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对中风后上肢痉挛瘫痪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中风后上肢痉挛瘫痪患者10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乙哌立松片联合复方牵正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显著低于观察组(96.3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SFMA和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对中风后上肢痉挛瘫痪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针灸 上肢痉挛性瘫痪 运动功能 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中风痉挛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灸配合推拿的方法,对我院78例中风痉挛偏瘫患者治疗。将上肢以肘关节,下肢以膝关节为观察比较的对象。对78例患者治疗前后上下肢肌张力进行了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上下肢的肌张力指标有显著意义,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灸配合推拿治疗中风痉挛偏瘫临床效果明显,明能够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针灸 推拿 中风痉挛性偏瘫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针灸治疗脑卒中痉挛偏瘫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月脑卒中痉挛偏瘫患者52例,将其针灸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的分析与总结,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Barthel评分、Fugl-Meyer评分、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Barthel评分、Fugl-Meyer评分、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痉挛偏瘫患者在常规康复同时给予针灸治疗,可有效减轻其肢体痉挛症状,减轻致残程度,对改善患者自理能力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针灸 脑卒中痉挛性偏瘫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脑瘫痪痉挛型偏瘫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6例痉挛型偏瘫患儿,按照其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分别选择康复护理以及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儿经过不同护理模式护理后比对其足背屈角、腘角以及腕伸角角度,差异性显著加强,统计学意义产生(P<0.05)。结论脑瘫痪痉挛型偏瘫患儿在进行治疗的同时还应进行康复护理,从而对患儿的恢复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小儿 挛型偏瘫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辩证治疗小儿肠痉挛腹痛的临床疗效予以探究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2014年2月期间诊治的肠痉挛腹痛患儿共3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结合患儿的病情及临床资料,对其均采用中医辩证进行治疗。结果36例肠痉挛腹痛患儿经中医辩证治疗后,痊愈者占17例,好转者占17例,无效者占2例。结论对肠痉挛腹痛患儿实施中医辩证治疗,有效减轻了患儿的腹痛程度,其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是痉挛腹痛患儿的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中医辩证 小儿 肠痉挛性腹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血管痉挛头痛患者实施中医中药辨证疗法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5月-2016年1月接收的脑血管痉挛头痛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按抽样分组法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并实施不同疗法对照组西医疗法、研究组中医中药辨证施治,统计疾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缓解33例(94.3%),对照组缓解26例(74.3%),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给予脑血管痉挛头痛患者中医中药辨证施治作用显著,可提高治疗效果,控制血流速度,值得借鉴。

  • 标签: 中医中药 辨证施治 脑血管痉挛性头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冰袋冷敷对降低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升高的影响。方法观察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基本治疗,治疗组在基本治疗基础上加用冰袋冷敷疗法,连续治疗5天,休息2天,共治疗4周。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均可降低患者上肢痉挛肌张力升高(P<0.05),对照组疗效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冰袋冷敷疗法可显著降低患者上肢痉挛肌张力升高。

  • 标签: 脑卒中 痉挛性肌张力 冰袋冷敷 改良Ashworth分级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中药辨证论治治疗脑血管痉挛头痛临床效果,已达到提高治疗水平的目的,以便更好的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11月至2015年4月接诊的60例脑血管痉挛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脑血管痉挛头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观察组脑血管痉挛头痛患者采取有计划地中医辨证治疗,对对照组脑血管痉挛头痛患者采取常规的对症治疗方法,比较两组脑血管痉挛头痛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的实际临床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的有效率占到了93.3%,对照组患者的总的有效率占到了73.3%,观察患者的总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风别为100%和83.3%,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研究可知对脑血管痉挛头痛患者在治疗中有计划地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不仅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中医中药 辨证论治 脑血管痉挛性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风早期瘫痪肢体中医手法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风早期患者60例,随机的将这6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的方法是中医手法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的方法是常规的护理方法,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的指标主要包括两组患者的肌力、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的能力。结果通过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观察组护理的疗效明显的好于对照组护理的疗效,其中观察组的重度运动障碍评分为2.0,对照组患者的评分为18.0,其中P<0.05组间治疗效果显著;结论与常规的护理方法相比,中医手法康复护理对治疗中风早期瘫痪效果明显,患者恢复的时间也比较短,操作方法简单方便,值得在以后的治疗过程中推广。

  • 标签: 中风早期瘫痪 中医手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疼痛诱发因素,并总结其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疼痛患者67例的临床资料,总结膀胱痉挛疼痛诱发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本组67例患者出现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疼痛,且均经对症支持处理好转。结论有效的了解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原因主要,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从根本上预防、减轻及缓解并控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 术后 膀胱痉挛性疼痛 诱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脑血管痉挛头痛头晕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脑血管痉挛头痛头晕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尼莫地平进行治疗,研究组则采用尼莫地平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35/4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0%(26/40),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随访16个月,研究组无一例出现缺血性脑卒中,对照组有5例出现缺血性脑卒中,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肝功能等检查显示无异常。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脑血管痉挛头痛头晕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高,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尼莫地平 小剂量阿司匹林 脑血管痉挛性头痛头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脑血管痉挛头痛头晕采用尼莫地平与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8例脑血管痉挛头痛头晕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单一尼莫地平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随访6-12个月,两组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脑血管痉挛头痛头晕效果显著。

  • 标签: 脑血管痉挛性 头痛 阿司匹林 尼莫地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急性胃肠炎痉挛腹痛患者采用间苯三酚与依替米星联合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患急性胃肠炎痉挛腹痛的80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包含40例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与山莨菪碱联合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包含40例患者,采用间苯三酚与依替米星联合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比较分析,且观察两组治疗时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较低,(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胃肠炎痉挛腹痛患者采用间苯三酚与依替米星联合方案治疗疗效显著,安全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