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三甲医院儿科护士攻击及暴力管理态度的现状,并分析攻击及暴力管理态度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调查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9—12月采用攻击及暴力管理的态度量表(MAVAS)、自我超越量表(STS)对温州市3所三甲医院的110名儿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11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4份,有效回收率为96.36%。结果104名儿科护士STS总分为(40.47±9.83)分,MAVAS总分为(57.67±8.24)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护理工作年限、是否参加过相关培训、是否经历暴力事件的儿科护士MAVAS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护理工作年限、是否经历暴力事件、自我超越水平是儿科护士攻击及暴力管理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三甲医院儿科护士的攻击及暴力管理态度水平有待提高,护理工作年限、是否经历暴力事件、自我超越水平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故护理管理者可给予年资低、未经历过暴力事件的护士更多关注,通过提高该人群自我超越水平,从而改善其攻击及暴力管理态度。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管理者对护士间横向暴力的认知和态度。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8年10—12月对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护理管理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整理出5大主题,分别为护理管理者对护士间横向暴力的了解程度低、护士间横向暴力给护士带来心理和工作上的影响、护理管理者在处理护士间横向暴力时缺乏积极性、护理管理者认为横向暴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护理管理者认为对遭受横向暴力的护士所提供的支持较为缺乏。结论护理管理者要加强相关知识,及时发现并处理横向暴力,同时给予受害护士以心理支持。医疗机构也应制订相关规章制度为护理管理者在处理横向暴力时提供依据。
简介:目的了解医院门诊就诊妇女对针对妇女暴力的相关知识态度现状。方法2{}12年7—8月在河北省承德县、湖南省浏阳市两地各选一家县级妇幼保健院和综合医院,使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635名门诊就诊妇女。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妇女的一般情况、家庭地位、社会性别平等意识、针对妇女暴力识别知识题和与暴力有关的态度题等。结果医院门诊妇女暴力识别知识得分满分率为39.2%,家庭地位较高者的暴力知识得分较高(OR=1.4);分别有29.6%、26.3%、24.3%、22.5%的门诊就诊妇女认为“妇女不忠”、“妇女不孝敬老人”、“妇女先动手”和“妇女用恶毒言语羞辱男性”的情况下男性可以打女性”;分别有19.5%、8.3%和7.7%的妇女认同“妇女不进行身体上的反抗就不叫强奸”、“如果女人被强奸是因为穿得太暴露性感”和“丈夫打妻子纯属家庭私事,家丑不可外扬”,社会性别平等意识得分较高者的态度得分较高(OR=2.6);34.6%的人知道医疗机构可以求助,67.2%的人会选择去医疗机构求助。结论医院就诊妇女对针对妇女暴力识别能力有待提高,尚未认识到女性对待暴力行为应该零容忍,医疗机构作为暴力求助机构知晓度不够。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疾病患者暴力攻击行为因素及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53例出现暴力攻击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分析导致其暴力攻击行为出现的因素,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在本组研究病例中,39例年龄在46岁以下,占比高达73.58%。其中初、高中学历患者最多,共计34例,占比64.15%。患者均存在妄想、幻视及幻听等情况。 结论 精神疾病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是由于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的,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从多个方面对患者的情绪进行稳定,制定相应的管理和预防措施,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型精神病患者暴力、攻击行为对家庭、社会及医护人员危害的心理动态方法从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住院期间,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的诊断标准,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修订版(MOAS)评分4分以上。共入组40例有暴力攻击行为的精神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受精神症状(幻觉妄想)支配30例,其他原因10例。结论精神病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十分常见,具有突然性、冲动性、残忍性,多以家属和熟人以及精神科医务人员为攻击对象,精神科工作人员应分析病人对家庭及社会危害的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分析患者产生暴力前行为的表现,并进行相应的管理干预,降低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京津冀地区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攻击的现状,分析暴力攻击风险评估的发展趋势。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场所暴力频度测定量表(WVS)、暴力攻击认知调查表、暴力风险管理知识与需求调查表对京津冀3所三级甲等精神科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天津安定医院、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539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较为频繁地遭受暴力攻击,工作场所暴力频率总分(6.21 ± 2.94)分,不同科室(χ2值为32.149,P<0.05)、是否参加过精神科护士培训(χ2值为11.588,P<0.05)和是否轮班(χ2值为21.017,P<0.05)的护士遭受暴力攻击的频度不同。护士认为患者病情变化(68.6%,370/539),症状支配(65.9%,355/539),风险评估意识差(57.9%,312/539);与患者沟通不到位(56.8%,306/539)是暴力攻击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加强暴力防控培训、使用规范评估工具,构建并完善暴力攻击防控体系来减少暴力攻击的发生,以保障护士执业安全,维持身心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暴力攻击行为的因素和护理效果。方法 双盲法随机抽取并均分38例出现暴力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21年3月-2022年3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且分析诱发患者出现暴力攻击行为的因素。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性别、婚否对发作暴力攻击行为没有太大的影响,而职业、性格、易激惹、是否主动入院、治疗前患者家庭或个人是否出现重大事件、有攻击行为史等因素是危险因素。结论 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暴力攻击行为的诱发因素,采取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措施,能显著预防暴力攻击行为的出现,改善患者精神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SZ)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SZ患者为研究,伴暴力攻击行为,入组样本80,入组时间2021年8月~2023年8月,研究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0。两组均评估暴力攻击行为相关因素,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常规组)、预见性护理(预见性组)。对比效果。结果:暴力攻击行为相关因素比较,两组相关因素各项评分无差异(P>0.05),主要包括精神症状支配所致、不合作拒绝治疗与护理所致、不服从医护人员管理或不遵守规章制度所致、医护人员沟通不足所致等;与常规组对比,护理前MOAS评分(言语攻击、自身攻击、体力攻击、对财产的攻击)预见性组与之无差异(P>0.05),护理后预见性组更低,差异明显(P<0.05);护理后,预见性组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相比常规组,预见性组家属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SZ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相关因素较多,为此需重视其因素的预见性护理,通过做好预防干预,尽量减少或避免暴力攻击行为发生,才能进一步改善预后,促进家属更满意。
简介:【摘要】: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中班幼儿各个方面发展都还没有成熟,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本文针对攻击性行为,采用观察法和案例研究法以中班幼儿作为研究调查的对象,研究结果表明,攻击性行为多发生在男生之间,且较常发生攻击性行为的时间是在进行区域活动时。教师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应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简介:【摘要】: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中班幼儿各个方面发展都还没有成熟,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本文针对攻击性行为,采用观察法和案例研究法以中班幼儿作为研究调查的对象,研究结果表明,攻击性行为多发生在男生之间,且较常发生攻击性行为的时间是在进行区域活动时。教师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应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研究期2021年12月-2023年1月,入组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以其是否出现暴力攻击行为将其分为两组,包括40例攻击组与30例未攻击组,收集其临床资料信息,对其进行症状评分,分析相关因素,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攻击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已婚占比与未攻击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攻击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无职业、内向性格、易激惹、非自愿入院、治疗前患者家庭或个人存在重大事件、曾有过攻击行为占比高于未攻击组患者,(p<0.05);攻击组精神分裂症患者BPR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43.05±7.68)分高于未攻击组患者(38.01±7.20)分,(T<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教学,临床医护人员需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提供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控制患者病情,促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