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耳廓再造二期立耳术中利用废弃的自体真皮、脂肪组织注射移植治疗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57例单侧小耳畸形合并同侧轻、中度颜面短小畸形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同期治疗组(32例,女13例, 男19例, 年龄6~33岁, 平均12.5岁)与传统治疗组(25例,女10例, 男15例, 年龄6~21岁,平均11.3岁)。同期治疗组在行改良Nagata法耳廓再造术二期立耳术(颅耳角成形术)的同期以自体真皮、脂肪组织注射填充治疗患侧颜面短小畸形;传统治疗组仅行改良Nagata法耳廓再造术二期立耳术。术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手术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效果满意率。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同期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282.0±3.4)min]较传统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243.0±3.1)min]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84,P<0.05);同期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9.4±0.3)d]与传统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9.5±0.2)d]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6,P>0.05);同期治疗组手术常见并发症发生率(12.5%,4/32)与传统治疗组(12.0%,3/25)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0.05);同期治疗组术后效果满意率(90.6%,29/32)高于传统治疗组(56.0%,1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81,P<0.05)。结论耳廓再造术同期利用废弃自体组织移植注射治疗半侧颜面短小畸形在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并没有显著增加平均住院天数及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平均手术时间虽略有延长,但减少了患者总体手术次数,节约了医疗资源。

  • 标签: 耳畸形,先天性 小耳畸形 半侧颜面短小 外科,整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胎儿颜面畸形中的应用价值,以及颜面畸形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2月在本院行产前筛查的1000例孕妇,选取超声筛查胎儿颜面部异常者作为观察组(13例),选取超声筛查胎儿颜面部正常但有高危因素者作为对照组(42例),对比两组超声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染色体结果,分析颜面畸形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结果:①观察组共包括唇腭裂畸形7例,鼻骨缺失4例,小下颌异常2例。其中,超声软指标异常8例,染色体异常7例,合并畸形4例;②观察组颈部透明层厚度(NT)厚度为(2.46±0.43)mm,对照组NT厚度为(1.82±0.34)mm,P<0.05;③观察组染色体异变率53.8%(7/13),对照组染色体异变率4.8%(2/42),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有效诊断胎儿颜面畸形,并借助颜面畸形指标提升染色体异常胎儿检出率。

  • 标签: 超声 颜面部畸形 染色体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金属手术定位片辅助半面短小畸形患者下颌骨截骨的可行性和精确性。方法选择2018年5至11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就诊的PruzanskyⅡ型半面短小畸形患儿为研究对象。术前拍摄CT,通过Mimics 19.0设计截骨方案,制备金属手术定位片。术中在手术定位片的引导下,行半面短小畸形的截骨、牵引器置入术。待牵引达到术前设计的长度后结束牵引,拍摄CT。利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Control对术前和牵引完成后的2组下颌骨数据进行配准,随机选取截骨面上的6个点获得误差值,取其平均值记作截骨面之间的距离误差,同时计算截骨面之间的夹角,记作角度误差。距离误差采用2 mm作为参考值,角度误差采用5°作为参考值,在SPSS 25.0中进行单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入组10例半面短小畸形患儿,男6例,女4例,年龄3~8岁,平均4.9岁,左侧3例,右侧7例。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牵引器置入术,与术前设计基本一致,无明显并发症。所有患儿均随访1年,牵引成骨效果良好,面部不对称改善明显,咬合平面偏斜的情况基本矫正。通过Geomagic Control配准,可直观展现术前和术后下颌骨的误差分布,2组下颌骨拟合的误差为(0.94±0.92) mm。截骨面之间的距离误差为(2.05±0.40) mm,角度误差为(4.76±1.95)°,与参考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属手术定位片辅助半面短小畸形下颌骨截骨具有可行性,精确性较高,有利于术前设计方案在术中实现,术后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半侧面部偏小 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 骨生成,牵张 手术定位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建立一种损伤能量精确、重复性好、损伤分级明确、并发症和死亡率低的脊髓半侧损伤模型。方法选取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进行编号,使用随机数字表将小鼠分为分为轻、中、重3个损伤组(每组n=14)和对照组(n=14)。利用液压打击系统制作轻、中、重各级脊髓损伤模型。各组于建模后3、7、14 d行磁共振检查明确损伤情况,同时于14 d处死取标本行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记录实验大鼠操作前后磁刺激诱发的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数值,行脊髓损伤运动功能评分(BBB)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根据损伤能量可稳定地制备出轻、中、重型脊髓半侧损伤模型,在损伤后3 d,轻度损伤组大鼠相较于对照组,BBB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BBB评分为(20.75±0.43)分,轻度损伤组为(18.50±0.93)分,t=26.671,P<0.05],中度损伤组与轻度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度损伤组(9.34±4.07)分,t=108.824,P<0.05];重度损伤组与中度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损伤组(2.50±2.27)分,t=83.290,P<0.05]。磁共振、病理结果可明确显示不同程度的伤后改变。结论脊髓半侧液压损伤动物模型能够精确控制损伤能量,制造分级的脊髓半侧损伤模型。该方法保留部分二便功能,并发症少。

