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老年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给予不同的麻醉深度,对手术中乳酸和葡萄糖以及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方法 纳入病例:60例,病症:老年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入组时间:2019年5月-2021年5月,分组方式:随机数字表方式,组别:对照和实验,各30例,治疗方式:通过脑电双频指数监护仪对麻醉深度进行监护和控制,分别将BIS指数设定为30-39和40-49,对两组手术中不同时期乳酸和血糖含量进行采集,计算出葡萄糖摄取率和脑乳酸生成率并进行比较。手术完成后对早期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 诱导后,实验组患者的葡萄糖摄取率没有显著变化,乳酸摄取率显著下降,对照组患者葡萄糖摄取率显著降低,乳酸摄取率没有显著变化。组间比较,实验组患者的葡萄糖摄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乳酸摄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老年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将BIS指数设定为40-49,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脑代谢进行控制,保证血糖的平衡,促进乳酸摄取率的降低,提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改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腮腺肿瘤选择改良腮腺切除术和传统腮腺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 于本院手术治疗的腮腺肿瘤患者中筛选35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案不同进行分组。接受传统腮腺切除术治疗纳入对照组,选择改良腮腺切除术治疗纳入观察者,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腮腺切除术,腮腺肿瘤选择改良腮腺切除术治疗,可降低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尽快康复出院,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并应用于疾病临床治疗中。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时段:2017.04~2020.01,选择本院接收的肾上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内容者共计72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开放手术)和观察组36例(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对比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22%)及并发症发生率(2.78%)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89.12±3.74)、术中出血量(91.85±28.67)、住院时间(7.08±1.26)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实施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对肾上腺肿瘤患者具有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的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有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开放性锁骨上入路在甲状腺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20年3月~2021年3月入住我院进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80名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名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颈前低位弧形切口入路,实验组采用开放性锁骨上入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患者术后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要比实验组长,术中出血量比实验组要多、术后恢复时间也要比实验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患者术后满意度也要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性锁骨上入路在甲状腺肿瘤切除术中要比传统切除术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更快,手术时间更短,患者术后满意度更高,可以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大范围应用。
简介:摘要淋巴结转移是妇科肿瘤常见的远处转移方式,也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是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明确淋巴结状态来指导治疗方案选择,或通过切除阳性淋巴结来减少肿瘤负荷,最终改善患者生存结局。在决定是否切除淋巴结以及淋巴结切除范围时,需综合评估淋巴结切除术相关的生存获益和手术并发症风险。因不同妇科肿瘤淋巴结转移特征、手术目的不尽相同,淋巴结处理原则也各有特点;前哨淋巴结技术逐渐流行,为我们提供了新的选择,也带来新的疑惑。本文拟结合相关研究进展,对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中淋巴结切除术的特点和问题进行辨析,以促进大家对相关临床决策的思考。
简介:摘要淋巴结转移是妇科肿瘤常见的远处转移方式,也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是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明确淋巴结状态来指导治疗方案选择,或通过切除阳性淋巴结来减少肿瘤负荷,最终改善患者生存结局。在决定是否切除淋巴结以及淋巴结切除范围时,需综合评估淋巴结切除术相关的生存获益和手术并发症风险。因不同妇科肿瘤淋巴结转移特征、手术目的不尽相同,淋巴结处理原则也各有特点;前哨淋巴结技术逐渐流行,为我们提供了新的选择,也带来新的疑惑。本文拟结合相关研究进展,对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中淋巴结切除术的特点和问题进行辨析,以促进大家对相关临床决策的思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脾联合切除术与常规肝切除术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肿瘤学效果及风险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浙江省义乌復元私立医院2012年4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符合研究要求的118例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行肝脾联合切除术者为联合组,行常规肝切除术者为对照组,各59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血常规、肝功能、术后并发症、肿瘤效应(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术后1、3和5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升高[94.92%(56/59)比79.66%(47/59)](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至2019年8月1日,联合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显著高于对照组(29个月比22个月)(P<0.05);两组患者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率、1、3和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第7天血小板、白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264.48 ± 75.37) × 109/L比(153.53 ± 42.11) × 109/L、(7.86 ± 1.43) × 109/L比(3.48 ± 1.32) × 109/L](P<0.05);联合组术后第7天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49.42 ± 31.88) U/L比(84.22 ± 43.95) U/L、(36.50 ± 21.50) U/L比 (49.98 ± 35.63) U/L](P<0.05)。