根据肿瘤累及范围行骨盆Ⅰ+Ⅱ区或Ⅰ+Ⅱ+Ⅲ区切除,在Ⅰ区切除时通过骶髂关节面进行截骨,予以3D打印的与骶骨耳状面贴合的半骨盆假体重建。术后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骨盆假体的髋臼旋转中心偏移情况;采用国际骨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功能评分进行功能评价;评估患者肿瘤学转归及术后并发症。结果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0.6)h(范围3.5~6 h);术中出血量(1 400 ±520)ml(范围800~3 000 ml)。9例中3例行骨盆Ⅰ+Ⅱ区切除重建,4例行骨盆Ⅰ+Ⅱ+Ⅲ区切除重建,2例行骨盆Ⅰ+Ⅱ+Ⅲ区联合股骨近端切除重建。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4±9.9)个月(范围6~50个月)。9例患者末次随访时MSTS评分平均20.2分(范围12~26分);术后旋转中心水平方向移位距离(10.67±7.12)mm,垂直方向移位(8.56±4.22)mm。1例转移癌患者术后3月化疗期间发现全身多发转移,术后7个月死亡;1例骨盆转移性肾癌在术后1年半时发生多发转移,靶向药物控制,带瘤存活;其余7例手术部位无复发,未发现远处转移。结论3D打印耳状面贴合的半骨盆假体在重建经骶髂关节截骨的骨盆Ⅰ+Ⅱ区或Ⅰ+Ⅱ+Ⅲ区肿瘤切除后骨缺损具有潜在的优势。其近期疗效较为满意,远期疗效尚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在X线与CT影像诊断特点探讨。方法:从2018年9月-2020年12月在本院进行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达法分成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应用CT诊断,观察组予以X线诊断,对比两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级检出率。结果:经过统计调查,观察组分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级检出率,两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诊断效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CT扫描、X线诊断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病情诊断过程中能够将病变情况清晰呈现出来,帮助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简介:摘要总结并分析不同类型感染性骶髂关节炎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回顾性分析40例感染性骶髂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非布鲁菌非结核性感染性骶髂关节炎(ISI)16例,结核性骶髂关节炎(TSI)13例,布鲁菌感染性骶髂关节炎(BSI)11例。ISI者中女性11例,TSI者中女性12例。ISI者中骶髂关节单侧受累15例,TSI者中12例。与ISI者、TSI者比,BSI者男性(8例)和骶髂关节双侧受累(6例)多见。磁共振成像(MRI)见骨侵蚀ISI者6例,TSI者7例,BSI者2例;MRI见脓肿形成ISI者3例,TSI者4例,BSI者1例。40例患者经抗感染和抗结核治疗后症状多于1~2周缓解,但MRI恢复较慢,3例(2例ISI者,1例BSI者)患者治疗6(3~9)个月复查MRI基本正常,8例(4例ISI者,4例TSI者)患者治疗3.5(2~18)个月复查MRI仍异常。ISI、TSI多为骶髂关节单侧受累,女性多见,骶髂关节骨质破坏明显,周围软组织受累及脓肿形成多见。BSI较少出现骨质破坏及脓肿形成。感染性骶髂关节炎患者MRI影像学恢复滞后于临床表现。
简介:摘要目的证明S1椎体后缘入口位的透视对经皮骶髂螺钉置入存在指导意义。方法①收集134例正常成人骨盆CT资料,导入Mimics Medical 21.0系统,测量分析骶椎的解剖学参数,寻找S1椎体前、后缘解剖学参数差异。②利用测量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对5个成年人尸体骨盆标本徒手置钉,采用传统透视技术(位),模拟临床实践。置钉完成后透视S1椎体前、后缘入口位,观察二者成像差异,直视下检查螺钉是否穿出骶管。③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收治的11例骨盆后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接受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术,传统透视技术徒手置钉,术中分别透视S1前、后缘入口位以指导螺钉安全置入;行CT检查确定是否存在螺钉错位。结果①正常人CT测量:S1前缘入口位角(20.71°±11.89°)显著小于S1后缘入口位角(41.99°±11.67°),S1上终板宽度[(32.22±3.41)mm]显著大于S1下终板宽度[(20.10±3.28)mm],S1椎体前、后缘存在解剖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尸体实验:5个标本中的2个出现了S1椎体前、后缘入口位显像差异,且螺钉穿出骶管。③临床组:所有患者闭合复位满意。共置入17枚螺钉,S1置入12枚螺钉,S2置入5枚螺钉;手术时间84~141 min,平均114.4 min;透视次数69~101次,平均89.6次;术中出血量110~463 mL,平均296.6 mL;术后CT未观察到螺钉错位。结论S1椎体前、后缘入口位角存在差异,透视后缘入口位能清晰显示椎体后缘,从而提高置钉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在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确诊为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患者,时间选择在2017年2月~2019年2月,先后予以CT检查与磁共振成像检查,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对CT检查与磁共振成像检查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患者的I级、II级、III级、IV级的诊断准确性进行对比。