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所谓资本逻辑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的内在统一,换言之,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逻辑和资本逻辑是同一生产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全面揭示了资本逻辑所具有的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系统阐述了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所遭遇到的社会和自然界限。资本逻辑内在地指向了资本的自我扬弃与内在超越,只有从马克思的资本逻辑出发,才能真正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危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资本逻辑是我们重新理解《资本论》的哲学意义及其当代价值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 标签: 当代资本主义 资本逻辑 《资本论》 再生产过程 反思 批判
  • 简介:在《导言》中,马克思先是依据德国宗教批判的完结,从而让批判回到世俗世界,然后又由世俗批判深入到哲学批判,最后由哲学批判诉诸于现实批判。这里,马克思的批判不仅体现了一种具备深沉历史分析方法的严密逻辑性,还体现了客观、科学的批判原则。这种科学的批判是一种既没有全盘否定也没有全盘肯定,而是既有否定又有肯定并以否定形式为主的扬弃。

  • 标签: 批判 黑格尔法哲学 逻辑 马克思
  • 简介:生态文明虽然是对大工业资本时代在场方式的某种超越,但是背后仍然可能隐藏着资本创新逻辑的故事。在以大工业资本为主导地位的旧全球化时代,资本逻辑曾经是反生态的,资本疯狂逐利曾经是造就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然而,以后工业文明为主导的新全球化时代,资本创新以各种节约型、高科技、生态化产业为主导,表现为一种生态资本主义。生态领域绝不是阻挡资本逻辑深度进入的天然屏障。只要有利可图,资本必将成为推动生态建设的强大历史动力;生态产业成为资本创新逻辑的必然产物。绿色资本主义不仅完全可能,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全球现实。深绿思潮是生态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态社会主义预言“生态是资本主义天然屏障”的判定是对资本创新逻辑的严重误读。但是,生态发展的最终目的与资本的生态逻辑之间依然存在着本质上的对立。我们需要全面历史地重新反思生态文明与资本创新逻辑之间的辩证关系。

  • 标签: 生态的资本逻辑 资本的生态逻辑 批判
  • 简介:无罪推定原则所持的一元论标准导致其存在证明逻辑矛盾、人权保障法理相悖以及违背实务等问题,无论是学者早先提出的推定,抑或是学者为了修正无罪推定而提出的假定,均未能跳出一元论的逻辑框架,其存在的理论缺陷也是其在司法实务中遭到办案人员抵制,从而未能有效起到保障人权作用的根本原因。应当摒弃一元确定性和一元可能性标准,还原客观现实,建构二元可能性标准,同时,确立罪行待定原则的法律地位,以此,保证人权保障理念在司法实践中有效地贯彻实施。

  • 标签: 无罪推定 人权保障 一元论 罪行待定
  • 简介:马克思早期批判思想是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批判体系:以博士论文为代表的宗教批判、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代表的政治批判以及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标志的经济批判。马克思早期批判思想的批判目的是通过批判资本主义旧制度,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 标签: 马克思早期 批判思想 逻辑轨迹
  • 简介:后期墨家对先秦名家逻辑思想的批判曾昭式后期墨家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就事物发展的相对稳定性和质的规定性方面,对先秦各学派一些逻辑思想进行了批判。这些批判从普通逻辑角度看绝大部分是合理的,但也有一些批判是错误的。本文仅就其对先秦名家逻辑思想的批判作一...

  • 标签: 后期墨家 逻辑思想 先秦名家 公孙龙 《墨辩》 惠施
  • 简介: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与交换活动并不受数学和逻辑法则支配,而包括数学和逻辑学在内的形而上学只不过是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基础是形而上学,是依据数学、逻辑学和语言学的原理来描述现实的。它采用的范畴都极其抽象,现实中根本就找不到原型,是难以理解的"象形文字"。资本主义交换其实就是被包装成"等价交换"的不平等交换,而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从揭示这个秘密入手的。

  • 标签: 《资本论》 资本 数理逻辑 形而上学
  • 简介:摘要:现代消费主义是威力异常强大的,是针对全社会所有阶级人民的价值观打击。消费主义思潮提倡物欲享受,主张金钱至上,其对过度消费和符号消费的宣扬为当代人们构筑了一个由商品堆砌起来的虚拟世界,在其影响下,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探究消费主义背后的理论逻辑批判的认识其对当代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有助于消解消费主义带来的负面影响,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进而推动人与社会协调发展。

  • 标签: 消费主义 资本逻辑 异化 批判
  • 简介: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采取了“实证主义”的分析态度,但他仍然以“异化逻辑”为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框架,而“异化逻辑”的批判正是以自然的“人道主义”为思想基础。这表明他此时深受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尝试以“自然的人本学”来消除异化现象,实现人类解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成了一个完全的“费尔巴哈派”。马克思对人类本质的理解与费尔巴哈有本质的差别,他从人的“现实性”的经济生产活动中强调了人的“社会性”,着眼于社会性的人说明了他超越费尔巴哈是逻辑必然。

  • 标签: 手稿 异化逻辑 政治经济学批判 思想主题 历史定位
  • 简介:在马克思哲学视域中,资本所具有“生产要素”与“社会关系”的双重含义衍生出资本的广义与狭义的双重逻辑,这双重逻辑又必然产生双重作用。从总体上看,可以从“维度”和“领域”两个方面把握资本逻辑的不同表现形式。在维度上,可以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把握资本逻辑;在领域上,资本逻辑在政治、文化、社会和哲学诸领域有不同表现形式。资本主义发展形态嬗变导致资本的形态及其表现形式和运作方式不尽相同。在全球化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的分析范式并未过时。

