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方式应用于难治性抑郁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我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84例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常规组采取药物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无抽搐电休克措施。观察并对比情绪状态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干预前两组患者情绪状态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情绪状态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方式可以有效应用于难治性抑郁,对于患者的症状改善作用显著,有利于患者情绪状态的改善,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加速,同世界各个国家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联系越来越紧密。此外,“汉语热”以及“一带一路”都加速推进了汉语的学习和中华文化的传播,汉语国际推广的进程加快。不管是第二语言学习者还是海外的对外汉语教师,在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文化休克”的现象。 “文化休克”给汉语教师和第二语言学习者都带来了挑战。本文立足于探究文化休克对汉语国际教学带来的影响并对海外汉语志愿者自身克服文化休克及在汉语国际教学上克服文化休克提供建议和思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休克评分与脓毒性休克评分(septic shock score,SSS)对新生儿难治性脓毒性休克发生死亡与严重并发症的评估和使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的脓毒性休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结局将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根据休克病程中各指标最差值计算新生儿休克评分和SSS,SSS又分为计算式脓毒性休克评分(computed septic shock scores,cSSS)与床边脓毒性休克评分(bedside septic shock scores,bSSS),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两种评分方法对脓毒性休克发生不良风险的评估效能,Spearman秩相关分析新生儿休克评分和SSS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72例患儿,预后良好组45例,预后不良组27例。预后不良组患儿的血管活性药物评分、血乳酸、新生儿休克评分和cSSS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两组bS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休克评分和cSSS预测脓毒性休克新生儿发生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4(95%CI 0.510~0.777,P<0.05)和0.765(95%CI 0.654~0.877,P<0.05),新生儿休克评分和cSSS预测发生不良预后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0和80.5,cSSS的阳性预测值(81.3%比47.5%)和阴性预测值(75.0%比70.6%)均高于新生儿休克评分。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cSSS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成正相关(r=0.487,P<0.01)。结论两种休克评分系统对脓毒性休克新生儿预后均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cSSS的评估价值优于新生儿休克评分,可作为评估新生儿难治性脓毒性休克的主要辅助工具。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各型休克临床体征之间的一致性程度,确认临床医生优先选择哪些体征来确定休克类型和选择血管活性药物,并测试休克类型-血管活性药物不匹配与患者器官功能障碍时间延长或死亡(复杂病程)的相关性。设计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场所单中心大型学术型PICU。对象2012-2016年间按重症监护脓毒症路径治疗的18岁以下患儿。测量方法和主要结果临床体征(四肢温度、毛细血管再充盈、脉搏强度、脉压、舒张压)之间的一致性采用Fleiss和Cohen′s κ进行测量。临床体征与休克类型的关系,休克类型-血管活性药物不匹配(如采用血管加压药而非正性肌力药治疗冷休克)与复杂病程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认。469例患儿中,临床医生确定307例(65%)为暖休克,162名(35%)为冷休克。所有临床体征的一致性较低(κ0.25,95%CI 0.20,0.30),但肢体温度、毛细血管再充盈和脉搏强度间的一致性好于脉压和舒张压。只有肢体温度(aOR 26.6,95%CI 15.5,45.8),毛细血管再充盈(aOR 15.7,95%CI 7.9,31.3)和脉搏强度(aOR 21.3,95%CI 8.6,52.7)与临床医生记录的休克类型相关。