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骨科二病区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70例,每组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周期性外固定,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综合评价手术指标、预后指标、并发症、肩关节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长于对照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锁骨骨折开颅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 肩关节功能骨折 愈合时间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小儿股骨干骨折应用微创弹性髓内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于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小儿股骨干骨折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微创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指标及预后指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小儿股骨干骨折 微创弹性髓内钉内固定 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前后Bohler及Gissane角、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Bohler角(34.12±3.11)°、Gissane角(119.25±4.13)°,均高于治疗前的(8.12±2.12)°、(105.21±3.48)°,P<0.05。29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显效患者20例,有效患者8例,1例无效,治疗有效率高达96.55%(28/29)。经半年随访共发生3例并发症,其中创伤性关节炎2例,跟骨畸形1例,并发症发生率10.34%(3/29)。结论:在跟骨骨折手术治疗中,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更有利于改善足功能,缓解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跟骨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闭合复位髓内钉与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肱骨中上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1年2月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和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62例肱骨中上段骨折患者资料。男35例,女27例;年龄27~86岁;左侧24例,右侧38例。骨折均为新鲜骨折;按AO分型:A型16例,B型32例,C型1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髓内钉组29例(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和接骨板组33例(采用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内固定)。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周、1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术后1、12个月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髓内钉组与接骨板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髓内钉组患者术后随访12~29个月,接骨板组患者术后随访15~50个月。髓内钉组手术切口长度[(4.1±0.7) cm]、手术时间[(58.3±7.7) min]、术中出血量[(52.7±6.5) mL]及住院时间[(7.3±1.5) d]均显著少于接骨板组[(21.7±2.3) cm、(95.8±11.7) min、(237.4±14.9) mL、(12.3±1.7) d],髓内钉组骨折愈合时间[(5.0±1.9)个月]长于接骨板组[(3.5±1.7)个月],术后1周、1个月髓内钉组VAS评分[(2.8±0.3)、(1.2±0.5)分]均显著低于接骨板组[(4.3±0.4)、(1.6±0.5)分],术后1个月髓内钉组Constant-Murley评分[(63.5±7.4)分]显著高于接骨板组[(54.3±6.9)分],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2个月髓内钉组Constant-Murley评分与接骨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VAS评分均较术后1周显著降低,术后12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均较术后1周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1例患者出现术中远端再骨折;接骨板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1例患者术后出现桡神经损伤。两组并发症发生率[3.4%(1/29) vs. 6.1% (2/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闭合复位髓内钉,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中上段骨折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及恢复快的优点。

  • 标签: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骨板 外科手术,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中医手法复位治疗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在桡骨远端部分关节内骨折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桡骨远端部分关节内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予以分组,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A组采用中医手法复位治疗,B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在尺偏角、掌倾角、桡骨短缩方面,A组数据为(30.11±1.71)°、(6.21±0.41)°、(2.41±0.11)mm,B组数据为(23.81±2.49)°、(4.59±0.59)°、(5.09±0.19)mm;在愈合状况方面,A组优良率96%,B组优良率84%,各项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桡骨远端部分关节内骨折的治疗中,中医手法复位的治疗方式比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的治疗方式的效果更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尺偏角、掌倾角以及桡骨短缩,提升愈合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中医手法复位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 桡骨远端部分关节内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肱骨远端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筛选2021.01-2021.12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肱骨远端骨折患者(70例),采取随机数原则分组,观察组(35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35例,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对比分析两组愈合率、关节恢复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愈合率、肘伸直角度、肘屈曲角度更高(P<0.05)。结论:在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中,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发挥理想效果,可提升愈合率,促进关节状况恢复,安全性较高,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术 肱骨远端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在胫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5月本院68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与观察组(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优良率、手术时间、骨痂形成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优(P

