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急诊单一外侧治疗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合并腓骨骨折的成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8例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合并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使用单一外侧法进行治疗,沿患者腓骨进行纵形切口,根据患者具体损伤情况调整切口,对患者进行8-30个月的随访,统计治疗成效。结果随访结果显示,28例患者中26例患者骨折愈合,愈合率为92.9%,愈合时间为4-17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6.2个月,4例患者出现延迟愈合,1例患者骨不连,行二次植骨术后正常愈合。本组28例患者中10例患者伤口出现皮肤坏死,占比35.7%,其中7例表层皮肤坏死,3例全层皮肤坏死骨质外露,经过针对性处理后,均痊愈。结论对于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合并腓骨骨折患者采用单一外侧治疗法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该种治疗措施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的。

  • 标签: 急诊经单一外侧入路 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合并腓骨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踝关节外侧联合后内侧、后外侧、内侧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收治的70例三踝骨折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踝关节后外侧联合内侧治疗,实验组给予踝关节外侧联合后内侧、后外侧、内侧治疗,两组各35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踝关节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三踝骨折的治疗中,应用踝关节外侧联合后内侧、后外侧、内侧治疗,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踝关节外侧入路 后内侧入路 后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三踝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住院的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经外侧裂岛叶清除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行颞叶皮质。对比两组不同手术方法所耗费手术时间、手术出血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手术后血肿清除率。结果研究组所耗费手术时间、手术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后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颞叶皮质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外侧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血肿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经外侧裂入路 颞叶皮质入路 开颅血肿清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眶上外侧治疗前循环颅内动脉瘤(IA)破裂急性期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自2016年2月至2019年6月于爱德堡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前循环IA急性期患者60例,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翼点组(WA组)和眶上外侧组(UA组),每组30例。WA组患者采用翼点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UA组采用眶上外侧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治疗效果。结果手术过程中,W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64.81±24.13)mL]、切口长度[(18.59±2.04)cm]、手术时间[(182.35±21.75)min]均高于UA组[(101.25±25.76)mL、(9.89±1.12)cm、(131.08±17.5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A组患者22例恢复良好,UA组患者23例恢复良好,2组均未出现死亡,UA组恢复良好率优于WA组(P>0.05)。WA组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UA组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U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WA组(P<0.05)。结论眶上外侧手术方法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较,前者治疗前循环IA效果更佳、预后良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前循环 经眶上外侧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外侧颞叶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对象是2022年-2023年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的64病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颞叶皮质手术)与观察组(采用显微镜下外侧手术),比较两组术后24h内行颅脑CT复查,评估两组血肿清除率;采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估两组术后3个月预后情况;评估并比较两组术后再出血、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ADL分级。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比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ADL分级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再出血、术后并发症等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侧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能有效清除血肿组织,提升患者的恢复效果,提升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 标签: 经外侧裂入路 经颞叶入路 显微镜 基底节区脑出血 血肿清除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前外侧和后外侧切开复位加压钢板固定手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 2016年9月至 2020年9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骨科的35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手术病例,其中17例采用前外侧,18例采用后外侧,均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所有病例随访至少年。通过比较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年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等数据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前外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 132.3 ±41.3) min,与后外侧组(120.2. 0 ± 36.7) min 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 0. 05); 前外侧组平均术中出血( 279. 4 ± 79.2) ml,与后外侧组( 255. 6± 66.2) ml 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 0. 05) 。术后年随访时前外侧组肘关节MEPS功能评分( 91.8 ± 5. 3) 分,与后外侧组(92. 2 ± 4.6) 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 0. 05) 。【结论】 前外侧和后外侧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前外侧术中出血量多于后外侧组,而两者在手术时间和术后年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直肌外侧切口治疗老年骨盆脆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腹直肌外侧切口显露、复位,骨盆重建钢板和通道螺钉固定治疗30例老年骨盆脆性骨折患者资料,男9例,女21例;年龄60~87岁,平均72.5岁;车祸伤5例,高处坠落伤8例,摔伤17例;老年骨盆脆性骨折的FFP分型:Ⅱc型6例(6/30,20%),Ⅲ型22例(22/30,73.33%,其中Ⅲa型13例,Ⅲb型7例,Ⅲc型2例),Ⅳa型2例(2/30,6.67%):合并同侧髋臼骨折2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内科疾病17例,均未合并四肢骨折。手术均采用单一腹直肌外侧切口,于腹膜后显露,结合下肢牵引复位骨盆前、后环骨折,直视结合X线验证骨折移位基本复位后,后环行重建钢板和(或)骶髂螺钉固定,前环用重建钢板或INFIX架固定。采用Matta的X线复位评估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采用Majeed评分评价骨盆骨折术后功能。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受伤至手术时间5~20 d,平均9.9 d;手术时间35~150 min,平均73.5 min;术中出血量220~2 400 ml,平均586.7 ml;术中直视下复位骨折顺利,X线透视显示骨折复位良好,钢板、螺钉位置满意。术后X线片及CT扫描均显示骨盆环结构复位良好,按照Matta的X线复位评估标准,优18例、良6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0%(24/30);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5个月,平均3.5个月。末次随访时,Majeed评分(86.1±6.11)分(范围66~92分),其中优21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3.3%(28/30)。1例患者发生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栓,行溶栓后血栓消失;1例患者出现切口脂肪液化,加强换药后伤口愈合;2例患者行INFIX架固定术后出现患侧大腿外侧麻木,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4例患者在随访中发现内固定螺钉松动,最终骨折愈合良好。结论腹直肌外侧路经盆内腹膜外显露整个半骨盆环,能直视下复位骶髂关节周围、髂骨翼及前环骨折,采用重建钢板或通道螺钉能较好固定老年骨盆脆性骨折,术后疗效满意。