  • 标签: 脊髓损伤 模型,动物 运动诱发电位 核磁共振成像
  • 作者: 魏蜀一 李明 王传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05
  • 出处:《中华创伤杂志》 2021年第02期
  • 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 100044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美容科 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 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 100044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100044
  • 简介:摘要颜面部动物咬伤较常见,近年研究表明对颜面部动物咬伤的伤口进行Ⅰ期美容缝合,不会增加伤口感染率,且可提高美容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因此,对于颜面部动物咬伤的伤口推荐早期整形外科治疗。笔者就颜面部动物咬伤的特点和伤情评估、伤口清创技术、美容缝合技术及各部位动物咬伤美容缝合伤口等方面进行综述,为颜面部动物咬伤的美容缝合伤口处置提供参考。

  • 标签: 咬伤,人 面部损伤 清创术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颜面部烧伤患者早期疤痕治疗进行护理,采用健康教育的方式,随后对其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将参与本次烧伤护理研究的8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普通护理的方式进行应用称为本次研究的一般组,对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应用成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烧伤护理满意率和术后并发症的评定,其中一般组的效果低于观察组。通过对患者尽心健康知识水平的比较,其观察组的相关水平高于一般组。结论:采用健康教育在现阶段的烧伤护理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和价值。

  • 标签: 健康教育 烧伤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改良半侧卧位,在有效暴露手术野的同时,减少乙状窦后入路术中体位对患者生理机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间,由同组医生完成的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的患者42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半侧卧位(n=21),对照组采用侧俯卧位的(n=21)。对比两组患者手术野质量评分、气道压力的变化、体位摆放耗时及术后肩颈酸痛麻木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野质量评分为(4.381 0±0.589 59)分,对照组为(4.428 6±0.597 61)分,两组比较并无明显区别(P=0.796)。观察组患者气道压力的变化(1.80±0.789)cmH2O(1cmH2O=98Pa)、体位摆放耗时(6.1±2.283)min,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50±0.527)cmH2O、(11.1±3.725)min],均P<0.05;两组患者肩颈疼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半侧卧位在乙状窦后入路手术中更利于手术医生操作,保证患者舒适与安全,减少因手术体位引起的并发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乙状窦后入路 手术体位 改良半侧卧位 侧俯卧位
  • 简介:  摘要:目的 面部外伤应依据无菌操作、无创技术、精细化操作、功能和形态并重等整形修复外科的基本治疗原则,结合病人实际情况和要求,采取科学、谨慎的规范处置方法。达到纠正组织缺损和畸形,改善生理功能和外貌的目的。方法 运用整形外科缝合技术等整形修复基本原则,对面部外伤35例伤者进行清创缝合或者植皮修复,以达到功能恢复和良好外形的整形修复效果。结果 经整形外科缝合修复的35例面部软组织外伤的患者,伤口均达到I期愈合,仅2例发生瘢痕增生、挛缩现象,1例发生色素沉着,没有发生明显器官移位。瘢痕增生病人一年后逐步出现瘢痕增生,经局部封闭和点阵激光等综合治疗后瘢痕逐步缩小,基本达到了病人的满意。色素沉着病人经皮肤保养和激光治疗明显减轻。瘢痕挛缩病人一年后手术切除瘢痕组织,作游离植皮后效果较好。结论 依据整形外科缝合技术等基本治疗原则对面部外伤进行清创缝合修复,能够使面部功能和形态外貌得到基本恢复,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整形外科 面部外伤 缝合 修复 体会 
  • 简介:摘要内耳畸形(inner ear malformation,IEM)包括膜迷路畸形和骨迷路畸形,临床上,内耳畸形特指可通过影像学观察的骨迷路畸形。内耳畸形分类由早些年基于影像和胚胎的分类方法不断完善,进展到近年来基于指导人工耳蜗手术的分类方法。本文对各种内耳畸形的分类进行系统阐述,重点关注不同分类方法间的差异,探究内耳畸形分类方法更新的意义以及与人工耳蜗手术和预后的关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41例股骨短小胎儿的遗传学检测结果和超声测量指标,并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孕19~37周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超声检查提示股骨短小并进行产前遗传学检测的胎儿41例。