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现代简化汉字“愿”有多个来源。表达欲愿义的“愿”,自秦汉时期就常借《说文》训颠顶义的“■”字来使用,后简化为“马”、“驱”等形,有时又类化为“首”、“孩”,同时偶尔也会借用《说文》训大头义的“愿”。唐代中期前多以“驱”为正字。唐开成二年(837)《开成石经》已全改用“愿”,北宋初年“驱”字几乎被“愿”完全取代,因此宋代以后的刻本文献中基本上只用“愿”而不用“驱”。表达谨善义的“愿”,自先秦两汉以来与“■”、“驱”、“愿”等字区分严格,一直是独立使用的汉字,从字义到字形始终有着清晰的界限,明清时期的通俗文献用字中“愿”与“愿”偶有混淆,但在经典文献以及官方用字中判然有别,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才将“愿”作为“愿”的简化字使用。这些认识对于文献考订具有应用价值。
简介:案例背景三农课程和中华文化体验课程是行知基地四大课程体系中的特色课程.目前,行知基地的课程运行管理模式是教师包班制,即每一位教师负责一个班级的所有课程安排,包括活动教学、班级管理与学习评价.这对基地教师的要求很高,然而,面对成长与机遇,行知基地教师还是不断地寻求教学方法的突破与改革,希望能将特色课程做到更具特色化.
简介:孔子之"仁",本质上是有关"生"的道理,生是孔子仁学的根本精神。孔子提出仁的本体依据是他的天道观,而孔子眼中的"天道"即是"生之道",仁本质上就是将"天道之生"与"人之生"相统一的理论。孔子提出仁,是基于赋予礼以生命力的思想动机,而礼的生命力缘于礼的客观有效性与人之生命本质要求的合一。这促使了孔子对天道与人之存在本质与意义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而仁,正是孔子这一思考的结果,故仁就其实质而言,正是对天道与人性同一性的说明。天以其"生道"、"生德"为人类的存在确立了本体依据,而人之所以为人,就其本质来言,乃在于人是天命或天道的领悟者、承担者和实践者。天性决定了人性,天德决定了人德,天道在生,故人之存在的本质意义也在于好生、重生、以生为本。以此释《论语》中的"仁",这些仁字不仅可以得到系统的合理解释,也充分体现了孔子以生为本的精神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