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经腓骨骨折线治疗后Pilon骨折,并探讨其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采用经腓骨骨折线治疗26例患者资料,其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28~69岁,平均42.2岁;坠落伤10例、摔伤9例、交通损伤7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且合并腓骨骨折。俞光荣分型为Ⅰ型11例,Ⅱ型8例,Ⅲ型7例。AGH分型为Ⅰ型10例,Ⅱa型5例,Ⅱb型2例,Ⅲa型5例,Ⅲb型4例。所有病例均采用后外侧入路撑开腓骨骨折线方法治疗,术后采用Burwell-Charnley放射学评价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踝与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26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3个月,平均14.9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0个月。术后根据Burwell-Charnley放射学评价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其中解剖复位23例,复位可3例,解剖复位率为88%(23/26)。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80~100分,平均89.9分,其中优17例,良9例,优良率为100%(26/26)。末次随访时,无一例患者出现复位丢失、皮肤坏死、感染、内固定松动及踝关节僵直等并发症。结论经腓骨骨折线治疗后Pilon骨折能充分显露胫骨远端关节面和后踝骨折间隙,能直视下复位和固定,解剖复位率高,临床效果好且安全。
简介:背景:后pilon骨折发病率低,对其认识时间短,国内外对后pilon骨折临床结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后pilon骨折术后转归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手术治疗的后pilon骨折患者27例,收集出院时红细胞数(redbloodcellcount,RBC)、白细胞数(whitebloodcellcount,WBC)、血清白蛋白(serumalbumin,ALB)、空腹血糖(fastingplasmaglucose,FPG)等临床资料,并随访24个月.根据末次随访时Burwell-Charnley影像学标准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OrthopedicFootandAnkle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组,两项评价指标均达到优良定义为预后良好组,其余纳入预后不良组.根据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其临床结局进行分析,并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其影响因素.结果:患者24个月内不良临床结局的发生率为30.77%,并发症主要为创伤性关节炎,内固定失效,疼痛难以忍受行内固定取出.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WBC、ALB、FPG对后pilon骨折术后临床结局有影响(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RR=1.402,P=0.030)、FPG(RR=3.159,P=0.046)为后pilon骨折术后临床结局影响因素.结论:手术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结局尚可,年龄和FPG对手术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结局存在明显影响,可作为临床预测患者转归情况的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后内侧经踇长屈肌外侧入路与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肌肉、软组织损伤的水平。方法选取佛山市中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诊断为后Pilon骨折患者43例,男27例,女16例,年龄19~71岁,依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改良后内侧经踇长屈肌外侧入路)和对照组(改良后内侧入路),分别为21例和22例。比较两组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记录相关并发症。比较两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节点血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Myo)、C反应蛋白(CRP)的差异,以评估肌肉、软组织损伤水平。采用Burwell-Charnley影像学评价标准比较两组骨折复位情况,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踇趾跖趾关节活动度(MTP-ROM)、踝关节的活动度(Ankle-ROM)、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差异。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观察组随访(19±6)个月,对照组(16±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等待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MTP-ROM和Ankle-RO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AOFAS评分为(88.2±7.8)分,对照组为(84.5±7.6)分,观察组VAS为(0.9±1.0)分,对照组为(1.3±0.8)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解剖复位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CK、Myo、CRP均较术前提高,但相同时间点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无神经损伤情况,对照组出现2例(9.0%)神经麻痹症状。两组无切口感染、踇趾挛缩等并发症。结论改良后内侧经踇长屈肌外侧入路手术视野更好,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更少,并不增加对肌肉、软组织的损伤水平,是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一种安全入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治疗后Pilon骨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01月至2017年12月于郑州市骨科医院下肢1科收治的后Pilon骨折患者20例,其中男16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43.8岁,以数字随机法分为实验组12例和对照组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踝关节CT平扫+二维+三位重建检查,其中实验组12例患者应用3D打印技术制备骨折模型,通过模型制定精准的手术策略,待手术时机成熟后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根据X线、CT等相关检查结果进行术前规划和手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4±12) min,(72±8) ml;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5±21) min,(132±14) ml;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70、14.320,P<0.05)。实验组术后功能效果:踇长屈肌力评分(43±13)分,踝关节ROM评分(46±10)分,踝-后足(AOFAS)评分(90±8)分;观察组术后功能效果:踇长屈肌力评分(22±9)分,踝关节ROM评分(24±7)分,AOFAS评分(76±7)分,两组患者术后踇长屈肌力、踝关节ROM、踝-后足(AOF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30、21.260、19.320,P<0.05)。结论在术前3D打印技术辅助下,根据骨折类型通过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治疗后Pilon骨折,可明显缩减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提高复位固定质量及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踇长屈肌及周围软组织粘连,3D打印技术有助于治疗方案的个体化与精准化,疗效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pilon骨折中累及胫骨腓切迹的后外侧骨折块的发生率及CT形态学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中日友好医院骨科收治的31例后pilon骨折患者的CT图像及临床资料,年龄20~68岁,平均42岁;男17例,女14例;左侧13例,右侧18例。统计患者累及胫骨腓切迹的后外侧骨折块的发生率,并测量其骨折线的轴向角度、受累面积、骨折块高度、矢状位角度等形态学参数。结果在31例患者中均检测到存在累及腓切迹的后外侧骨折块,在后pilon骨折块中的发生率为100%。累及胫骨腓切迹骨折块的骨折线偏于冠状位,骨折线轴向角度为20.25°±9.48°,累及下胫腓联合的骨折块面积占整个胫骨远端关节面面积的比例为15.78%±6.75%,骨折块高度为(36.59±10.70)mm,骨折线矢状位角度为18.37°±5.45°。结论所有后pilon骨折均存在累及胫骨腓切迹的后外侧骨折块,关节面骨折块累及的关节面面积较小,骨折线通常位于冠状面。该结果可以为手术入路及内固定选择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改良后内侧入路手术对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后pilon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74例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后pilon骨折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后Pilon骨折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2例来我院治疗的后Pilon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记录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为(86.7±2.8)分,总体优良率为93.75%,平均折愈合时间为(3.61±0.3)个月,术后出现1例软组织感染,无内固定断裂或松动现象出现。结论使用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后Pilon骨折,具有早期功能锻炼及早期负重等优点,临床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守及手术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14年8月应用保守及手术治疗Pilon骨折患者56例62肢,其中a.闭合复位后石膏固定6例6肢b.切开复位内固定36例38肢c.经皮穿针固定5例5肢d.外固定支架5例8肢e跟骨牵引2例3肢f.跟骨牵引后切开复位内固定2例2肢。结果除2例患踝关节1年后行关节融合术,功能活动不理想外,其余都恢复理想。术后其他患者获得3至20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患踝经活动功能锻炼及对症营养神经治疗,患踝活动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局部皮肤浅感觉良好恢复。结论及时有效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方法是胫骨远端复杂骨折,即Pilon骨折,其患肢感觉及活动功能有效恢复的保证,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