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动垫在反矫正中的作用。方法对54例反病例使用活动垫配合固定正畸治疗,治疗时间6个月~2年,评估效果。结果反矫正成功率96%,有效率100%。结论活动垫配合固定正畸治疗是反矫正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活动牙合垫 反牙合 固定正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口腔正畸结合治疗错()伴列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2月-2013年8月在我院修复错()伴列缺损的患者5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年。结果对患进行修复治疗后,51例患者的牙齿相较治疗前排列整齐,咬合度较好;随访1年后,患未出现松动或移位现象。讨论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伴列缺损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口腔正畸 错(牙合) 伴牙列缺损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改良Nance托加前方牵引在矫治替期安氏Ⅲ类错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5名8-10岁替期反的患者,应用改良Nance托加前方牵引器进行安氏Ⅲ类错畸形的矫治,要求患者每日戴用前方牵引器不少于12小时,每侧牵引力为500一600g,方向为前下约30°,平均疗程9.5月。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矫正结束后磨牙关系中性偏远中,前牙反解除,SNA角、ANB角明显增大,SNB角明显减小,FMA角增大,U1-NA明显增大,L1-NB明显减小。结论使用改良Nance托加前方牵引治疗治疗替期安氏Ⅲ类错畸形,因固位良好,矫治效果明显,可明显改善患者软组织侧貌,使上下颌骨位置协调。

  • 标签: 替牙期反牙合 改良Nance托 前方牵引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口腔正畸结合治疗错()伴列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2月-2013年8月在我院修复错()伴列缺损的患者5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年。结果对患进行修复治疗后,51例患者的牙齿相较治疗前排列整齐,咬合度较好;随访1年后,患未出现松动或移位现象。讨论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伴列缺损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口腔正畸 错(牙合) 伴牙列缺损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定量评价3种商品化三维光学颌模型扫描仪全列模型牙尖交错()(intercuspalocclusion,ICO)三维重建精度,为临床选择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用超硬石膏灌制一副标准上下颌列石膏模型,咬合蜡固定ICO空间位置关系,在模型上确定45个特征点并顺序编号.分别选取上下颌模型上特征点进行配对,测量特征点对间距离Z.用机械接触式柔性测量机械臂R直接获取特征点空间坐标后软件测量获取参考值(ZR);运用A(3ShapeD700,3ShapeA/S,丹麦),B(ZENO@Scan,Weiland,德国)、C(Activity102,SmartOptics,德国)3种颌模型扫描仪重建全列模型牙尖交错骀后,人机交互选取模型对应特征点、软件测量获取测量值(Zn:ZA、ZB、Zc).定义测量误差△Zn=Zn-ZR.采用配对£检验比较Zn与ZR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Zn进行分析,比较3种颌模型之间的差异.结果:B扫描仪测量值与参考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商品化三维光学颌模型扫描仪模型牙尖交错()重建精度分别为:0.00±0.43mm,0.26±0.36mm,0.08±0.34mm.A、B扫描仪模型ICO三维重建精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型ICO三维重建正确度:A>C>B,精密度:C>B>A.

  • 标签: 牙颌模型 咬合模型测量 计算机辅助设计 精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下颌软塑料垫治疗青少年磨牙症的效果。方法超硬石膏灌制患者下颌列印模,真空热压成形制作下颌软塑料垫,定期观察疗效。结果两周后34例患者均明显见效。5例有颞下颌关节弹响,关节区疼痛者症状明显减轻,一个月后19例患者没有夜磨牙症状,嘱再戴用两周巩固疗效;两个月后8例患者没有夜磨牙症状,嘱再戴用两周巩固疗效三个月后,7例夜磨牙症状严重者,磨牙症状也明显减轻。结论软塑料垫能够有效矫治青少年磨牙症。