  • 标签: 老年人 骨盆 骨折 骨折固定术
  • 简介:目的探讨外侧显微手术切除岛叶胶质瘤的方法。方法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外侧,对21例岛叶胶质瘤患者进行广泛性切除。结果21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5例。术后病理按WHO分级分类,提示星形细胞瘤15例,间变型星形细胞瘤5例,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17例患者术后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生活状态基本同术前;2例患者出现轻度不全运动性失语,高压氧康复治疗后恢复良好。21例患者随访3个月至2年,至少进行2次头颅CT或MRI检查,未发现肿瘤复发征象,无继发癫痫发生。结论岛叶胶质瘤可以通过外侧显微手术广泛性切除而不损伤重要的脑神经功能。充分解剖外侧裂,利用脑组织的自然解剖间隙,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肿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神经外科手术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一腹直肌旁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双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山东第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44例髋臼双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21~72岁[(41.3±8.4)岁]。均采用单一腹直肌旁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根据Matta影像学评估标准评估骨折复位情况,根据改良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价标准评估髋关节功能。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40例患者获随访,4例患者失访,随访时间为12~46个月[(30.5±6.4)个月]。手术时间为45~150 min[(111.2±20.6)min],术中出血量为200~1 200 ml[(398.5±78.5)ml]。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0~16周[(11.8±3.3)周]。末次随访Matta影像学评估标准评价:优29例,良7例,中3例,差1例,解剖复位率为90%。末次随访改良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价标准评定:优27例,良6例,中6例,差1例,优良率为83%。1例发生异位骨化,未对髋关节功能造成影响,未予特殊处理;1例异物反应,给予抗感染治疗最终得到控制,于术后1年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3例轻度骨关节炎,给予口服消炎镇痛药物后缓解。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低分子肝素等抗凝治疗痊愈。结论单一腹直肌旁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双柱骨折可以兼顾前柱、四边体及后柱,同时髋臼复位及功能恢复满意、术后并发症少,是种可供选择的手术方案。

  • 标签: 髋臼 骨折固定术,内 手术切口
  • 简介:目的探讨眶上缘外侧锁孔鞍区的内镜解剖及操作技术。方法本组采用15具10%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头和1例新鲜尸头,眶上缘外侧锁孔应用内镜(0°镜、30°镜)对鞍区各间隙进行解剖观察并模拟手术操作。结果眶上缘外侧锁孔开颅可达到经典翼点人对骨窗的基本要求,通过使用内镜,可清晰的显露间隙Ⅰ、Ⅱ、Ⅲ、Ⅳ,尤其对重要穿通血管的显露更明确。结论眶上缘外侧锁孔创伤小,暴露好;其中间隙Ⅰ、间隙Ⅲ是鞍区内镜探查最常使用且较为安全的间隙。

  • 标签: 内镜 鞍区 锁孔入路 解剖
  • 简介:摘要研究发现神经内镜下作为种新兴的手术对于处理累及到眶尖、海绵窦、Meckel囊等区域的肿瘤有着特殊的优点。当前国内对内镜下处理该部位肿瘤的病例尚无报道。本文结合例内镜处理左侧眶尖海绵窦血管瘤初步探讨内镜的手术体会。

