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胃癌行内切除术治疗易发治愈切除特征,并尝试以此构建一项治愈切除危险度的评估工具以量化治愈切除风险。方法2006年8月—2019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接受切除术治疗,病理为早期胃癌的378处病变纳入病例对照研究。其中78处(20.6%)为治愈切除纳入观察组,剩余300处治愈切除病变中按操作年份相差±1年以1∶3的比例匹配纳入对照组(共234处)。采用单因素联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治愈切除易发因素,将最小β系数对应的独立危险因素赋1分,其余因素按其β系数与该最小β系数的比值进行赋分,以此建立治愈切除预测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完整的378处病变进行分析,观察各评分段的治愈切除率。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变直径、位置、发红、溃疡或溃疡瘢痕、皱襞中断、皱襞纠集和超声提示浸润深度与早期胃癌病变治愈切除相关(P<0.05),而接触或自发出血可能与治愈切除相关(P=0.068)。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US提示累及黏膜下层(VS局限于黏膜:β=0.901,P=0.011,OR=2.46,95%CI:1.23~4.92)、病变直径3~<5 cm(VS <3 cm:β=0.723,P=0.038,OR=2.06,95%CI:1.04~4.09)、病变直径≥5 cm(VS <3 cm:β=2.078,P=0.003,OR=7.99,95%CI:2.02~31.66)、病变位于胃上1/3(VS胃1/3:β=1.540,P<0.001,OR=4.66,95%CI:2.30~9.45)、有皱襞中断(β=2.287,P=0.008,OR=1.93,95%CI:0.95~3.93)均是早期胃癌病变发生治愈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将因素直径3~<5 cm赋1分,超声提示累及SM层赋1分,病变位于胃上1/3赋2分,直径≥5 cm和有皱襞中断各赋3分,其他因素均赋0分,再对完整的378处病变进行分析后发现,评分≥2分时病变发生治愈切除的概率达41.9%(37/93),约是评分0分时[11.5%(25/217)]的4倍。结论直径≥3 cm、位于胃上1/3、有皱襞中断和超声提示累及黏膜下层是早期胃癌行内切除术治疗易发生治愈切除,以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但还需积累病例进一步验证。

  • 标签: 危险因素 早期胃癌 内镜下切除术 非治愈性切除
  • 简介:摘要因存在淋巴结转移风险,当黏膜切除术或黏膜剥离术未能治愈切除病灶时需考虑追加治疗。但目前何种情况需追加治疗及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暂无定论。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汇总分析,指出治愈切除的浅表食管癌实际淋巴结转移率高、肿瘤复发风险大,应追加食管癌根治术或放化疗。

  • 标签: 食管肿瘤 内镜下非治愈性切除 化放疗 食管癌根治术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黏膜剥离术是早期胃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尽管部分患者不能达到治愈切除标准,即治愈切除,存在淋巴结转移风险,需要进一步行外科手术治疗,但术后大部分患者不会发生淋巴结转移。现对早期胃癌患者治愈切除术后的临床结局、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等进行综述,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胃癌 恶性肿瘤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胃癌黏膜剥离术(ESD)治愈切除术后的补救措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早期胃癌ESD治疗后未达治愈标准的患者为对象展开研究,根据患者治愈因素的不同,分为外科手术组(n=22)、ESD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胃癌治愈切除后行补救手术的必要和安全。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56例早期胃癌在内切除术后未达到治愈标准追加补救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评价补救手术的必要和安全。结果本组56例患者切除术后病理检查显示,肿瘤侵犯黏膜下层共44例(79%),其中有38例(68%)侵犯黏膜下层深度超过500 μm,切缘阳性33例(59%)。补救手术后病理检查显示,6例(11%)有淋巴结转移,14例(25%)有肿瘤残留。多因素分析显示,更深的黏膜下层浸润是肿瘤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1,95% CI=1.000~1.002,P=0.036)。手术后发生并发症12例(21%),出现腹腔或吻合口出血需要手术干预者3例(5%)。腹腔手术相比开腹手术在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有淋巴结转移中高危因素的早期胃癌患者追加手术是有必要的;腹腔补救手术是早期胃癌治愈切除患者安全可行的补救方式。