根据遗传学检测结果,将41例胎儿分为遗传学未见异常组、染色体变异组(包括染色体非整倍体、致病或可能致病的拷贝数变异)、基因突变组(包括致病或可能致病的基因突变),根据3组胎儿头围(head circumference, HC)、腹围(abdominal circumference, AC)、股骨长度(femur length, FL),计算ZFL、FL/HC、FL/AC、ΔZH-F、ΔZH+A-2F,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对以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1例股骨短小的胎儿中,遗传学未见异常28例,染色体变异5例,基因突变5例,另有临床意义不明确变异3例。(2)遗传学未见异常组、染色体变异组、基因突变组ZFL分别为-2.78±0.77、-4.36±0.69、-4.69±0.70,FL/HC分别为0.178±0.011、0.170±0.010、0.131±0.022,FL/AC分别为0.197±0.013、0.186±0.011、0.151±0.017,ΔZH-F分别为2.49±1.09、3.53±1.28、8.17±1.30,ΔZH+A-2F分别为4.44±2.00、6.78±2.20、14.28±1.26。遗传学未见异常组ZFL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基因突变组FL/HC、FL/AC和ΔZH-F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ΔZH+A-2F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本组股骨短小胎儿发现的遗传学病因为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非整倍体和致病或可能致病的拷贝数变异)和单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胎儿股骨发育相对于HC及AC发育落后的程度较遗传学未见异常的胎儿重。

  • 标签: 股骨 先天畸形 头部 腰围纵径 遗传变异 突变 超声检查,产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短小手术中应用七氟烷吸入麻醉的效果。方法:我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60例短小手术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术中是否应用七氟烷吸入麻醉将患儿分为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视野半侧缺损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视盘旁和黄斑区血管密度的改变及其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及视野指标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应用Humphery视野计30-2程序检测为视野半侧缺损的POAG患者(POAG组)28例(28只眼),同期纳入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31名(31只眼)。所有受试者均接受了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RNFL、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及视野检查等,并收集了一般信息。采用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检测视盘旁放射状盘周毛细血管(RPC)和黄斑区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SCP)的血管密度。健康对照组与POAG组、健康对照组与POAG组视野正常半侧检测结果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秩和检验,POAG组内视野缺损半侧与视野正常半侧检测结果比较采用配对秩和检验。结果POAG组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47±12)岁;POAG组与健康对照组性别分布、年龄、眼压、中央角膜厚度、眼轴长度和眼内灌注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OAG组上、下半侧视野缺损者分别有19、9例。POAG组视盘旁RPC和黄斑区SCP血管密度分别为45.86%(34.92%~52.78%)、39.31%(32.55%~46.79%),均低于健康对照组[56.90%(51.69%~60.84%)、47.48%(37.95%~52.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56,-5.86;均P<0.01)。POAG组RNFL和GCC厚度分别为84.4(62.1~97.1)、76.4(60.3~92.5)μm,均小于健康对照组[110.6(95.7~131.6)、98.1(84.0~109.2)μm;Z=-6.57,-6.36;均P<0.01]。POAG组中视野缺损半侧对应的视盘旁RPC和黄斑区SCP血管密度分别为44.12%(34.73%~53.20%)和36.81%(29.73%~47.82%),明显低于视野正常半侧对应的血管密度[51.85%(38.64%~61.02%)、41.78%(33.93%~49.22%);Z=-4.62,-4.12;均P<0.01]。POAG组视野正常半侧对应的视盘旁RPC和黄斑区SCP血管密度均低于健康对照组(Z=-5.08,-4.95;均P<0.01);视野正常半侧对应的RNFL和GCC厚度分别为93.0(61.9~116.5)μm和86.3(67.2~98.2)μm,均小于健康对照组(Z=-5.15,-5.35;均P<0.01);但二者间视野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视野半侧缺损的POAG患者视盘旁RPC及黄斑区SCP血管密度降低并伴有RNFL及GCC变薄,其中视野正常半侧对应区域的视盘旁RPC及黄斑区SCP血管密度也降低并伴有RNFL及GCC变薄,提示POAG视网膜血管和结构的改变发生在视功能改变前。(中华眼科杂志,2021,57:201-206)