  • 标签: 资本逻辑 资本逻辑批判 马克思 全球化资本主义
  • 简介:以现代分工样式的劳动为建构性因素,古典经济学开启了“商业社会”所呈现的自然和谐的幸福景观。站在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黑格尔从哲学维度把劳动提升为“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两者的同构性忽略了劳动的消极方面是市民社会虚幻幸福的断裂点,也暴露出两者的意识形态本质。马克思将劳动理论提升至批判理论高度,通过对古典经济学和黑格尔哲学的双重批判,从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出发,深刻揭示了资本逻辑语境下造成劳动消极方面的根源,勾勒了超越谋生方式的资本主义劳动分工,从而使劳动成为个人自我实现和体现人的生命活动本身的内在目的,成为生活第一需要的未来社会幸福图景,进而凸显马克思哲学“改变世界”的功能。

  • 标签: 幸福哲学 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 劳动的消极方面 断裂点 自由劳动
  • 简介:摘要:“命名”即对一切事物给出标签,以作区分。同理,给文集类作品命名,亦是为了让文集类作品区别于其他作品。书名背负着提高作品灵魂和文化品味的重要使命,为我们认识作家、理解作品,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因此,文学创作对作品的命名慎之又慎。通过对某些文集类作品命名方式的逻辑进行分析并对其批判,进而提出文集类作品命名的应然建议。

  • 标签: 文集,作品,命名,逻辑,建构
  • 简介:【摘要】马克思(1818—1883)与波德里亚(1929-2007)是分处两个世纪的两位思想家,尽管他们各自所处时代的特征与哲学主题不尽相同,从两者的著述中也可明显觉察到研究方法的差异,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社会批判的题域和靶心,即对拜物逻辑批判——不是对碎片式的拜物形式的批判,也不是对一般感觉形态的拜物现象的批判,而是以一种成熟的哲学历史观和人学观念,综合性地运用社会科学体系框架内的若干方法,对工业文明发端以来人的逻辑与物的逻辑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关系的揭示、反思及其追问。“物化-幻化-异化”乃是拜物逻辑的内在模式。波德里亚对拜物逻辑批判和解读,反映的正是马克思关于货币化生存世界哲学批判的学术传统。[著者文摘]

  • 标签: 批判马克思 拜物 物逻辑
  • 简介:道德批判与经济批判之生成性统一是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范式的内生逻辑,其对于当下道德治理具有深远的现实观照意义。当下,以"道德失范"和"诚信缺失"为主要表征的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治理,需要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范式为指导,构建科学而有效的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批判范式。首先,秉持"道德批判当先"的理念,是合理构建当下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批判范式的逻辑前提。在此基础上,坚持道德批判与经济批判之自觉契合,是构建当下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批判范式的现实诉求。

  • 标签: 道德批判 经济批判 生成性统一 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范式 内生逻辑 当代观照
  • 简介:黑格尔在《小逻辑》中对形式逻辑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和改造,建立了思辨逻辑体系。黑格尔对形式逻辑批判有中肯之处,但是由于他没有把形式逻辑和形而上学区别开来,所以他对形式逻辑批判也有牵强附会和辛辣苛刻之处。不过他并不是完全否定形式逻辑,相反肯定了它的作用,指出了它和思辨逻辑之间的关系。直到今天,黑格尔的这些思想在我国学界还有深刻的影响。分析黑格尔的这些思想及影响对认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实现其现代化也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 标签: 黑格尔 形式逻辑 批判 思维方式
  • 简介:目前我国批判性思维的教学还未普及,在逻辑课中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明显不足。高校逻辑学课程因不能与思维能力训练有效地结合而处于萎缩和边缘化状态。逻辑课程应以培养大学生理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品质为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并在教学方法上予以改革。

  • 标签: 逻辑学 批判性思维 教学改革
  • 简介:当今世界仍然是资本作为主体的世界,仍然是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逻辑作为最高原则的世界。当然,西方主流经济学是无法预警全球化经济危机,也不能回答与解决经济全球化带来诸多的现实问题,更不能切实有效地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面对诸多问题,我们要秉承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精神,对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展开回应,为"全球化"时代诊断现代社会的"病症",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理论指导,彰显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的当代价值。

  • 标签: 资本逻辑 西方经济学 全球化 价值
  • 简介:在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建构中,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构成了理论立足点。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将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从生产关系批判延伸到生产力批判,这虽然推进了社会批判理论的逻辑深度,但物化理论本身却面临着两大困境:即当社会厦其意识结构完全被物化时,阶级意识何以形成?即使形成了又何以能够获得变革现实的基础?卢卡奇的深层理论难题直接影响到了后来者的思路。

  • 标签: 生产关系批判 生产力批判 物化理论 总体性
  • 简介:西方马克思主义'启蒙'和现代性批判理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现实性'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重新认识和解释,开辟了一条异于现代西方哲学的独具特色的现代性批判道路。现代性的'启蒙机制'和其历史生成中的内在矛盾,透视了马克思主义、现代西方哲学突破现代性局限的理论尝试,并在将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两者的比较视域中铺展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逻辑理路,同时彰显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理论特质。

  • 标签: 西方马克思主义 现代性批判 生成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