  • 标签: 胃肿瘤 胃镜检查 淋巴转移 胃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结直肠癌治愈切除术后追加外科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病理证实结直肠原发性腺癌;(2)治疗后追加外科手术;(3)限期手术患者。排除标准:家族性腺瘤息肉病、阑尾肿瘤、肛管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以及治疗并发穿孔或出血而追加手术的病例。追加外科手术指征:(1)切除标本侧切缘和基底切缘阳性;(2)黏膜下层高度浸润(黏膜下层浸润1 000 μm以上);(3)脉管侵袭阳性;(4)低分化腺癌、未分化癌、黏液腺癌;(5)癌瘤出芽分级G2以上;(6)完整切除或标本破碎切缘无法评价;(7)病理检查结果不明确,经与患者共同商讨决定手术。根据以上标准,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外科92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切除肿瘤后追加外科手术治疗情况,包括追加外科手术指征、病变定位方法、手术术式、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等。结果全组患者男61例(66.3%),女31例(33.7%),年龄(58.2±10.7)岁,体质指数(23.8±3.5)kg/m2。病变位于右半结肠19例、左半结肠37例、直肠36例。治疗采用圈套器电切16例、黏膜切除术45例、黏膜剥离术31例。追加外科手术的指征包括切缘阳性(22例,23.9%)、黏膜下层高度浸润(9例,9.8%)、脉管侵犯(4例,4.3%)、低分化腺癌及黏液腺癌(5例,5.4%)、完整切除或标本破碎切缘无法评价(13例,14.1%)和病理检查结果不明确(52例,56.5%)。治疗至追加外科手术中位间隔时间为16 d。病变采用纳米碳示踪剂定位34例(37.0%),钛夹定位5例(5.4%)。腹腔手术74例(80.4%),开腹手术17例(18.5%),1例(1.1%)因为定位钛夹无法探寻,中转开腹。采用经肛局部切除3例(3.3%),肠段切除2例(2.2%),肠癌根治术87例(94.6%)。追加外科手术术后病理示:肿瘤残留5例(5.4%),淋巴结转移8例(8.7%),脉管侵犯1例(1.1%),癌结节1例(1.1%)。术后并发症12例(13.0%),其中4例(4.3%)吻合口漏或吻合口出血,均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全组患者肿瘤病理分期:0~Ⅰ期83例(90.2%),Ⅱ~Ⅳ期患者共9例(9.8%);1例Ⅳ期患者同期行肝转移灶切除,1例Ⅱ期患者术后定期随访复查,7例Ⅲ期患者及1例Ⅳ期患者均接受术后化疗。85例(92.4%)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2.8(P25,P75:8.1,24.3)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外科手术是早期结直肠癌治愈切除的补救措施。追加外科手术同样存在并发症风险,需要明确适应证,必要时做好术前定位,确保追加外科手术的安全与疗效。

  • 标签: 结直肠肿瘤,早期 内镜切除 追加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eCura评分系统在早期胃癌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愈切除后治疗策略选择上的辅助作用。方法2015年1月—2019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110例早期胃癌ESD治愈切除病例纳入回顾队列研究,根据eCura评分系统分成低危组79例、中危组22例和高危组9例。采用ROC曲线分析检验eCura评分系统预测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eCura评分系统风险分层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使用Kaplan-Meier法评估癌症生存率,生存率比较使用log-rank检验。结果35例患者于ESD术后追加了标准外科手术,包括低危组22例、中危组8例和高危组5例,其中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包括低、中危组各1例和高危组3例。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95%CI:0.697~0.952,P=0.001),eCura评分系统评分的最佳截断值设置为3分时约登指数为0.7,达最大值,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和9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危组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概率约是低危组的3.00倍(95%CI:0.17~54.57,P=0.458);高危组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概率约是低危组的31.50倍(95%CI:2.14~463.14,P=0.012)。随访时间12~5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0个月,10例复发,包括低危组4例和中、高危组各3例,其中2例来源于ESD术后追加标准外科手术者中,且均来自低危组,其余8例均来源于ESD术后未追加标准外科手术者中。Kaplan-Meier生存率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低危组中追加手术者的癌症生存率略低于未追加手术者(P=0.319),中危组中追加手术者的癌症生存率高于未追加手术者(P=0.296),高危组中追加手术者的癌症生存率明显高于未追加手术者(P=0.013)。结论eCura评分系统能够较好地辅助早期胃癌ESD治愈切除后治疗策略的选择,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后续淋巴结转移和复发风险。对于eCura评分系统评估为低风险类别者,密切随访可能是一种可接受的选择;而对于eCura评分系统评估为高风险类别者,追加标准外科手术治疗可能更有利于改善预后。