接受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86例患儿,其休克类型与所用血管活性药物并不一致(κ0.14,95%CI -0.03,0.31),休克类型-血管活性药物不匹配与复杂病程无关(aOR0.3,95%CI 0.1,1.02)。结论用于描述休克类型特点的常见临床征象的一致性较低,临床医生优先选择指标为肢体温度、毛细血管再充盈和脉搏强度。虽然临床医生判定的休克类型通常与所用血管活性药物不一致,但休克类型-血管活性药物不匹配与复杂病程无关。根据临床征象对休克进行分类应慎重。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各型休克临床体征之间的一致性程度,确认临床医生优先选择哪些体征来确定休克类型和选择血管活性药物,并测试休克类型-血管活性药物不匹配与患者器官功能障碍时间延长或死亡(复杂病程)的相关性。设计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场所单中心大型学术型PICU。对象2012-2016年间按重症监护脓毒症路径治疗的18岁以下患儿。测量方法和主要结果临床体征(四肢温度、毛细血管再充盈、脉搏强度、脉压、舒张压)之间的一致性采用Fleiss和Cohen′s κ进行测量。临床体征与休克类型的关系,休克类型-血管活性药物不匹配(如采用血管加压药而非正性肌力药治疗冷休克)与复杂病程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认。469例患儿中,临床医生确定307例(65%)为暖休克,162名(35%)为冷休克。所有临床体征的一致性较低(κ0.25,95%CI 0.20,0.30),但肢体温度、毛细血管再充盈和脉搏强度间的一致性好于脉压和舒张压。只有肢体温度(aOR 26.6,95%CI 15.5,45.8),毛细血管再充盈(aOR 15.7,95%CI 7.9,31.3)和脉搏强度(aOR 21.3,95%CI 8.6,52.7)与临床医生记录的休克类型相关。接受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86例患儿,其休克类型与所用血管活性药物并不一致(κ0.14,95%CI -0.03,0.31),休克类型-血管活性药物不匹配与复杂病程无关(aOR0.3,95%CI 0.1,1.02)。结论用于描述休克类型特点的常见临床征象的一致性较低,临床医生优先选择指标为肢体温度、毛细血管再充盈和脉搏强度。虽然临床医生判定的休克类型通常与所用血管活性药物不一致,但休克类型-血管活性药物不匹配与复杂病程无关。根据临床征象对休克进行分类应慎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率血压乘积识别儿童代偿期休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PICU)99例诊断休克的患儿入PICU时(未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状态)及休克纠正后的心率、血压、心率血压比值、心率血压乘积、乳酸及28 d转归等临床资料。根据28 d转归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组间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²检验。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心率、血压、心率血压比值、心率血压乘积与乳酸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心率、血压、心率血压比值、心率血压乘积对乳酸>2 mmol/L的预测价值。结果99例患儿中男49例、女50例,年龄3.8(0.7,6.0)岁,其中脓毒性休克61例(62%),心源性休克12例(12%),失血性休克12例(12%),川崎病休克综合征8例(8%),过敏性休克6例(6%)。随访28 d生存66例(67%),死亡33例(33%)。ROC曲线显示乳酸、心率/收缩压均对28 d死亡有预测价值(均P<0.05),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9、0.649,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15 mmol/L、2.0 次/(min·mmHg)(1 mmHg=0.133 kPa),灵敏度分别为96.0%、62.5%,特异度分别为54.4%、69.0%。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乳酸与心率/舒张压、心率/平均压、心率/收缩压、心率均正相关(r=0.476、0.452、0.425、0.177,均P<0.01),与收缩压、平均压、舒张压均负相关(r=-0.444、-0.410、-0.364,均P<0.01),与心率血压乘积无相关性(P>0.05);ROC曲线显示心率/收缩压预测乳酸>2 mmol/L的AUC最大为0.872[最佳临界值1.4 次/(min·mmHg),灵敏度92.1%,特异度70.9%,P<0.01]。当平均压≥65 mmHg时,乳酸与心率平均压乘积、心率舒张压乘积、心率收缩压乘积、心率、心率/收缩压、心率/平均压、心率/舒张压均正相关(r=0.706、0.705、0.669、0.626、0.555、0.502、0.446,均P<0.01);ROC曲线显示心率平均压乘积预测乳酸>2 mmol/L的AUC最大为0.974[最佳临界值9 446(次· mmHg/min),灵敏度100.0%,特异度90.9%,P<0.01]。结论心率血压乘积尤其是心率平均压乘积对儿童代偿期休克的动脉血乳酸异常升高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优于心率/收缩压,值得推荐用于儿童代偿期休克的早期识别。
简介:【摘要】 马蜂蜇伤是一种生物性损伤,被马蜂蜇伤后出现局部如灼痛、潮红、红肿等,少有发生“可致死的过敏性休克”,致敏原因与蜂毒腺内毒液的质及病人的过敏性体质有关[1]。部队野外驻训演练期间,黄马蜂蜇伤发生蜂毒过敏较常见,但蜂毒高敏者引发严重过敏性休克则较为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