  • 标签: 软塑料合垫 治疗 磨牙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伴有阻生牙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使用垫治疗后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口腔科的伴阻生牙TMD患者进行垫治疗,用颅颌指数(CMI)定量分析治疗前后的颞下颌关节(TMJ)的状态。结果30例患者3个月牙垫治疗后的功能障碍指数(DI)和CMI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触诊指数(PI)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垫治疗可明显改善伴阻生牙TMD患者的TMJ功能状态。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阻生牙 牙合板 颅颌指数 定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性Ⅱ错拔牙病例上颌切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选取32例方丝弓固定矫治器完成的病例,组别骨性Ⅱ类拔牙组16(男性8例女性8例;年龄16.23±3.56;骨性I类拔牙组16例(男性8例,女性8例;年龄15.05±3.47),两组资料矫治前在性别、年龄、拥挤度、等指标上具有可比性,通过矫治前后的模型及全口曲面体层片测量计算2组矫治后上切牙牙根吸收量,应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1)骨性I类拔牙组和骨性Ⅱ类拔牙组矫治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2)骨性I类拔牙组与Ⅱ类拔牙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性II类拔牙患者上前牙拔牙代偿治疗后,根吸收风险增加。

  • 标签: 骨性Ⅱ牙合 上颌切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winblock活动矫治器配合固定矫治器矫治恒牙列早期安氏II类I分类下颌后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例以下颌后缩为主恒牙列早期安氏II类I分类患者,采用Twinblock活动矫治器配合固定矫治器进行矫治,治疗前后进行头影测量对比。结果与矫治前相比,Spee曲线整平,SNA、SNB、ANB、U1-NA、UI-SN、U1-NI、L1-MP、LI-NB等在正常值范围内或接近正常范围。结论以下颌后缩为主安氏II类I分类错畸形患者经双期矫治后面型明显改善,覆、覆盖正常,尖牙、磨牙中性关系,咬合稳定,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Twinblock 矫治 固定矫正 安氏II 类I 分类错牙合 下颌后缩
  • 简介:目的探讨传动直丝弓技术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的特点.方法20例经传动直丝弓技术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分析其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评价患者矫治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总结传动矫正技术的特点.结果与矫治前对比,矫治患者侧貌和咬合关系有明显改观.矫治后的Wits值由(-2.45±1.78)mm改善为(-1.13±0.92)mm,ANB角由(-1.25±1.63)°增大为(0.78±2.79)°,矫治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患者上、下唇突点到SnPg’平面的距离之差由(-3.38±1.48)mm变为(2.09±1.55)mm,面型角由(2.75±1.47)°变为(7.51±1.87)°,矫治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动直丝弓技术是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 传动直丝弓矫治器
  • 简介:目的:探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青少年不拔牙矫治对唇部软组织的影响。方法对30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病例采用上颌快速扩弓,3个月后运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完成非减数矫治。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唇部软组织指标进行测量统计分析。结果(1)在唇部各点相对于X、Y轴的线距上,治疗后表现为垂直方向上明显增长(P<0.05)。(2)在软组织角度与线距的测量上,治疗后软组织面凸角与反映唇部突度的鼻唇角、上唇倾角和上下唇突度的变化明显(P﹤0.05),反映了上唇前突和面部侧貌协调性的改善。结论运用快速扩弓扩大牙弓宽度是不拔牙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快速扩弓 头影测量分析 安氏Ⅱ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关节上腔灌洗术+稳定垫治疗颞下颌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因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引起张口受限的患者行关节上腔灌洗治疗,治疗结束后戴入稳定垫,观察治疗前后痛值及张口度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张口度较治疗前有显著增加,伴有明显疼痛的亦有显著缓解。结论关节上腔灌洗术+稳定垫能有效改善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的张口度及缓解疼痛,且维持时间较长。该方法操作简单,费用较低,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关节上腔灌洗术 牙合垫 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
  • 简介:摘要目的对纤维分体桩高嵌体修复低()龈距后牙残冠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2013年~2014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低()龈距后牙残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实验组患者纤维分体桩高嵌体进行修复,给予对照组患者金合金分体桩高嵌体进行修复,对两组患者修复后的2周、半年以及1年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纤维分体桩高嵌体与金合金分体桩高嵌体的修复效果相当,各个评价项目均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纤维分体桩高嵌体修复低()龈距后牙残冠的临床效果良好,与金合金分体桩高嵌体的修复效果一样良好,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纤维分体桩高嵌体 低(牙合)龈距后牙残冠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上颌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缩弓治疗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黯的骨性及性疗效。方法选取10例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殆患者,观察6个月作为观察对照期,随后应用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缩弓矫治6个月为治疗期.应用Pitchfork分析法比较对照期和治疗期在平均功能性殆平面上骨骼及牙齿的位置变化。结果磨牙关系改变了7.2mm(t=6.85.P〈0.05),包括骨性改变4.4mm、性改变2.8mm;骨性改变中上下颌骨贡献率约为1:3,性改变中上下磨牙贡献率约为2:3。结论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缩弓可有效治疗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胎,可取得较大的殆关系改善。