  • 标签: 青光眼,开角型 视网膜血管 微循环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视野
  • 简介:【摘要】无创呼吸机是临床治疗重症肺炎、慢阻肺等多种病症患者的常用方式,由于其操作简单、无创等多种优势而得到广泛推广,但在无创呼吸机应用过程中容易导致颜面压疮等并发症,从而影响其使用效果和患者的恢复,因此,了解无创呼吸机造成颜面部压疮的原因并早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颜面部压疮 原因 护理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畸形复合椎截骨技术(deformed complex vertebral osteotomy,DCVO)治疗治愈型脊柱结核角状后凸畸形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治愈型脊柱结核角状后凸畸形患者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39.5±15.0)岁(范围9~78岁)。病变主要累及节段:胸段14例、胸腰段16例、腰段3例。33例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截骨治疗策略,20例采用DCVO技术治疗(DCVO组),13例采用后路全椎体切除术(posterior vertebra column resection,VCR)治疗(PVCR组)。DCVO技术将多个畸形融合的病椎定义为"病椎复合体",在病椎复合体内进行截骨,两截骨面交汇于病椎复合体前缘,形成截骨处的闭合铰链,完全闭合截骨区域使骨-骨融合。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手术相关并发症。主要观察指标为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及节段后凸角。采用Frankle神经功能分级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72个月。DCVO组手术出血量(1 315.00±462.57)ml,手术时间(293.00±83.86)min,并发症发生率为1.5%;均明显低于PVCR治疗组(P< 0.05)。DCVO组术前节段后凸角为96.80°±6.32°,术后为29.10°±6.96°,较术前平均矫正67.7°,矫正率为69.9%,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477,P<0.05)。DCVO组矢状位参数:术前TK为96.96°±29.13°,术后为37.15°±4.88°,末次随访为37.00°±3.89°,TK术后矫正59.81°,矫正率为61.7%;术前LL为66.70°±21.21°,术后为42.25°±5.53°,末次随访为41.90°±4.98°,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997,P<0.05)。两组患者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矢状位参数、脊柱骨盆参数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手术前后矢状面及脊柱骨盆各参数(除PI外)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矢状面参数、脊柱骨盆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所有术前有神经障碍的患者,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地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结核性脊柱角状后凸畸形患者,采用DCVO技术治疗安全、有效,与传统VCR技术相比其临床疗效更好、并发症明显减少。

  • 标签: 结核,脊柱 脊柱后凸 截骨术 脊柱融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七氟烷与氯胺酮的临床效果。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2020年5月-2021年5月)及固定范围内(本院),选取行短小手术患儿50例,将其依据麻醉用药不同分成2组,A组采用氯胺酮麻醉,B组给予七氟烷,对比两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另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均较A组短(P<0.05)。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8.00%)较A组(44.00%)低(P<0.05)。结论 在小儿短小手术中,选择七氟烷实施麻醉,与氯胺酮相比,麻醉效果更好,恶心呕吐发生率低,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小儿短小手术 七氟烷 氯胺酮
  • 简介:摘要畸形精子症是指精液中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是男性不育症最常见的病因之一。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生殖男科学组组织专家成立编写组起草本共识,并经国内多位生殖男科专家审阅修订。本共识阐述了畸形精子症的定义、分类、病因、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患者的健康管理等,旨在进一步规范畸形精子症的诊疗流程,为从事生殖医学、男科学的专业医务人员提供专家咨询建议。

  • 标签: 畸形精子症 诊断 治疗 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