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在临床上的病情危急,并且变化多端,因此临床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关注。临床上对于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多以血管再疏通为主要治疗方式,是能缓解患者病情和临床表现的主要方式,但是在实施的过程当中,需要给予患者护理干预作为辅助。常规的护理干预无法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对患者进行照顾和照护,使患者的舒适度不高,满意度不高,临床局限性较大。该文从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再通治疗的绿色通道管理、围术期管理、康复护理、二级预防、对我国开展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再通患者护理的启示5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再通患者护理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疾病,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危重、病情变化较快,因此在患者的治疗中要给予高度关注。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治疗中,以血管在疏通为治疗手段,是改善患者病情的主要手段,并且在治疗的同时也要开展有效的护理。常规护理干预无法为患者开展全面、多层次的护理干预,因此患者的护理舒适度较差,无法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在临床治疗中,为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开放绿色通道、开展康复护理以及二级防护的同时,要针对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再通患者的护理进展给予不断的研究。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治疗急性颅内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时间窗,同时总结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围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
简介:摘要非急性期颅内大动脉闭塞可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而且有较高的卒中复发率,目前尚无明确的指南推荐治疗方案。传统的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颅内外动脉搭桥治疗以及微创介入血管内再通治疗等。近年来,随着显微吻合技术、神经介入技术的进步及材料学发展,非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的治疗成为了业界广泛关注的热点。现简要综述国内外有关非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的概念、药物治疗、颅内外动脉搭桥治疗以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时机行Solitarie支架动脉取栓术治疗大动脉闭塞性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大动脉闭塞性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按照发病至就医时间分为两组,发病至就医时间<4.5 h者纳入观察组44例,发病至就医时间≥4.5 h者42例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Solitarie支架动脉取栓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清神经营养因子(NT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及并发症。结果术前对照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7.21±1.62)分,低于观察组的(7.28±1.65)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为(4.41±1.71)分,低于对照组(6.07±1.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BDNF、NTF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增加;术后观察组患者BDNF水平为(13.71±2.67)ng/ml、NTF水平为(6.43±0.26)ng/ml,高于对照组的(11.98±2.63)ng/ml、(4.68±0.21)ng/ml(P<0.05)。术前两组患者VEGF、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EGF、TGF-β1降低水平;其中观察组患者VEGF水平为(21.74±6.82)pg/ml,低于对照组的(35.97±6.84)pg/ml(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血管再开通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病至就医时间<4.5 h进行Solitarie支架动脉取栓术可保护大动脉闭塞性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减少血栓形成,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颅内大动脉闭塞引起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动脉取栓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12月相关疾病患者共90例,随机分对照观察两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实施动脉取栓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及出血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进行评估。结果:两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高,出血率较低(P<0.05)。两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NHI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内大动脉闭塞引起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动脉取栓术,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出血率,改善疾病对患者神经功能造成的影响,临床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大动脉闭塞性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早期机械取栓治疗方法对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实验患者共32例,患者均为大动脉闭塞性急性脑梗死患者,于2023年5月~2024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应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均有16例,对照组应用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观察组应用早期机械取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平分对比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更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平分对比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更优(P<0.05)。结论 在大动脉闭塞性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早期机械取栓治疗方法对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证明该治疗方法可在临床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院前通知对取栓患者入院-再灌注时间(door-to-reperfusiontime,DRT)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取栓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将院前通知定义为当地医院在患者转运之前向本中心卒中小组进行短信告知。对院前通知和非院前通知组的基线特点,以及两组DRT和预后进行比较。预后良好定义为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分。结果共纳入123例接受取栓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57例(46.3%)患者在转运到达前进行了院前通知。在术后达到再灌注的人群中(100例),与非院前通知组患者相比,院前通知组患者的DRT明显较短(P〈0.001)。术前静脉溶栓[优势比(oddsratio,OR)=2.774,P=0.023]是预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院前通知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OR=2.586,P=0.058)。但院前通知联合术前静脉溶栓是预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OR=7.662,P=0.006)。结论院前通知可以缩短DRT。在取栓后达到再灌注的人群中,术前进行静脉溶栓能够使患者获益,而术前静脉溶栓联合院前通知将使获益概率增加2.7倍。