结果:磁共振成像检查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患者的I级、II级的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CT检查的数据指标,P<0.05,差异性显著;磁共振成像检查与CT检查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患者的III级、IV级的诊断准确性数据指标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磁共振成像检查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患者,可以获得显著的诊断应用价值,能够为早期骶髂关节炎患者提供可靠的诊治方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第2骶椎骶髂螺钉(second sacral alar-iliac, S2AI)固定治疗伴严重骨盆倾斜的成人神经肌源性脊柱侧后凸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11例接受S2AI固定技术治疗伴严重骨盆倾斜的成人神经肌源性脊柱侧凸患者的病历资料,男6例,女5例;年龄为(39.6±12.7)岁(范围18~55岁)。脊髓灰质炎8例,脊肌萎缩症2例,肌营养不良1例。均接受后路脊柱矫形内固定术治疗,术中均采用S2AI螺钉进行骨盆固定。主要的影像学观察指标为侧凸Cobb角、脊柱骨盆倾斜角(spinal pelvic obliquity,SPO)、局部后凸角(regional kyphosis,RK)、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初诊及末次随访时均采用脊柱侧凸研究学会问卷(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SRS-22)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生活质量,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11例患者总体的侧凸Cobb角、SPO、RK和SVA)术前、术后、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Friedman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者采用配对样本非参数检验(Wilcoxon检验)进行两两比较。SRS-22评分和ODI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t检验。结果11例患者随访时间为(62.4±10.8)个月(范围48~83个月)。术前侧凸Cobb角为98.0°±24.0°,术后改善至60.7°±20.8°,较术前有明显改善(Z=3.015,P=0.003),矫正率为57.2%±17.7%;术后1年Cobb角为62.8°±23.6°,末次随访时为61.6°±21.7°,与术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294,P=0.797;Z=0.603,P=0.594),随访期间未见明显矫形丢失。SPO术前为37.0°±11.8°,术后纠正至21.5°±11.6°,与术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34,P=0.003);术后1年为23.2°±10.1°,末次随访时为21.1°±8.6°,与术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690,P=0.519;Z=0.000,P=1.000),随访期间无明显矫正丢失。RK术前为46.8°±23.6°,术后矫正至18.6°±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64,P<0.001);术后1年为18.9°±11.4°,末次随访时为19.5°±9.8°,与术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074,P=0.945;Z=0.271,P=0.838),随访期间维持良好。SVA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术中均无神经电生理监护信号的改变或丢失。1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行清创手术后好转;1例患者发生腰背部剧烈疼痛,保守治疗后好转;随访期间1例患者因断棒行翻修手术。结论S2AI固定技术治疗伴严重骨盆倾斜的成人神经肌源性脊柱侧凸可获得满意的矫形效果,中期随访矫形效果维持良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早期强制性脊柱炎的诊断中骶髂关节CT的应用效果及准确性。方法:此文受试者选取于风湿免疫科科室中,在此科室的就诊时间为2019年12月起到2020年12月期间,人数共有50例,对50例病患分别以骶髂关节CT(CT组)和X线(X线组)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手段对患者的确诊率,以及对患者病灶分级的检出情况。结果:X线组确诊率为76%,较之CT组的98%明显更低(P<0.05);CT组患者关节面侵蚀、关节腔隙增宽、关节面骨质硬化、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关节相邻软组织肿胀征象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X线组患者(P<0.05)。结论: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诊断中,骶髂关节CT较X线有着更高诊断价值,因此可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影像学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8-2020.8月在我院收治的42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对患者分别采取CT、X线片及MRI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式对于病变的检出情况。结果:MRI对于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软骨肿胀、关节面侵蚀及关节面骨质囊变的检出率均高于CT及X线片(P<0.05)。结论:放射影像学检查是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主要诊断方式,不同放射影像学的检查优势存在一定的不同,其中MRI检查效果确切,可将其作为首选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诊断中应用低剂量斜冠状位骶髂关节CT检查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接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本院对纳入患者均行低剂量斜冠状位骶髂关节CT检查与常规轴位骶髂关节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患者骶髂关节病变分级的显示情况、对骶髂关节病变征象的显示情况以及辐射剂量。结果 低剂量CT检查与常规CT检查对骶髂关节病变分级显示情况比较(P>0.05);低剂量CT检查与常规CT检查对骶髂关节病变征象显示情况比较(P>0.05);低剂量CT检查辐射剂量显著低于常规CT检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