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胃肠道间质瘤病患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病理和免疫化学检查,总结患者临床症状,分析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免疫组化表达情况。结果病理形态,胃肠道间质瘤病患其肿瘤细胞多位于粘膜下、浆膜下及肌壁间,其中以梭形细胞为主,少数细胞呈上皮样、梭形/上皮样混合型、类癌瘤/副神经节型。肿瘤危险分级,高危险性12例、中危险性15例、低度及极低危险性23例。免疫组化,CD117阳性率92%(46/50)、CD34阳性率(阳性表达较弱)80%(40/50)、S-100阳性率12%(6/50)、VEGF阳性率68%(34/50)。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作为胃肠道间叶组织来源肿瘤医者可综合分析病理组织学特征联合免疫检测结果以科学诊断疾病,以便为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奠定基础。
简介:目的了解惠州地区居民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情况,并探讨预后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65例GIST患者病案资料(临床表现、临床病理、免疫组化),随访登记患者的生存时间,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GIST患者主要有血便、腹痛、腹胀等临床表现,其中血便102例(61.82%),腹痛117例(70.91%),腹胀141例(85.45%),不同肿瘤部位GIST患者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2cm11例(6.67%),2~5cm55例(33.33%),5.1~10.0cm53例(32.12%),〉10cm46例(27.87%)。核分裂像/50HPF:≤5个138例(83.64%),6~10个15例(9.09%),〉10个12例(7.27%)。CD117阳性155例(93.94%),CD34阳性132例(80.00%),SMA阳性65例(39.39%),S-100阳性13例(7.88%)。胃肠道外间质瘤患者的肿瘤直径〉10cm12例,胃间质瘤的肿瘤直径最小.结直肠间质瘤Fletcher分级最高.不同肿瘤部位GIST患者肿瘤直径、Fletcher分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随访151例(91.52%)患者,其中复诊随访36例,电话随访98例,家访17例,其中6例死于其他疾病,4例意外(自杀、车祸),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95%、72.02%和66.98%,平均生存时间为(23.3711.51)月。Cox多因素模型分析显示,年龄、Fletcher分级、13服IM治疗均是GIST患者生存率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血便、腹痛、腹胀,免疫组化可作为临床诊断GIST的常用指标,Fletcher分级评估患者预后.13服IM靶向治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应用于老年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针对本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38例老年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的CT扫描和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之后采用Logistic回归性分析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危险分级的影响因素。结果检查结果中显示,不同危险分级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所表现的生长方式以及发生部位不同。低度患者中,肿瘤主要生长于胃部,生长方式为内生型;重度患者中,肿瘤主要生长于胃部、小肠部,生长方式为外生型。在肿瘤大小方面,低度患者全部为<5cm的肿瘤,且大部分为规则型;而中度患者多见于≥5cm的肿瘤,但在形态比例方面无差异。(均P<0.05)。结论对老年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合并消化道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5例GIS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标本均行光镜检查,分析其中存在合并消化道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达。结果在受检的55例GIST患者中,合并消化道癌的患者共计13例,占病例总数的23.6%,13例GIST合并消化道癌患者的间质瘤直径均为1.5~7.0cm之间,平均直径为3.3cm;并且其中有11例患者的肿瘤细胞形态为梭形细胞型,危险程度均表现为低或极低;在13例患者中,有10例是在胃部发现GIST,3例在食管发现GIST。结论GIST患者并发胃癌、食管癌等消化道癌的几率较高,为此,临床需高度重视GIST的早期诊断,并尽早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合并消化道癌的发生几率。
简介:摘要目的准确认识胃肠道间质瘤(GIST),掌握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外科手术标本51例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其中确诊41例GIST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重新切片、染色、分析观察,选择肿瘤细胞丰富的蜡块连续切片,每例均用CD117、CD34、SMA、S-100、desmin抗体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结果41例GIST占同期消化道间叶肿瘤的80.4%,其中发生于胃32例,小肠3例,结肠1例,网膜、肠系膜5例。镜下梭形细胞为主型31例,上皮样细胞为主型4例,2种细胞混合型6例。免疫组化显示CD117及CD34的阳性率分别为92.7%和76.8%、SMA、S-100蛋白灶性弱阳性为13.4%和7.3%,desmin均为阴性表达。结论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结合发病部位,CD117、CD34高表达率是GIST确诊的依据,SMA、S-100蛋白,desmin的联合使用可协助鉴别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腔镜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32例胃肠间质瘤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运用腹腔镜微创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差异。结果在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术后排便时间、住院时长等指标上,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治疗胃肠间质瘤比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术后恢复,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适宜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肉眼观察大体标本特征,镜下观察肿瘤细胞表现及病理特点,采集标本分别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验,检测标本中瘤细胞(CD117)、i型跨膜糖蛋白分子(CD34)、SMA、Ki67、S100蛋白分子阳性表达。结果肉眼下观察大体标本,可见直径0.7~10.8cm大小肿瘤,其主要位于黏膜基层、下层、肠系膜上及浆膜外。其中低度及极低度危险分级患者肿瘤于消化道内以膨胀性方式进行生长,其边界清晰,无包膜,部分有假包膜,切面质韧,主要呈灰白色,局部呈灰红色;中高度危险分级患者瘤体呈息肉状,质地较软、有出血,存在坏死及囊性病变。镜下观察,肿瘤细胞主要以梭形细胞型为主,其次为上皮样细胞型、混合性细胞型、圆形细胞型。免疫组化分析显示CD117、CD34、SMA、S100、Ki67阳性率分别为91.67%、83.33%、28.33%、36.67%、36.67%,其中CD117、CD34同时阳性表达率71.67%。22例Ki67阳性表达患者中高度、中度、低度、极低度侵袭危险患者分别为8例(72.73%)、6例(40.00%)、7例(25.00%)、1例(1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瘤细胞和i型跨膜糖蛋白分子阳性表达可以作为临床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依据,进一步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可以提高判断,对于GIST肿瘤细胞的证实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胃肠间质瘤(GIST)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在北京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计算NLR,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采用2.30作为分界值将本组患者分为低NLR组67例(72.8%)与高NLR组25例(27.2%),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结果:92例患者的NLR平均值为2.35±1.66。当NLR值为2.30时,Youden指数最大,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74.6%。高NLR组1年、3年、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8.0%、68.7%、39.7%,低NLR组1年、3年、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98.5%、88.5%、7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99,P=0.004)。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肿瘤危险度分级高、NLR≥2.30是影响GIST患者5年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LR可以作为GIST复发和预后判断的个独立指标,外周血NLR升高提示无复发生存期短,预后不良。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手术和开腹式手术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6例于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为依据将入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开腹式手术,给予观察组患者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对两组治疗效果予以对比。结果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38.2±11.6)mL,胃管留置时间为(6.3±1.2)d,住院时间为(10.8±1.5)d,与观察组的(54.2±8.4)mL、(4.1±0.7)d和(7.2±1.2)d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与观察组的8.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可有效改善手术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