简介:摘要:目的:非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的介入再通治疗与药物治疗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非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其中40例接受介入再通治疗患者为观察组,40例接受药物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非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的治疗,介入再通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具有更高的远期疗效,介入再通治疗可以作为非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的重要治疗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与无梗死灶人群的危险因素的分布差异,探讨腔隙性脑梗死与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63例腔隙性脑梗死与68例无梗死灶对照组进行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在两病例组间进行危险因素的比较分析.结果Logistic多元回归发现年龄、高血压、冠心病、颈动脉硬化及血脂异常是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两组间比较显示年龄、高血压、血脂异常、主动脉硬化、颈动脉硬化在两组间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腔隙性脑梗死与无梗死灶人群危险因素存在差异,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参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危险因素;比较研究RelationshipbetweenlacunarinfarctionandextracranialatherosclerosisZhengXiuguang,ZhangZuowen,ChenGuangwei,MuFeng,BaiYinyou(DepartGmentofNeurology,JiangjinCentralHospitalofChongqing,JiangjinDistrict,Chongqing,China,402260)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respectiveriskfactorsofthepatientswithlacunarinfactionandthepopulationwithoutinfarction,thentostudythereGlationshipbetweenlacunarinfarctionandextracranialatherosclerosis.Methods163lacunarinfactionpatientsand68patientswithoutinfarctiondiagnosedbybrainscanofcomputedtomographyormagneticresonanceimagingparticipatedinthisstudy.x2,2-test,t-testandLogisticregressionanalysiswereusedfordeGtermingtheriskfactorsforeachgroup.ResultsAge,hypertension,CHD,carotidatherosclerosisanddyslipidemiaweretheindependentpredictorsoflacunarinGfaction.Patientswithlacunarinfactionhadasignificantincreaseintheamountoftheriskfactorsincludingage,hypertension,dyslipidemia,aortosclerosisandcaGrotidaKtheyerwosocrldesrosisthanthosewithoutinfarction.ConclusionExtracranialatherosclerosismayplayanimportantroleinthepathogenesisoflacunarinfarction.Lacunarinfaction;Riskfactor;Comparisonstudy中图分类号R4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06-01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球囊导引导管(BGC)近端血流控制技术在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33例)、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科(18例)及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介入科(11例)采用机械取栓术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共62例,术中均采用BGC近端血流控制技术。其中颈内动脉合并大脑中动脉闭塞者36例,大脑中动脉水平段闭塞者26例。回顾性观察手术时间、血管的再通情况[采用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标准评估]、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术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结果62例患者的中位手术时间为94.0 min(P25和P75分别为53.0、129.3 min)。其中57例(91.9%)血管再通成功(TICI分级为2b~3级),5例(8.1%)失败。取栓次数≤2次者占65.8%(47/62),其中35.5%(22/62)1次取栓成功。51.6%(32/62)患者取栓术后置入支架。62例患者中,17例(27.4%)出现并发症,其中术中发生血栓栓塞事件7例(11.3%),术后出现症状性脑出血10例(16.1%);死亡8例(12.9%)。62例患者术后90 d内预后良好(mRS≤2分)者37例(59.7%),预后不良(mRS≥3分)者25例(40.3%)。结论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术中采用BGC近端血流控制技术手术时间短,血管再通率和首次血管再通率较高,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较低,术后90 d预后良好比率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球囊导引导管(BGC)近端血流控制技术在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33例)、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科(18例)及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介入科(11例)采用机械取栓术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共62例,术中均采用BGC近端血流控制技术。其中颈内动脉合并大脑中动脉闭塞者36例,大脑中动脉水平段闭塞者26例。回顾性观察手术时间、血管的再通情况[采用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标准评估]、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术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结果62例患者的中位手术时间为94.0 min(P25和P75分别为53.0、129.3 min)。其中57例(91.9%)血管再通成功(TICI分级为2b~3级),5例(8.1%)失败。取栓次数≤2次者占65.8%(47/62),其中35.5%(22/62)1次取栓成功。51.6%(32/62)患者取栓术后置入支架。62例患者中,17例(27.4%)出现并发症,其中术中发生血栓栓塞事件7例(11.3%),术后出现症状性脑出血10例(16.1%);死亡8例(12.9%)。62例患者术后90 d内预后良好(mRS≤2分)者37例(59.7%),预后不良(mRS≥3分)者25例(40.3%)。结论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术中采用BGC近端血流控制技术手术时间短,血管再通率和首次血管再通率较高,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较低,术后90 d预后良好比率高。
简介:颅内巨大动脉瘤(直径〉2.5cm)因其瘤体较大、瘤颈宽,并常合并钙化、血栓等治疗复杂,开颅夹闭及血管重建术为传统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死亡率及致残率居高不下,据报道未破裂巨大动脉瘤显微外科治疗死亡率达20%~45%。特别是颅内虹吸段巨大动脉瘤,无论对手术治疗还是栓塞治疗都是一个挑战,手术治疗需要去除骨性障碍,同时对颈内动脉进行重新塑形,难度较大,风险高;采用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又因该部位动脉瘤几乎都是绝对的宽颈,瘤体大,需要使用数目较多的弹簧圈及支架辅助,费用很高,患者及家属难以承受,如何安全有效的治疗颅内虹吸段巨大动脉瘤,又能为患者减少费用,成为神经外科医务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我科应用可脱球囊闭塞颈内动脉治疗此部位巨大动脉瘤31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围绕治疗的全过程,我们从护理角度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