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单侧后牙正锁应用正畸矫治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探讨,单侧后牙正锁的矫治方案。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录入该时段的我院中收入的确诊为单侧后牙正锁患者13名作为本次研究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由医务人员给予患者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上颌采用前牙平面导板以及健侧后牙合垫患侧上下颌后牙需要进行相互牵引,在治疗前后由医务人员对所有患者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拍摄,并对其进行X投影测量分析,确认患者的个体状况。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13名患者中,13名患者的后牙正锁得到有效的矫正患者的牙弓形态,恢复至正常患者的后牙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在进行患者的临床治疗时,患者未见不良反应症状。结论:在进行单侧后牙正锁的临床治疗时,将直丝弓矫治器配合适当的后牙交互牵引,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牙弓形态,使患者的后牙正锁状况得到改善,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酌情进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采用CBCT对单侧后牙正锁患者治疗前后双侧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和形态进行测量分析,探讨治疗前后髁突位置和形态的变化,为正畸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单侧后牙正锁患者11例,男性2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20.18±4.40岁;改良舌腭弓矫治器矫治锁;拍摄矫治前矫治后锥体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分析髁突位置、形态等相关项目进行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矫治前锁侧较非锁侧髁突中心点至正中矢状面的距离小,治疗后锁侧较非锁侧髁突矢状面与标准水平面角度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锁侧髁突顶点至正中矢状面的距离增大,治疗后较治疗前锁侧髁突高度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影响髁突在关节窝的位置,矫治后髁突位置有改变。
简介:摘要目的前牙反牙合是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患者术后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本研究结合临床总结其矫治方法及特点。方法选替牙期UCLP术后前牙反牙合患者20例,依下颌能否退至对刃分为对刃组(10例)和轻中度骨性组(10例,下颌不能退至对刃)。对刃组采用牙合垫加舌簧方法矫治,轻中度骨性组采用面具式前方牵引矫治。结果20例患者前牙反牙合均解除,改善了咬合关系及侧貌。结论对于UCLP患者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矫治方法与普通患者基本相同,针对其特殊的解剖及功能因素设计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2*4矫治技术对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法是对应用2*4矫治技术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20例患者进行牙齿矫治,并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X线投影测量。结果在治疗之后,患者的反牙合已全部纠正正常,覆牙合覆盖无异常,且改善了患者软组织的侧貌,具有美观性。结论2*4矫治技术在解除反牙合患者具有良好、快速的矫治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改良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治疗儿童乳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乳前牙反牙合患儿中选取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垫舌簧矫治器进行矫治,观察组患儿采用改良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进行矫治,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o-Gn(下颌有效长度)、Co-A(上颌有效长度)、APDI(上下颌骨矢状方向不调指数)、Ptm-A(上颌骨长度)、T4-Po(下颌长度)、NP-PA(颌突角)、ANB(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等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t=12.6257、9.6257、11.0257、6.3544、15.6253、11.9626、9.5258,P<0.05。结论改良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治疗儿童乳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理想,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改良Nance托加前方牵引在矫治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5名8-10岁替牙期反牙合的患者,应用改良Nance托加前方牵引器进行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要求患者每日戴用前方牵引器不少于12小时,每侧牵引力为500一600g,方向为前下约30°,平均疗程9.5月。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矫正结束后磨牙关系中性偏远中,前牙反牙合解除,SNA角、ANB角明显增大,SNB角明显减小,FMA角增大,U1-NA明显增大,L1-NB明显减小。结论使用改良Nance托加前方牵引治疗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因固位良好,矫治效果明显,可明显改善患者软组织侧貌,使上下颌骨位置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