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闭合复位通过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和传统切开复位进行治疗后踝骨骨折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0例,常规组实施传统的切开复位术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通过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效果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踝骨骨折患者通过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运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和骨折恢复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6.102);观察组手术时间和骨折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了临床症状,提高了恢复速度和疗效,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下肢复杂骨折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在2015年—2017年收治的下肢复杂骨折患者共56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完成患者划分工作,分组情况为实验组28例,使用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28例,使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及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恢复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的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切口长度值、出血量值以及愈合时间值均小于对照组,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肢复杂骨折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切口长度较小,愈合时间较短,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择了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以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负重行走时间长于对照组;上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以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对患者创伤小,患者软组织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简介:目的评价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采用锁定钢板对骨折进行常规手术治疗。术后3、6、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疼痛、生活情况、力量及Constant评分,并与对侧肩关节进行对照。每次随访时,拍摄肩关节前后位片及"Y"位片,评价骨折愈合情况及可能存在的并发症。结果本组共10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其中,使用5孔钢板95例(90%),其余类型钢板11例(10%)。术后随访发现,患者受伤肩的活动度有明显的提高(P〈0.05)。术后12个月,肩关节前伸可达(132°±35°),外展(122°±39°),外旋(45°±23°),内旋(77°±21°);患肩的Constant评分为(70.6±13.7),达到健侧(83.0±8.0)的(85.1%±14.0%),并随时间推移有明显提高(P〈0.05)。在完成随访的93个患者中,25人(27%)出现了34例并发症,其中的18例(53%)并发症发生在术后3个月内,而22例(65%)并发症是因手术操作导致的。结论采用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性及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尽管也有并发症的发生,但大多是由手术操作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传统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院行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患者31例作为A组,选择同期接收并行传统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另31例作为B组,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A组治疗后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优良率均优于B组(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比较使用Liss钢板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到2012年我院收治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6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A组和B组。我们对A组采用Liss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而对B组我们则使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方式治疗患者,最后比较A组和B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无明显差别,但A组骨性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术后,两组患者均出现了并发症,但A组的各项并发症人数均低于B组,并发症总人数远远也少于对照组,(P<0.05)。对A组和B患者进行HSS评定后,发现A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Liss钢板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两者相比较,Liss钢板内固定具有更加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TileC型骨盆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TileC型骨盆骨折15例。其中:C1型10例,C2型4例,C3型1例。评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5例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骨盆前环手术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平均分别为61min、92mL;后环手术平均分别为71min、165mL。术中均无重要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1例耻骨处伤口发生浅表感染,经换药治愈。骨折复位按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评定:解剖复位10例,满意复位4例,可1例。骨折愈合时间为2~6个月,平均2.9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骨盆骨折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2例,良2例,可1例。结论通过有限切开复位和钢板内固定可以对TileC型骨盆骨折进行良好的显露和牢靠的固定,并且不需要暴露神经、血管等结构,具有微创特点,疗效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骨科二病区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70例,每组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周期性外固定,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综合评价手术指标、预后指标、并发症、肩关节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长于对照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三种不同内固定方式修复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2月—2016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中选取150例,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行经皮闭合复位锁定钢板、经皮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切开复位钢板置入治疗,术后对其随访,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指标。结果甲、乙两组手术切口小于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透视时间长于乙、丙两组,P<0.05;甲、乙两组出血量少于出血量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乙、丙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皮闭合复位锁定钢板修复胫骨中下段骨折的创伤小,能避免骨折端血供受到破坏,生物力学稳定;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操作简单;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血供破坏大、骨折端剥离多,且具有较高并发症发生率,应用时需谨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对比效果。方法将于本院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中抽取出44例,将其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组采取微创经皮锁定钢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痂形成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手术效果均较对照组对应值优,且P<0.05。结论针对胫骨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其疗效较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患者健康恢复进度快,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15 年 2 月至 2016 年 2 月收治的 26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有 13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传统解剖钢板,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锁定钢板,对不同治疗方法对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较少,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具有较为确切的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良好,只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关键词】锁定钢板 传统解剖钢板 胫骨下段骨折 疗效 胫骨下段骨折由于具有较少的周围软组织和较差的血液供应,远端和关节极为邻近,因此很难固定,极易并发骨不连、感染,现阶段的治疗方法都不十分理想,本研究选取我院 2015 年 2 月至 2016 年 2 月收治的 26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对其进行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治疗,然后对不同治疗方法对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 26例患者中,有 18例为男性患者, 8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 13~ 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41岁。其中有 15例为交通伤, 6例为摔伤,其余 5例为其他原因导致;骨折按 AO分类: 18例患者为 A型, 5例患者为 B型, 3例患者为 C型; 7例患者为开放性骨折,其中 5例患者为 GustiloⅠ型, 2例患者为Ⅱ型, 19例患者为闭合性骨折,受伤后到进行手术的时间方面,开放性骨折患者为 5~ 8h,平均为 7h,闭合性骨折患者为 3~ 8天,平均为 5天。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的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P>0.05)。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有 13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传统解剖钢板,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锁定钢板,操作人均为临床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 1.2 方法 用腰麻、局部加辅助麻醉、硬膜外麻醉对所有患者进行麻醉,成功麻醉之后,在患者颈前外侧下端企切开弧形切口,将胫骨远端骨折上下两端显露出来,复位骨膜和骨片,成功复位之后保持牵引下治疗时使用钢板固定,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传统解剖钢板,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锁定钢板。完成手术之后让患者在病床上进行适当的功能训练,为有效防止感染,可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治疗 6周之后让患者尝试进行部分负重锻炼,治疗 3个月之后依据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让患者进行完全负重锻炼,在患者的恢复过程中应对其进行定期复查 [1]。 1.3 观察指标 对不同治疗方法对胫骨下段骨折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处理时采用 SPSS12.0统计学软件,用 X2检验统计学数据,如果 P<0.05,则说明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 [2]。 2.结果 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认真观察和定期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一期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