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冷休克蛋白(CSP)是生物体在环境温度下降时受低温应激刺激而产生的一组环境适应性蛋白质,可通过多生生物途径发挥抗冻保护剂的作用。在益生菌冻干剂的制备过程中,可通过CSP表达量的调节发挥抗冻保护作用,从而提高菌体活性。本文在分析益生菌中的冷休克蛋白生物学效应的基础上,探讨了应用现状。

  • 标签: 益生菌 冷休克蛋白 抗冻保护 菌体活性
  • 简介:摘要微循环障碍是休克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近10年来,许多有关微循环障碍机制的研究都涉及血管内皮细胞糖萼损害、大循环-微循环失偶联、血管低反应性以及微循环监测等方面。据此,该文讨论如何将这些研究结果应用于烧伤患者,目的是提醒临床医师在烧伤休克和烧伤脓毒症休克治疗过程中关注微循环改善情况,维持血流动力学的协调性。此外,随着精准、可靠的微循环监测技术的发展,有必要开展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揭示大循环和微循环指标相结合的目标导向性休克复苏方案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烧伤 休克 微循环障碍 烧伤脓毒症休克 血管内皮细胞糖萼损害 血管低反应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手术患者文化休克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关护理,分析手术患者发生文化休克的因素,对引发原因进行相关护理措施。而手术患者发生文化休克的主要原因包括手术环境、疾病本身、自身性格、不同文化背景程度。实施相关护理有效降低手术患者发生文化休克的发生率,且有针对性的给予相关的健康指导,有利于提高患者疾病的诊治准确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手术患者,文化休克,原因,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外科休克患者多见于失血性以及感染性休克,只要患者一旦出现休克现象,应该帮助患者保持呼吸道的通常,还要及时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来更好的为患者提高吸氧辅助,促进患者的呼吸通畅,必要情况时要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和呼吸机来促进患者呼吸,同时还要尽快建立静脉液路,对患者受伤处进行清理和包扎,时刻观察患者的体液循环和生命特征情况,在患者抗体休克治疗的同时也要对其病因展开积极治疗。

  • 标签: 外科科室 休克病人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外科应用休克指数评估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对急救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68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急救护理中应用休克指数对病情评估,并施以对应护理。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诊时间、分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中,以休克指数评估并指导护理,能提升抢救效果,缩短分诊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严重创伤 失血性休克 急诊外科 休克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asoactive-inotropic score,VIS)、休克评分和乳酸水平对脓毒性休克足月儿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并诊断为脓毒性休克的足月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儿相关因素的差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性休克足月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VIS、休克评分及乳酸水平对脓毒性休克足月儿结局的预测效能。结果共纳入82例脓毒性休克足月儿,存活组71例,死亡组11例。存活组与死亡组脓毒性休克足月儿的VIS 最大值、休克评分最大值、乳酸最大值、第2个24 h VIS平均值、第1个及第2个24 h乳酸平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IS 最大值(OR=1.038,95%CI 1.014~1.063)、休克评分最大值(OR=2.372,95%CI 1.126~4.999)和第1个24 h乳酸平均值(OR=2.983,95%CI 1.132~7.862)均与足月儿脓毒性休克死亡结局相关(P<0.05);VIS最大值曲线下面积最大,截断值为58.5。结论三者中,VIS对脓毒性休克足月儿死亡结局预测价值最好,休克评分次之,乳酸水平较差。

  • 标签: 血管活性药物评分 足月儿 脓毒性休克 结局 预后
  • 简介:摘要休克是严重烧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主要致死原因之一,休克防治贯穿严重烧伤救治的全过程。严重烧伤后休克类型主要包括:烧伤后早期因大量血管内液体渗出到体表和组织间隙,而引发的血细胞比容升高型、低血容量性休克,常称为烧伤休克;大范围切开减张、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大面积切削痂手术等原因导致的失血性休克;各种微生物侵袭导致的感染性休克;输注药物或血液等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从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原因看,烧伤休克与失血性休克同属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同属血管扩张性休克。由于上述休克的发生时机、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各有特点,防治也应采取针对性策略。

  • 标签: 烧伤 休克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烧伤休克患者使用延迟复苏补液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烧伤休克患者为对象,对所有患者按照补液公式进行复苏补液治疗,分析患者补液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不同时间段内尿量变化。结果:32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成功复苏、成功率为93.75%,有2例患者复苏失败、死亡率为6.25%;30例成功复苏中有1例发生急性肾功能障碍或衰竭、发生率为(3.13%),2例发生急性呼吸功能障碍或衰竭、发生率为(6.25%),1例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发生率为(3.13%),经对应的症状处理,后期逐渐好转。补液2h后患者平均尿量(0.53±0.21)ml、6h后平均尿量(1.24±0.28)ml、14h后平均尿量(1.53±0.37)ml、20h后平均尿量(1.68±0.42)ml。结论:对烧伤休克患者尽快使用延迟复苏补液治疗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对烧伤休克患者的生存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难治性脓毒性休克是危急重症,通常是由病原体感染引起,会产生高乳酸血症、休克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此疾病治疗方法比较多,但是具体应用效果仍存在争议,比如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等药物。临床需尽快予以明确诊断,结合病情发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最大限度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病死风险,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成人 难治性脓毒性休克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休克用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2年8月本院急诊科接诊休克病人7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优质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抢救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抢救时间,试验组数据(39.52±7.96)min,和对照组数据(66.38±10.25)min相比更短(P<0.05)。关于抢救成功率,试验组数据97.14%,和对照组数据82.86%相比更高(P<0.05)。关于并发症,试验组发生率2.86%,和对照组数据17.14%相比更低(P<0.05)。结论:急诊休克用优质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抢救成功率更高,抢救时间也更短。

  • 标签: 休克 优质护理 并发症 急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60岁男性患者因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和肝功能异常给予溴己新、甲泼尼龙、多索茶碱、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病情好转。治疗第4天,因餐后血糖明显升高停用甲泼尼龙,给予沙格列汀5 mg口服、1次/d。患者首次服用沙格列汀后未见异常,第2次口服该药后约5 min出现意识丧失、牙关紧闭、全身紫绀等过敏性休克症状,指脉氧饱和度0.54。考虑可能为沙格列汀所致。立即给予肾上腺素0.5 mg皮下注射,但患者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予以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接球囊辅助通气、肾上腺素、阿托品、糖皮质激素等抢救约1 h,无效。约4 h后患者仍无自主呼吸,临床死亡。

  • 标签: 过敏反应 休克 死亡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 沙格列汀
  • 简介:摘要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STSS)是由A族链球菌(GAS)引起的一种发病突然、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的侵袭性感染疾病,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GAS感染的发病率虽已大幅降低,但由于STSS通常在其临床过程的早期阶段即引起休克和多器官衰竭,且临床症状非特异,早期识别、及时抗感染治疗和对症处理尤为关键,需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 标签: 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A族链球菌 脓毒血症 侵袭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