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评价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等基底)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取84例、2019.10~2020.10时间段内本院科室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属中等基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和观察组(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各42例,对比两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ld、3d 颅内压水平较对照组均呈更低水平,术后并发症率较对照组呈更低水平 (P<0.05)。结论: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等基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显著。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中等量基底节区 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 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基底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中等基底脑出血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肿体积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最晚在治疗1周后,血肿体积均减小至发病时的10%以下,观察组患者的血肿体积术后即减小为发病时的10%以下(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基底脑出血,可有效避免患者神经功能缺失,降低应激性胃粘膜损伤、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 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行微创血肿穿刺术对治疗中等基底血肿的并发症及疗效的影响。方法:104例自发性中等基底血肿患者,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超早期组(﹤6h)32例;早期组(6h-48h)44例;延期组(﹥48h)28例。比较3组患者术后再出血、颅内感染及ADL近远期分级等的差异。结果:(1)3组病例患者年龄、GC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体积有统计学差异(P﹤0.05),延期组血肿体积最小。(2)3组病例患者血肿腔注射尿激酶后血肿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组病例患者术后保留引流管时间和血肿腔注射尿激酶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期组患者引流时间最短,血肿腔注入尿激酶次数最少。(4)3组病例患者再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期组最低。颅内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期组最低。肺部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14天3组病例患者ADL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延期组显著优于超早期组。术后3个月3组病例患者ADL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中等基底血肿,发病6小时后行微创血肿穿刺术可获得较好的近远期疗效,对于意识清楚、血肿体积较小的患者,推迟手术至发病48小时后可降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获得最优的手术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基底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3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其临床疗效、发病3个月后死亡率以及住院期间的并发症。结果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后,无效、恶化死亡率分别降低到16.67%和10%,总有效率达到73.33%,说明在改善患者功能缺损方面作用较强。患者住院期间的主要并发症为呼吸道感染、胃出血、电解质紊乱、再出血、心衰、颅内感染,其中呼吸道感染5例占16.67%,消化道出血、再出血、电解质紊乱均为6.67%,颅内感染和心衰各占3.33%。结论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手术创伤较小,颅内血肿清除比较彻底、快速促进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是可供临床选择。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底扩大血管周围间隙(dVRS)对基底萎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自2015年5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行头颅MRI检查证实存在基底dVRS的164例患者纵向随访5年,最终纳入120例患者进行分析。应用3.0T MRI观察患者基底体积情况,并根据基底是否萎缩将患者分为正常组(n=82)和萎缩组(n=38)。比较正常组与萎缩组患者间一般资料及基底dVRS等级的差异,比较不同基底dVRS等级患者间基线期、5年后基底体积以及基线期与5年后基底体积差值(△基底体积)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基底体积与基底dVRS等级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基底萎缩的独立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独立影响因素及其联合对基底萎缩的预测价值。结果萎缩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史比例及基底dVRS等级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底dVRS等级患者间基线期、5年后基底体积及△基底体积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基底体积随着基底dVRS等级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相关性分析显示△基底体积与基底dVRS等级呈正相关性(rs=0.695,P<0.001);在对年龄、糖尿病史进行协因素校正后仍具有正相关性(rs=0.667,P<0.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显示年龄(OR=1.776,95%CI:1.372~2.141,P=0.008)、糖尿病史(OR=1.513,95%CI:1.129~1.954,P=0.011)和基底dVRS等级(OR=2.855,95%CI:2.367~3.283,P=0.006)为基底萎缩的独立影响因素。基底dVRS等级单独预测基底萎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9(95%CI:0.611~0.792,P<0.001),灵敏度为61.89%,特异度为83.59%;年龄、糖尿病、基底dVRS等级联合预测基底萎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3(95%CI:0.687~0.878,P<0.001),灵敏度为73.68%,特异度为85.19%。结论基底dVRS对5年后基底的萎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扩大血管周围间隙 基底节 萎缩 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外伤后基底小血肿成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外伤后基底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外伤后基底小血肿诱因包括基底血管解剖结构、头部加速伤或减速伤、凝血功能障碍、高血压、低氧血症等;经由针对性治疗后,采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量表进行评分,死亡4例,植物生存5例,重残10例,中残18例,良好31例。结论基底血管解剖结构、头部加速伤或减速伤、凝血功能障碍、高血压、低氧血症等均为外伤后基底小血肿的诱导因素,必须要强化发病机制研究,重视早期诊断与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确保其生存质量。