结论与常规肝切除术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相比较,肝脾联合切除术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上升及肝功能恢复,且不增加手术风险,长期随访结果更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脾联合切除术与常规肝切除术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肿瘤学效果及风险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浙江省义乌復元私立医院2012年4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符合研究要求的118例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行肝脾联合切除术者为联合组,行常规肝切除术者为对照组,各59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血常规、肝功能、术后并发症、肿瘤效应(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术后1、3和5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升高[94.92%(56/59)比79.66%(47/59)](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至2019年8月1日,联合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显著高于对照组(29个月比22个月)(P<0.05);两组患者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率、1、3和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第7天血小板、白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264.48 ± 75.37) × 109/L比(153.53 ± 42.11) × 109/L、(7.86 ± 1.43) × 109/L比(3.48 ± 1.32) × 109/L](P<0.05);联合组术后第7天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49.42 ± 31.88) U/L比(84.22 ± 43.95) U/L、(36.50 ± 21.50) U/L比 (49.98 ± 35.63) U/L](P<0.05)。结论与常规肝切除术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相比较,肝脾联合切除术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上升及肝功能恢复,且不增加手术风险,长期随访结果更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部分切除术与全喉切除术对喉鳞状细胞癌(LSCC)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变化的影响以及与患者预后的关联。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住入院拟行手术治疗的喉恶性肿瘤患者,共计8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成喉部分切除术组(44例)以及全喉切除术组(42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指标,并对手术治疗后的患者进行为期一年以上的随访,记录肿瘤复发和转移率,术前2 d与术后2 d检测患者外周血CTC水平,分析CTC水平与术后患者预后和肿瘤复发转移的关系。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两组术后外周血CTC指标高于两组术前[(14.10±2.07)、(15.26±2.93) FU/3 ml比(9.52±1.56)、(9.91±2.05) FU/3 ml,t=16.817、16.110,P<0.05]。全喉切除术组术后2 d外周血CTC指标高于喉部分切除术组[(15.26±2.93) FU/3 ml比(14.10±2.07) FU/3 ml,t=2.402,P<0.05]。术后2 d外周血CTC水平与随访1年以上肿瘤复发转移呈正相关(rs=0.464,P<0.05)。结论全喉切除术与喉部分切除术比较导致外周血CTC水平升高更多。外周血CTC水平与肿瘤复发转移呈正相关,外周血CTC水平可作为LSCC患者术后预后的参考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结直肠癌作为研究对象,获得患者同意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 例患者,对其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 29例,对其进行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发现实验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的肛门排气、肠蠕动恢复、肠鸣音恢复以及住院的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结直肠肿瘤患者采用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进行治疗后,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的发病率显著降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关于卵巢肿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进行行为护理干预措施,并对相应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对我院正常接诊收治的卵巢肿瘤切除术患者中,选取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的患者,采取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抽取20例作为本次进行行为护理干预措施相应的效果探究实验的实验对象,使用抽签的方式,决定患者的对应不同分组,形成一个实施常规护理方案的常规对照组和一个尝试进行行为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验对照组,排除其他对护理效果影响的客观因素,从而综合比对最终护理效果以及对护理干预措施的认可度。结果:实验正常开展且顺利完成后,直接发现实验对照组具有更为优秀的护理效果,且对护理干预措施具有更好的认可度,与常规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在卵巢肿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进行行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更好的提供护理效果,并对促进患者相应疾病知识掌握度以及胃肠道恢复有着良好的客观效果,临床上可以更为广泛进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单极组(80例)和双极组(76例)。双极组采用双极电切术,单极组采用单极电切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一般情况(包括患者的手术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生理指标(包括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红细胞压积变化、血钠浓度、输血率和凝血情况)及并发症情况(包括电切综合征、深层肌肉、严重烧灼伪影)。结果两组手术切除时间、导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膀胱穿孔发生率、红细胞压积变化、输血率和凝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电切综合征、深层肌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双极组的严重烧灼伪影发生率明显低于单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双极电切术在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手术切除时间和术后电切综合征等方面并不优于单极电切术,但双极电切术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严重烧灼伪影的发生率较低。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与分析。方法: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胆囊炎患者中选择60例作为探究对象,并且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数量为30例,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数量为30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方式,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比较分析,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方式的实验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上远远强于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方式的实验组,并且两者患者在满意度上有明显差异,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进行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并联合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价值。方法:针对性抽取70例本院2018年6月-2021年3月期间进行食管黏膜下肿瘤治疗的患者,并在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进行。为确保研究公平性,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行一般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差异化护理模式下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71.4%,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全切除术和甲状腺双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胸外科收治的126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甲组采用甲状腺双叶切除术治疗,乙组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和复发率,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