  • 标签: 神经内镜 海绵窦 血管瘤 经眶外侧壁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病人总结LetenneurⅢ型外侧Hoffa骨折病人接受外侧meta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与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8年之内所收治的LetenneurⅢ型外侧Hoffa骨折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由于病人所接受治疗方案的不同对其施行分组,对照组病人接受锁定钢板联合螺钉治疗,研究组病人接受外侧meta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LetenneurⅢ型外侧Hoffa骨折病人,为其提供外侧meta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骨折愈合几率,病人的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经后外侧入路meta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 Letenneur Ⅲ型外侧Hoffa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对外侧颞叶皮层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价值 。方法:从 2017 年 6 月 -2019 年 12 月本院接治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选择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 30 例手术患者 。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的背景下, 对照组实施颞叶皮层手术治疗 ,观察组实施外侧手术治疗 ,对比两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的 Barthel 评分、血肿清除率以及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手术患者;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6.7%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为 6.7% ,两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患者的手术效果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与颞叶皮层手术相比,外侧手术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改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身体指标,促进病情的改善。外侧能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血肿清除率,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值得临床 推广与 应用。

  • 标签: 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 经外侧裂入路手术 基底节区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侧与颞叶皮层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经外侧治疗方式,对照组采取颞叶皮层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24小时血肿清除与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侧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能有效清除血肿组织,提升患者的恢复效果,提升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 标签: 外侧裂入路 颞叶皮层入路 基底节区 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腓骨和后外侧治疗旋后外旋转Ⅲ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中选取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的50例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和对比,按照所采用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腓骨组和后外侧组,各25例。比较他们的具体并发症情况和手术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手术指标并没有差异性,后外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踝与后足功能评分,与腓骨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后外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后外侧治疗骨折愈合时间都比较短,踝与后足功能恢复也比较好。

  • 标签: 经腓骨入路 后外侧入路 治疗旋后外旋型 踝关节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后外侧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后方Pilon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09年8月至2010年3月期间,使用后外侧治疗14例后方Pilon骨折,均涉及胫骨远端关节面超过20%,其中男11例,女3例,平均年龄41.3岁。结果平均随访14.5个月。12例骨折得到解剖复位(86%);没有出现伤口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没有发现因屈跨长肌挛缩至屈蹲畸形;1例患者因腓骨后方钢板出现腓骨肌腱刺激症状。根据Philips评分系统,优10例,良2例,优良率为92.8%。结论通过后外侧可以使后方Pilon骨折得到良好的显露以及直接复位,操作简单、有效.

  • 标签: 骨折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后内侧踇长屈肌外侧与改良后内侧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肌肉、软组织损伤的水平。方法选取佛山市中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诊断为后Pilon骨折患者43例,男27例,女16例,年龄19~71岁,依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改良后内侧踇长屈肌外侧)和对照组(改良后内侧),分别为21例和22例。比较两组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记录相关并发症。比较两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节点血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Myo)、C反应蛋白(CRP)的差异,以评估肌肉、软组织损伤水平。采用Burwell-Charnley影像学评价标准比较两组骨折复位情况,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踇趾跖趾关节活动度(MTP-ROM)、踝关节的活动度(Ankle-ROM)、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差异。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观察组随访(19±6)个月,对照组(16±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等待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MTP-ROM和Ankle-RO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AOFAS评分为(88.2±7.8)分,对照组为(84.5±7.6)分,观察组VAS为(0.9±1.0)分,对照组为(1.3±0.8)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解剖复位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CK、Myo、CRP均较术前提高,但相同时间点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无神经损伤情况,对照组出现2例(9.0%)神经麻痹症状。两组无切口感染、踇趾挛缩等并发症。结论改良后内侧踇长屈肌外侧手术视野更好,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更少,并不增加对肌肉、软组织的损伤水平,是治疗后Pilon骨折的种安全

  • 标签: 胫骨骨折 后Pilon骨折 改良后内侧经踇长屈肌外侧入路
  • 简介:摘要脑核心区是小脑幕上脑干上方连接大脑半球的神经纤维与神经元集合结构,作为脑形态学中心整合大脑与脑干之间信号传递,在运动、感觉、情绪和认知功能调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其位置深在且解剖复杂,神经外科手术术后收益与致残率常受影响,而外侧是极具潜力的手术方式之。本文旨在通过综述近年外侧裂脑核心区手术解剖与研究进展,为这区域实现安全、有效的神经外科手术提供新路径。

  • 标签: 脑核心区 解剖 手术入路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后外侧联合内侧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62例三踝骨折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骨折治疗,观察组予以后外侧联合内侧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后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三踝骨折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