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生物学机制和外部因素。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 ,EBN)强调基于最佳科学证据来指导护理实践,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预后。本文将讨论如何将循证护理原则融入日常护理工作中,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治疗中钢板螺钉内固定对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取样71例,入院时间2019.01至2021.06,随机分为常规组(传统闭合交锁髓内钉治疗,n=32)和试验组(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n=39),比较FMA、VAS评分、Barhtel指数、并发症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术后,试验组FMA(88.64±8.58)分,Barhtel指数(87.36±7.65)分,比常规组高,VAS(2.14±0.42)分,并发症率2.56%,比常规组低,试验组骨折(3.21±0.75)月愈合,住院(4.15±1.18)天,比常规组时间少,P<0.05。结论: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可减少并发症,减轻疼痛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治疗中钢板螺钉内固定对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取样71例,入院时间2019.01至2021.06,随机分为常规组(传统闭合交锁髓内钉治疗,n=32)和试验组(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n=39),比较FMA、VAS评分、Barhtel指数、并发症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术后,试验组FMA(88.64±8.58)分,Barhtel指数(87.36±7.65)分,比常规组高,VAS(2.14±0.42)分,并发症率2.56%,比常规组低,试验组骨折(3.21±0.75)月愈合,住院(4.15±1.18)天,比常规组时间少,P<0.05。结论: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可减少并发症,减轻疼痛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简介:摘要 在本研究中采用多孔陶粒作为微生物载体,通过加入细菌愈合剂来达到混凝土裂缝自愈合的目的。在优化陶粒掺量的基础下,从观察28d养护水泥试件样品裂缝修复与测定7d养护混凝土抗压强度,研究该混凝土的自愈时间、愈合情况及抗压强度。研究表明陶粒含量达50%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最高,同时芽孢杆菌可以作为愈合剂修复混凝土产生的细小裂缝且强度仍然达标,裂缝最大修复宽度约为2mm。
简介:摘要: 近些年以来心血管类疾病的死亡比例成为城乡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严重威胁国民健康。目前我国现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月 3.1亿,其中有心肌梗死的患者约有 260万,心力衰竭的患者约 440万,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医学上较为常见的心脏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冠状动脉发生急性闭塞,心肌血液供应不足,引发的心肌缺血坏死。该疾病可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极易引发一系列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和疾病恢复的并发症。心脏康复是指对于心血管类疾病患者医护人员有目的给与各类临床干预,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的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康复方法。心脏康复可以作为心脏病一级、二级并三级预防的主要部分。有学者研究称心脏康复二级预防可以减低心血管类患者病死率到 25%,将心源性疾病的病死率下降 26%。关注心理状态的评估及处理才能达到病人全面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护理干预对小儿烧伤创面愈合时间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自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100例烧伤小儿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烧伤的小儿患者。对照组烧伤的小儿患者采用常规的烧伤护理措施,实验组小儿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小儿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实施护理后,实验组小儿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为(43.8±3.7)天,优于对照组小儿患者的愈合时间(54.5±5.8)天,两组实验数据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烧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烧伤创面的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减轻小儿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患者化疗后输液港维护时间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纳入90例我院门诊接收的维护输液港的患者,选取时间为2022.06~2023.06,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均分30例患者的1组、2组、3组,其中1组在化疗后1个月回院维护输液港,2组在化疗后2个月回院维护输液港,3组在化疗后3个月回院维护输液港,维护时间在0.6个月后对比三组的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1组患者中,输液港导管血栓的发生率是3.33%(1/30),与此相比,2组输液港导管血栓的发生率稍低,为20.00%(2/30),而3组的血栓发生率也与A组相同,同样是25%(10/40)。对这三组肿瘤患者的输液港导管血栓形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各组之间的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同时三个小组都没有报告导管相关的感染或囊袋感染这类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确保标准的导管护理的前提下,每3个月对肿瘤患者化疗后的输液港进行一次维护也较安全,并没有增加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同时可以降低输液港维护的支出,可推广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卧床时间对肾穿刺术后并发症及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08年8月至2011年10月期间的68例肾穿刺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即肾穿刺术后沙袋压迫穿刺处外加腹带包扎6小时,严格平卧24小时;观察组肾穿刺术后腹带包扎,无沙袋加压,严格平卧6小时后,可适当活动肢体和轻微翻身,卧床16小时后,可下床活动。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血尿、肾周血肿等)以及舒适度(腰酸腰痛、腹胀、失眠等)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肉眼血尿、肾周血肿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腰酸腰痛、腹胀、失眠等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肾穿刺术后缩短卧床时间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影响,并且能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卧床时间对腰椎穿刺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腰穿病人分为不平卧组(38例)、平卧6小时组(35例)、平卧超过6小时组(37例),统计各组术后头痛、脑脊液漏、神经功能障碍、压力性损伤、下肢静脉血栓、肺部感染、消化功能不全的发生率。结果:3组病例并发症总的发生率如下:头痛12.7%、脑脊液漏6.3%、下肢静脉血栓6.3%、压力性损伤发生相关5.4%、神经功能障碍7.2%、肺部感染5.4%、消化功能不全10%。其中不平卧组的头痛、脑脊液漏、下肢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均高于平卧超过6小时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卧超6小时组的头痛、脑脊液漏、下肢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高于平卧6小时组。而各组之间神经功能障碍、肺部感染、消化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腰穿后存在一定概率发生并发症,并且卧床时间长短与术后头痛、脑脊液漏、下肢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相关,术后平卧6小时的头痛、脑脊液漏、下肢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最低。而不同卧床时间对神经功能障碍、肺部感染、消化功能不全的发生无影响。故临床工作中应全面评估病情,适当减少卧床时间、改变卧床姿势或增加卧床时的活动,降低腰穿术后发生并发症得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卧床时间对腰椎穿刺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腰穿病人分为不平卧组(38例)、平卧6小时组(35例)、平卧超过6小时组(37例),统计各组术后头痛、脑脊液漏、神经功能障碍、压力性损伤、下肢静脉血栓、肺部感染、消化功能不全的发生率。结果:3组病例并发症总的发生率如下:头痛12.7%、脑脊液漏6.3%、下肢静脉血栓6.3%、压力性损伤发生相关5.4%、神经功能障碍7.2%、肺部感染5.4%、消化功能不全10%。其中不平卧组的头痛、脑脊液漏、下肢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均高于平卧超过6小时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卧超6小时组的头痛、脑脊液漏、下肢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高于平卧6小时组。而各组之间神经功能障碍、肺部感染、消化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腰穿后存在一定概率发生并发症,并且卧床时间长短与术后头痛、脑脊液漏、下肢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相关,术后平卧6小时的头痛、脑脊液漏、下肢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最低。而不同卧床时间对神经功能障碍、肺部感染、消化功能不全的发生无影响。故临床工作中应全面评估病情,适当减少卧床时间、改变卧床姿势或增加卧床时的活动,降低腰穿术后发生并发症得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