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采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效果以及影响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64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接收的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按照单盲、平行原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将接受后内侧入路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到对照组中,将接受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到研究组中,对两组患者骨折复位状况和术后膝关节恢复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在骨折复位优良率方面,对照组达到71.88%,与研究组的93.75%相比,低出许多,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膝关节功能评分以膝关节活动度方面,研究组均要比对照组高出许多,差异明显,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将后外侧与后内侧入路联合在一起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骨折复位效果,同时也能够提升膝关节功能,改善膝关节活动状况,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踝骨折采用外侧、后外侧手术入路治疗的临床疗效,为外踝骨折手术入路选择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行外侧入路钢板螺钉固定治疗外踝骨折的24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照组,另取同期自后外侧入路钢板螺钉固定治疗的2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与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患者疼痛程度与踝关节功能,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指标与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3天VAS评分方面的差异并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要短,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偏高(P>0.05)。观察组术后步态异常的患者仅1例少于对照组5例(P<0.05)。结论外踝骨折手术治疗建议从后外侧入路,对于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后该入路方式非常适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后外侧入路的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效果与传统术式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间收治的髋关节疾病患者263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A1组后侧入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B1后侧入路传统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A2后侧入路股骨头节置换术。B2后侧入路传统切口股骨头置换术。比较患者术中情况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以比较种手术方式的差异。结果无论是实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还是实行股骨头置换的患者,其术后引流量以及术中出血量都明显的低于传统切口的患者,并且其住院时间更短。结论实行后侧入路的小切口方式治疗,无论是实行全髋关节置换还是股骨头置换,病人的术中损伤与术后恢复都明显优于传统术式组,这提示小切口的髋关节置换术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陈旧性骨折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此研究中所研讨的130例患者均随机从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踝关节陈旧性骨折患者中挑选而出,130例患者均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两组研讨,65例对照组,65例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性牵引和药物治疗,研究组接受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3.85%比对照组81.54%明显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61%比对照组21.54%明显要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治疗踝关节陈旧性骨折疾病时可将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手术作为首选方式之一,疗效突出,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推广应用价值大。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窝入路髂坐钢板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n=20)。试验组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46.8±10.3)岁;采用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窝入路,于髂骨至耻骨铺设钢板稳定前柱,于骨盆内侧由髂骨至坐骨铺设髂坐钢板固定后柱骨折。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45.6±11.7)岁;采用前方改良Stoppa入路或联合髂窝入路,于髂骨至耻骨铺设钢板稳定前柱,联合后方Kocher-Langenbeck入路,常规由髂骨至坐骨铺设重建钢板固定后柱骨折。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40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8个月(8。24个月)随访。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2.1±0.7)h]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2.9±0.6)h],术中出血量[(320.8±100.4)mL]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621.6±118.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按改良Matta标准评定:试验组优15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0%;对照组优17例,良1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0%。末次随访时按改良的Merled’Aubign6和Postel功能评分系统评定患髋功能:试验组优14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5%;对照组优12例,良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0%。以上项目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窝入路髂坐钢板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具有固定可靠、损伤小及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锁定加压钢板内侧与外侧入路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6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成Ⅰ组和Ⅱ组,各23例。全部患者均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其中Ⅰ组行内侧入路,Ⅱ组行外侧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Ⅰ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Ⅱ组(P<0.05);Ⅰ组优良率86.96%,Ⅱ组优良率91.3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侧入路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备术中出血量低、手术时间短的优势特点,短期临床疗效与外侧入路相当。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9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48例胸腰椎骨折病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对照组24例,手术治疗分别经由椎旁肌间隙入路、传统后正中入路进行,对比两组椎体高度矫正情况和手术耗时、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矫正(83.5±9.4)%,对照组矫正(85.1±8.2)%,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耗时(96.8±11.3)min、出血量(133.4±27.5)mL均低于对照(120.8±25.9)min、(247.8±31.9)mL,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对比传统后正中入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椎体高度矫正作用相趋近,但手术耗时量与出血量更低,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胸腰椎骨折术中采取后正中入路与椎旁肌间隙入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行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68例纳为参研的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常规组与干预组,前者实施后正中入路;后者实施椎旁肌间隙入路。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优劣。结果干预组手术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功能障碍与疼痛均得到改善,但干预组改善的幅度大于常规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椎旁肌间隙入路应用在胸腰椎骨折术中的效果优于后正中入路,不仅能增强手术效果,还可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障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改良内侧手术入路治疗后踝关节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5~10月我科治疗的61例后踝关节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手术入路分为改良内侧入路组(n=30)及后外侧入路组(n=31),比较两组的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改良内侧入路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外侧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外侧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内侧入路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外侧入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踝关节功能评价显示,改良内侧入路组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00%,外侧入路组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内侧入路治疗后踝关节骨折术中创伤小,恢复快,是较为适宜的手术入路。
简介:摘要目的熟悉外侧裂、大脑岛叶及基底节区的显微解剖,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提供解剖数据。方法对10例(20侧)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年尸头标本进行解剖研究,观测岛叶、外侧裂和基底节区的结构特点,测量和记录相关解剖数据。结果外侧裂在脑表面分一干三支,干在额叶和颞叶之间,沿蝶骨嵴走行至翼点,并在此分为前水平支、前升支和后支。岛叶呈倒三角形,尖端指向前下方的岛阈,岛叶周围有岛环沟围绕,借此与额叶、顶叶和颞叶岛盖分开,岛叶由5~7岛回构成,其深部包括内囊、最外囊、豆状核、屏状核、丘脑、外囊、尾状核。大脑中动脉M2段是岛叶的供血动脉,发出多个分支覆盖岛叶表面。结论掌握外侧裂、岛叶和基底节区的解剖特点能更好的指导临床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保护重要结构,减轻手术副损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骨表面标志联合CT重建辅助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技术特征。方法选择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图像(CTA)50份,作为CT扫描数据,了解颅骨表面标志联合CT重建辅助乙状窦后入路开颅价值。结果AC长度范围经测量为34.9-54.9mm,平均(45.2±3.8)mm,95%CI经测定为43.4-45.9mm;AB长度范围经测量为33.8-54.7mm,平均(44.3±4.7)mm,95%CI经测定为43.3-45.2mm;BC长度范围为2.7-14.7mm,平均(6.2±2.0)mm,95%CI经测定为5.7-6.6mm。对安全跟离测量,即AC与颈静脉孔间的最短距离,范围为1.2-12.9mm,平均(5.4±2.0)mm,95%CI经测定为4.9-5.7mm。结论在行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时,应用颅骨表面标志与CT重建联合定位,具较高准确性,可为手术安全提供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患者采用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方案进行治疗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于2015年2月—2016年10月中所接收的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患者中任意选取30例为本次研究主要对象,盲选其中15例,按照常规前侧入路的方式进行治疗,为对照组,另15例患者则按照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的方式进行治疗,为观察组。针对疗效间差异加以观察。结果结合观察可以发现,在本次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HSS评分以及VAS评分均存在有显著优势,且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同样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患者采用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的方式进行治疗,可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有效改善,且不易导致其在术后产生并发症,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侧入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中短期疗效的探究。方法本院自2011年-2015年收治的肱骨中下段骨折病人80%采用了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采用前外侧入路的有23例,采用内侧入路的有2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神经损伤情况以及肩关节和肘关节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肩肘关节功能评分(AESE)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血管损伤、切口感染、畸形愈合、钢板断裂、螺钉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内侧入路级前外侧入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无明显差异。内侧入路可以作为肱骨中下段骨折治疗的一个手术入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