  • 标签: 胃肿瘤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非治愈性切除 eCura评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切除术与根治切除术对早期胃癌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64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根治切除术,给予观察组切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上腹疼痛缓解时间为(8.2±0.9)周,腹胀缓解时间为(7.8±1.1)周,食欲不振缓解时间为(8.9±1.5)周,明显长于观察组的(5.9±0.7)周、(5.4±0.6)周和(6.4±1.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早期胃癌患者切除术可明显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内镜下切除术 根治性切除术 早期胃癌 缓解时间
  • 简介:目的:息肉冷圈套器切除较大息肉的安全评估。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较大息肉圈套器切除患者195例,比较即时出血、迟发性出血、息肉切除后创面凸起组织物、穿孔情况。结果:HSP组发生即时出血5例,迟发性出血5例,息肉切除后创面凸起组织3例,CSP组发生即时出血16例,迟发性出血0例,息肉切除后创面凸起组织2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穿孔发生。结论:冷圈套器切除较大息肉术中出血多,切除后创面突起组织多,迟发性出血少,该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冷圈套;出血;结肠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结直肠腺瘤息肉切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纳入我院2016年7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64例结直肠腺瘤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6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32例患者均于实施结直肠腺瘤息肉切除术,对照组32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方案,对比2组手术疗效及预后情况差异。结果经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后,2组患者结直肠腺瘤息肉均告有效切除,但观察组32例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32例患者,组间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结直肠腺瘤息肉患者采用息肉切除术治疗方案,具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强化患者预后康复水平,值得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内镜 手术切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息肉冷圈套器切除较大息肉的安全评估。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较大息肉圈套器切除患者195例,比较即时出血、迟发性出血、息肉切除后创面凸起组织物、穿孔情况。结果:HSP组发生即时出血5例,迟发性出血5例,息肉切除后创面凸起组织3例,CSP组发生即时出血16例,迟发性出血0例,息肉切除后创面凸起组织2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穿孔发生。结论:冷圈套器切除较大息肉术中出血多,切除后创面突起组织多,迟发性出血少,该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冷圈套 出血 结肠息肉
  • 简介:摘要胃壁副脾病例临床罕见,本文回顾了一例胃壁副脾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胃镜、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患者顺利行内黏膜挖除术(ESE),根据术中标本所见以及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确诊为副脾。本例提醒临床医生,对于既往有脾脏手术或创伤史的患者,如胃黏膜隆起性病变超声下表现与脾脏相似,则需考虑副脾可能,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 标签: 肿瘤 副脾 内镜
  • 简介:(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广西钦州535000)摘要目的探讨双径路手术治疗侵袭真菌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3月经治的43例侵袭真菌上颌窦炎,采用双径路手术(上颌窦前壁开窗及上颌窦自然口开放至直径达1.0cm以上),彻底清除病灶,术中、术后用真菌液(氟康唑溶液)反复冲洗。结果随访6个月至2年,全部病例均治愈,无一例复发。术前症状如鼻塞、血涕、鼻腔有异味及头痛等症状消失,术腔黏膜恢复良好,上颌窦口通畅。结论双径路手术是全方位彻底治疗上颌窦侵袭真菌性病变的主要途径,术后辅佐抗真菌液冲洗术腔,更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特点。

  • 标签: 上颌窦 真菌病 鼻&mdash 鼻窦炎 内镜术中图分类号R765.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105-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除甲状腺腺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行内切除甲状腺腺瘤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手术之后,所有患者清醒后都发音正常,无饮水呛咳,无胸闷、呼吸困难等现象发生,在手术后2d拔负压引流管,在手术之后观察3d没有发现皮肤坏死感染等情况发生。住院时间5~10d,恢复效果良好。结论切除甲状腺腺肿瘤具有美容效果好、伤口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

  • 标签: 内镜切除 甲状腺腺瘤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囊肿切除术治疗椎管内小关节囊肿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7例采用经皮治疗的椎管内小关节囊肿患者纳入本前瞻研究。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了6周以上的手术治疗。根据囊肿形态不同,分别采用经皮椎间孔入路囊肿切除术和椎板间入路囊肿切除术治疗。分析入组患者的住院表,每例均行MRI检查,部分患者行术后影像学检查。随访1年以上。结果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和MacNab改良的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术后疗效进行评估。经皮切除小关节囊肿后进行囊肿形态观察。平均手术时间为53min。无明显手术出血。依据MacNab标准,2例优,4例良,1例可。在良和可的病例中,术后放射疼痛和跛行症状缓解较好,而部分患者仍残留腰痛。结论对于熟练的外科医生,经皮手术是治疗椎管内小关节囊肿的一种较好选择。可以避免副损伤和术后不稳定的增加。经皮可视系统为病理结构的切除和良好的椎管减压提供了条件。在行伴或不伴融合的椎板切除术之前应该首先考虑经皮技术。

  • 标签: 脊柱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椎管 骨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黏膜切除术(EMR)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术后护理进行总结与分析。方法对31例入住我科,并行EMR术的患者的临床诊疗经过、术前准备及术后观察护理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31位患者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术程顺利,经密切观察、精心护理后,均可康复出院。结论EMR是治疗消化道早期表浅肿瘤的有效方法,其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对提高手术质量、缩短住院时间起重要作用。

  • 标签: EMR内镜黏膜切除术 围手术期 术中配合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