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余部来到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武力为手段,赶走了原有的掌权者之后,掌握了当地的行政权力。革命者试图按照革命的需要构建全新的权力秩序,但是,数千年来郡县制管理体制下的基层官吏和地方乡绅合作共同治理地方的传统权力运行模式具有强大的惯性,给革命者的重建过程带来了巨大的阻力和障碍,如地方宗族势力对于权力的反噬、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的冲突与矛盾,无不对中共重构的努力形成了挑战。无论是革命者,还是反对革命的人,都为权力秩序的嬗变付出了鲜血与生命的代价。最终,由于战争环境的客观变化,毛泽东率领队伍离开了井冈山,这里的行政权力落入本地干部的手中,完成了权力秩序的嬗变。
简介:[摘要]以往学界对抗日根据地村政权改造有一种模糊的认识,即认为该工作系按一个标准的模式来统一实施与推进的。事实上,村政权改造是异常复杂、艰巨的工作,1942年冀南抗日根据地村政权改造前,由于该区域内村庄分处基本区、接敌区及敌占区等不同性质的地区,致使该地具有多种类型的村政权。受此种环境的影响,村政权改造没有教条地遵循形式上的统一,而是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有针对性的改造方式,这种因地制宜的改造方式较成功地完成了村政权的改造工作。抗日根据地村政权改造的成功,奠定了根据地新民主主义政体的政治基础,提升了根据地抗日军民的力量,巩固并发展了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政权保障。
简介:邓小平在辽县(左权县)太行抗战中作出了卓越的革命业绩:担任129师政治委员,担负领导开展太行群众性抗日游击战争和创建根据地的重任,领导129师两次战略展开,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第一次反共高潮。代理北方局书记,全面主持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和晋冀鲁豫战略区的工作,他强化对敌斗争,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争,领导大生产运动和减租、减息、救灾工作,领导整风审干,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阵地。同时,邓小平还形成了一系列战略思想:一手抓坚持统一战线,一手抓"发展本身发展党",两手都过硬;高度重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广泛发动群众,坚持人民战争;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些业绩和思想显示出邓小平治党、治军、治政的雄才大略,为太行抗日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