  • 标签: 外伤 基底节区小血肿 成因
  • 简介:高血压脑出血是原发性脑出血最为常见的类型,约75%患者有高血压病病史,出血部位以基底多见。目前,对中量(30~40ml)出血且具有手术指征的患者,选择何种治疗方法仍存争议。天津市环湖医院自2006年1月-2008年5月分别采用保守治疗、锥颅血肿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142例中量基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探讨更为适宜的治疗方法,笔者对3种方法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 标签: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基底神经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等基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微创钻孔引流术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中等基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根据治疗措施差异分组,其中实验组实施微创钻孔引流术,对照组实施小骨窗开颅术。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P<0.05;2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实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等基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接受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价值优于小骨窗开颅术的价值。

  • 标签: 微创钻孔引流术 小骨窗开颅术 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高血压脑出血中常见的中等基底治疗应用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的情况进行相关的研究分析。方法将2016年3月份——2017年3月份收治的中等基底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79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情况。结果A组通过微创引流的治疗有效率达到100%,较比B组实施小骨窗开颅治疗82.05%的效果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A组通过微创引流的治疗手术的操作时间、手术中这的出血量较比B组实施小骨窗开颅治疗均有不同程度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等基底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与传统的小骨窗开颅术治疗比较微创钻孔引流术效果值得肯定,手术操作时间短,出血量少,利于患者的恢复;同时有效的控制感染,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中等量基底节区 微创钻孔引流术 小骨窗开颅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外科在高血压基底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脑出血患者52例,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52例术后按日常生活活动评分(ADL)评定预后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例数分别为11例、23例、11例、4例和1例。结论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疗效好、损伤小、病残率低的手术方法,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显微外科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底脑出血执行功能损害的特征,为康复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底脑出血患者19例,其中左侧基底脑出血10例,右侧基底卒中组9例。同期住院的非脑部疾病的患者或无任何疾病的健康者12例。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汉诺塔试验(TOH)分别对左右侧基底脑出血患者和对照组进行测试。结果基底脑出血组在WCST错误率、完成分类数、TOH时间显著差于对照组。左右比较显示左侧基底脑出血组在WCST保持性反应率和TOH时间显著好于右侧基底脑出血组。结论基底脑出血患者表现有多项执行功能障碍,且左右基底出血组有所不同,提示可以根据基底损伤的部位选择康复训练项目。

  • 标签: 基底节区脑出血 执行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性基底血肿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5例外伤性基底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8例,保守治疗7例,在伤后6个月根据GOS评分:良好5例,中残6例,重残2例,持续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结论外伤性基底血肿发病率低而致残率较高,早期诊断,积极而恰当的治疗,能改善预后。

  • 标签: 基底节血肿 颅脑创伤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锁孔内镜和开颅治疗基底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比较锁孔内镜组28例和传统开颅组30例基底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血肿清除率、感染率和再出血率,术后3个月采用GOS评分对两组预后进行评价。结果锁孔内镜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开颅组(92.1%±3.9%vs86.5%±9.1%,t=3.007,P=0.004),锁孔内镜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开颅组(138min±15minvs232min±16min,t=-23.041,P=0.000),锁孔内镜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开颅组(21.4%vs50.o%,χ^2=5.119,P=0.024)。两组术后GOS预后评分无显著性差异(Z=-1.754,P=0.079)。结论锁孔内镜是一种治疗脑出血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锁孔 神经内镜 微侵袭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简易的定位方法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基底脑出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2年收治的基底血肿26例,经过CT简易定位后行颅骨钻孔软通道外引流,术后注射尿激酶、定期复查头颅CT,随访3个月,按照ADL评分法进行预后评估。结果本组病例26例,穿刺全部成功,成功率100%。3例穿刺时出现穿刺道出血,自行止血,2例迟发穿刺道出血,无丘脑损伤。其中1例有少量血肿残余,死亡5例,死于肺部感染2例,继发血肿并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死亡率19.20%。存活21例,占80.76%。本组恢复良好14例,占53.8%,生活自理4例,占15.4%,卧床靠他人护理13例,占50.0%。结论CT定位颅骨钻孔引流治疗基底脑出血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穿刺成功率高,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脑出血 高血压 钻孔引流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