  • 标签: 恒牙早期 安氏Ⅲ类错殆 快速扩缩弓 前方牵引 Pitchfork分析法
  • 简介: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自我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成年患者希望通过正畸治疗来改善面容或增强咀嚼功能。然而,他们也更关注正畸所花费的时间和所获得的美观效果。成年正畸患者的最大困扰就是戴用托槽需花费大量的时间。近年来,一些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正致力于解决这一难题,缩短正畸治疗时间。尽管这些技术行之有效,但是其副作用是对组织具有过大的侵袭性。本文将介绍一种新的、侵袭性小的术式(压电式手术piezocision),它结合了微切口和局部压电式外科手术技术,不仅能快速取得相同的治疗结果,同时对组织的损伤非常轻微。

  • 标签: 安氏Ⅱ类错(牙合) 手术方式 压电式 病例报告 快速矫治 外科手术技术
  • 简介:牙周组织附着水平的探查是周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传统的手用探诊方法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尤其是探诊力量难以标准化,使探诊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电子周探针将固定的探诊压力、精确的电子化测量和储存数据于电脑中几个特点融为一体,可以直观地将数据展现给患者和同行,对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都具有实用价值。

  • 标签: 牙周探诊深度 临床附着水平 电子牙周探针
  • 简介:一、病历摘要患者女13岁,汉族。主诉:“地包天”、牙齿不齐求治。患者乳牙()期即出现前牙反颌,未行治疗,家族中有类似错颌情况,全身状况良好。二、临床检查患者正面观颜面基本对称,侧面观呈凹面型,上颌后缩、下颌前突。否认口腔不良习惯。口内检查:恒牙(),17、27、45口内未见,双侧尖牙、磨牙近中关系。上下颌列轻度拥挤,上列中线基本居中,下牙列中线右偏约3mm。前牙反覆盖约3mm,反覆()约3.5mm,下颌不能后退至切牙对刃.

  • 标签: Tip-Edge差动直丝弓技术 牙齿不齐 骨性Ⅲ类 稳定性 矫治 口腔不良习惯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上颌前方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合上切牙与上唇矢状向垂直向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20例(平均年龄10.1±0.3岁)骨性Ⅲ类错患者,采用上颌前方牵引结合快速扩弓进行矫治,对治疗前后的上切牙与上唇头影测量值进行配对t检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在矢状向上,硬组织A点和U1点与上唇Sn点和UL点前移比例分别为1∶0.87和1∶0.62;在垂直向上,A点与Sn点和U1点与UL点向下移动的比例分别为1∶1.09和1∶1.53。A点与Sn点(矢状向r=0.612,P<0.01;垂直向r=0.459,P<0.05)、U1点与UL点(矢状向无相关,垂直向r=0.623,P<0.01)的移动呈现正相关关系。结论上颌前方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合上切牙与上唇矢状向垂直向的变化基本存在正相关关系。

  • 标签: 上切牙 上唇 骨性Ⅲ类错牙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