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龄骨折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0例高龄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行基础护理)、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89.33±6.31)分∶(74.12±10.25)分,t=7.992,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50%∶20.00%,X2=4.507,P=0.034<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6.32±1.43)分∶(8.05±1.04)分,t=7.992,P<0.05]。观察组炎性因子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骨折患者术后采取预见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患者疼痛感,降低术后出现谵妄的概率。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讨将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实践于全麻术后谵妄患者的麻醉恢复室护理过程中对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性。方法:被所选中的80例行全麻后手术治疗的患者均知晓并同意加入试验,手术开展时间起止节点为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依遵双盲法原则执行分组计划,对所产生的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0例,多学科协作护理)展开并发症和部分临床指标评估值的对比。结果:在两组所呈现出的苏醒延迟、心动过缓等症状的发生施以对比,观察组较与对照组居更低(P<0.05);观察组的术后谵妄发生时间、住院时间数据较之于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在全麻术后谵妄患者的麻醉恢复室护理中执行多学科协作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且还能加快患者清醒,具有积极的临床借鉴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保温护理在改善全麻患者术后应激、减少躁动发生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视院内拟行全麻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中遴选86例(病历范围:2022年02月-2023年02月)。依靠随机分组工具将患者平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43例作为对照,另外43例则归入观察组实施保温护理。深入分析术后应激指标水平、躁动发生情况,相应数据入表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C-反应蛋白检测值,以及躁动发生率(6.98%)相比对照组均处在较低水平(P<0.05)。结论:保温护理用于临床全麻手术患者价值显著,能够有效稳定其应激水平,降低躁动发生几率,便于后续治疗计划顺利开展。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全面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对降低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了收治于本院的100例ERC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范围涵盖了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针对这些患者,根据其入院日期采取了严谨的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别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值得一提的是,观察组接受了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则接受了常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等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这种差异在统计学上具备了显著性意义,P值均小于0.05。结论 在ERCP术后,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一结论不仅在临床实践中产生了显著的效果,而且具备了广泛推广应用的重要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风险护理管理策略对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的降低效果。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管理模式下内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情况,探讨风险管理策略在预防和控制内科住院患者跌倒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及价值。方法:我院内科于2022年1月开始实施风险护理管理策略,以2021.01-2021.12为实施前,期间内科进行常规管理,以2022.01-2022.12为实施后。实施前和实施后,各选取10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采用风险护理管理策略,对照组采取传统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跌倒和坠床发生率以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由护士负责对患者进行风险管理并制定相应对策,对照组由护理人员进行一般护理,分析两组患者跌倒坠床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实施后,跌倒和坠床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这一结果表明实施措施的效果显著;实施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升(P<0.05),这表明实施后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实施内科风险护理管理策略,可显著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电子医嘱已逐步取代了传统手工医嘱,在给护理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护理安全隐患,实施护理专案降低急诊科电子医嘱中常见缺陷发生率;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03月至05月急诊科输液室统计的门诊电子医嘱缺陷,作为对照组,收集2020年06月至10月来我院急诊科输液室静脉输液患者所存在的门诊电子医嘱缺陷,作为护理专案实施后的观察组。护理专案实施方法:确定主题,成立项目管理活动小组,对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电子医嘱常见错误及原因,成立护理专案活动小组实施专案改善活动对策,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电子医嘱缺陷率为15.5%,观察组的缺陷发生率为4.5%;结论通过护理专案的实施有效地降低了电子医嘱的错误发生率提高了执行医嘱的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某医院接受心脏手术的1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术后24小时内对其进行谵妄筛查,采用重症监护谵妄筛查量表(ICDSC)。根据筛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谵妄组(ICDSC≥4分)和非谵妄组(ICDSC<4分)。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BMI、手术类型、手术时间、APACHE II评分、机械通气时间、镇静剂使用情况等。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谵妄的影响因素。结果:1. 谵妄发生现况:在72例研究对象中,其中有24例发生术后谵妄,发生率为33.3%。2. 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卡方检验发现,谵妄组和非谵妄组在年龄、BMI、手术类型、手术时间、APACHE II评分、机械通气时间、镇静剂使用情况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年龄≥60岁、BMI<25.5 kg/m2、手术时间≥3小时、APACHE II评分≥15分、机械通气时间≥72小时、使用镇静剂的患者发生谵妄的风险更高。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发现,年龄≥60岁(OR=2.11)、BMI<25.5 kg/m2(OR=1.95)、手术时间≥3小时(OR=1.78)、APACHE II评分≥15分(OR=2.04)、机械通气时间≥72小时(OR=1.82)和使用镇静剂(OR=1.63)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本研究发现,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较高,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BMI、手术时间、APACHE II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和镇静剂使用情况等。针对这些因素,医护人员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肾活检术患者实施治疗,重点分析品管圈活动的应用价值,进一步降低尿潴留的发生。方法:针对110例肾活检术患者为对象,样本来源于2021年1月,截止为2022年1月前来的患者,按照时间划分两个对比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尿潴留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肉眼血尿发生率以及肾周围血肿的发生率上均以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品管圈活动对于肾活检术患者实施护理指导,减少了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且病情逐步好转,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