  • 标签: 胫骨骨折 传统切开复位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80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对其进行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划分,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采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治疗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肱骨远端骨折 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术 肘关节 骨折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闭合复位全螺纹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12月期间收治的Bennett骨折患者共82例,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各41例。参照组患者应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闭合复位全螺纹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DASH评分)及腕关节功能(Cooney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DASH、Cooney分数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DASH评分显著减低,Conney评分与满意度评分显著提升,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结论:闭合复位全螺纹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应用于Bennett患者之中,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恢复效果,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将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闭合复位 全螺纹 空心加压螺钉 内固定 切开复位 钢板螺钉 Bennett骨折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抽取实验对象62例,确诊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实验组治疗方式是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治疗方式是钢丝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组间数据。结果:比较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分值、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均明显改善,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关节功能分值,P>0.05。结论: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 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作者选择的60例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20年7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性骨折患者,样本选择完毕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由30例患者组成,对照组患者通过钢丝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感染、关节僵硬、关节炎)。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性骨折患者通过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减少手术时间以及愈合时间,术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 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性骨折 手术指标 术后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在肱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肱骨骨折患者80例为样本资料对象,在2019.01~2021.09期间,简单随机化分组(各组40例患者),对比手术干预办法,分析应用疗效,对比组(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研究组(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对比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较对比组,研究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有积极改善意义,(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在肱骨骨折治疗中,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感及减少出血量,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肱骨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双微型锁定钢板与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2017年3月—2020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4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鹰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21例接受双微型锁定钢板治疗(双钢板组),25例接受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单钢板组)。比较两种固定方法的手术时间、患者满意度、最终活动度、返回工作时间、软组织刺激取出内固定、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手臂、肩部和手残疾评分(DASH)。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46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9.17±2.79)个月,术后所有骨折获得骨性愈合,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活动度、患者满意度、MEPS和DASH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钢板组返回工作时间为(8.47±2.13)周,单钢板组返回工作时间为(9.78±1.98)周,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软组织刺激需取出内固定9例,双钢板组1例,单钢板组8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解剖型锁定钢板相比,采用双微型锁定钢板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可以有效减轻软组织刺激,促进患者早期返回工作岗位,且手术时间并没有显著延长,生物力学优势明显,临床效果满意,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骨折 回顾性研究 治疗结果 微型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股骨下段及髁间骨折的治疗中,切开复位倒打髓内钉和钢板内固定两种治疗方法所起到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将在2019年6到2021年12月期间前来就诊的患者进行分组,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两组,共计80例,每组患者各4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倒打髓内钉的治疗方式,对比组则采用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股骨下段及髁间骨折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以及愈后时间的差距;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出院前以及出院后的Harris评分。结果:两组股骨下段及髁间骨折患者在本次治疗所需要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以及愈后时间都要优于对比组,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股骨下段及髁间骨折 切开复位倒打髓内钉 钢板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肱骨近端骨折非手术治疗后骨不连治疗中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方案的疗效。方法:肱骨近端骨折非手术治疗后骨不连患者取样61例,均为我院2019.09至2021.09收治,接受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行回顾性分析,比较SF-36分值 、肩关节活动度。结果:末次随访时,患者SF-36测评分值比术前高,肩关节外旋(50.07±7.28)°,内旋(61.15±8.70)°,后伸(41.28±6.54)°,前屈(98.53±37.35)°,内收(38.17±7.05)°,外展(96.35±40.18)°,比术前高,P<0.05。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可改善非手术治疗后骨不连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提升其肩关节活动度的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疗效分析 肱骨近端骨折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三位一体”护理在肱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急诊创伤外科就诊的肱骨骨折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三位一体”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NERR评分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三位一体”护理 肱骨骨折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三位一体”护理在肱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急诊创伤外科就诊的肱骨骨折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三位一体”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NERR评分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三位一体”护理 肱骨骨折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胫骨干骨折患者中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位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两组各50位。参照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研究组采取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以及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与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通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P<0.05)。采取VAS评分与Lysholm评分来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治疗后,VAS评分研究组低于参照组,Lysholm评分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通过采取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加快愈合,对患者的膝关节能够有效地进行改善,从而缩短治疗时间。该方法值得广泛的应用。

  • 标签: 胫骨干骨折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 VAS评分 Lysholm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关节造影下撬拨复位弹性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治疗的儿童O′Brien Ⅱ型和Ⅲ型桡骨颈骨折病例共41例。16例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前骨折移位成角平均为(67±16)°(35°~90°);25例行关节造影下撬拨复位弹性钉内固定,术前骨折移位成角平均为(63±15)°(31°~88°)。以Metaizeau影像学评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以Steele评分评价肘关节屈伸、前臂旋转功能和提携角大小。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2~19个月。术后克氏针组骨折成角平均为(4±2)°(0°~7°),弹性钉组为(3±2)°(0°~8°)。末次随访时两组间患侧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活动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克氏针组双侧提携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钉组双侧提携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taizeau评分克氏针组87%(14例/16例)为优,13%(2例/16例)为良;弹性钉组84%(21例/25例)为优,16%(4例/25例)为良。Steele评分克氏针组81%(13例/16例)为优,13%(2例/16例)为良,6%(1例/16例)为中;弹性钉组88%(22例/25例)为优,12%(3例/25例)为良。结论关节造影可清晰显示肱桡关节软骨面情况,便于判断肘关节整体对位关系。关节造影监视下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结合弹性钉内固定是治疗儿童O′Brien Ⅱ型和Ⅲ型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儿童 疗效比较研究 桡骨颈骨折 弹性髓内钉 克氏针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的目标群体为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患者,均为本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共计选取80例。以随机均分的方式将所选患者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两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分别为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和常规钢丝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的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数据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异(P

  • 标签: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 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