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Stoppa入路改良引起的不稳定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30例不稳定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都需要接受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探讨其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经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入路切口长度平均为(10.22±1.26)cm,术中出血量平均为(631.25±45.26)ml。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一般情况都比较好,且术后并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切口浅表感染等并发症,效果比较好。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随访,时间为4个月~12个月,期间患者均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结论:在不稳定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临床治疗中,Stoppa入路的改良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入路切口长度与术中出血量都相比于常规治疗方式有改善作用,应用价值比较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不稳定骨盆或髋臼骨折合并四肢骨折的治疗中应用骨科损伤控制疗法的临床价值与效果。方法31例不稳定骨盆或髋臼骨折合并四肢骨折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创伤失血性休克现象,入院后迅速予以骨科损伤控制治疗,观察休克纠正、病情稳定以及患者肢体恢复情况。结果31例不稳定骨盆或髋臼骨折合并四肢骨折患者,在入院8~17h后2例患者经抢救无效宣布死亡,包括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其余29例患者在伤后1.5~4.1h后进行休克纠正治疗,输注平衡盐液(3935.35±325.32)ml、一期手术持续时间(73.23±5.23)min、输注新鲜冰冻血浆(1212.35±48.23)ml、输注悬浮红细胞12~18个单位(其中10例患者输注8~14个单位);血乳酸含量恢复正常时间(12.32±2.23)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正常时间(4.11±0.32)h,大出血后发生电解质紊乱现象。患者进行一期手术4~10d后29例患者均可稳定病情,且再实施二期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5~11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8.23±2.32)个月,患者经治疗后肢功能得到良好恢复。结论在早期治疗不稳定骨盆或髋臼骨折合并四肢骨折伴发休克患者中采取骨科损伤控制治疗效果显著,实施损伤控制疗法干预,可对延期患者实施确定性骨折手术,进而降低死亡率,提升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休克患者的护理方式,并详细探讨对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50例患者,均为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的接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休克的患者,采用数字分组法,平均分成相同人数的两组,A组与B组。A组患者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方法,B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并根据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术中出血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相似,组间数据统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B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A组,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术期护理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休克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中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间收治的86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就诊顺序分组,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4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围术期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护理方案。根据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术中出血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9.07%,虽然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通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围术期护理应用于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休克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效果良好,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手术之间,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40例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均采用骨科损伤控制实行治疗程序,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最终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临床疗效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施行骨科损伤控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0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临床治疗措施;研究组施行骨科损伤控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结论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施行骨科损伤控制的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施行骨科损伤控制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0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临床治疗措施;研究组施行骨科损伤控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结论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施行骨科损伤控制的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损伤控制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66例。依照单双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骨科损伤控制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和复位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复位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讨论采用骨科损伤控制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功能恢复较快,复位情况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 Morel-Lavallee 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取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7 月的 40 例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 Morel-Lavallee 损伤患者 。处理合并损伤,待生命体征稳定后,择机予以同期手术治疗,纠正骨盆骨折、 Morel-Lavallee 损伤。分析患者住院时间、创口及骨折愈合时间、复位效果、功能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住院时间( 10.22±0.34) d,创口及 骨折愈合时间为 ( 13.90±0.25) d、 ( 3.55±0.12)个月; 复位优良率为 80.00%; 术后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 Majeed评分逐渐增高, 分别为( 68.93±2.42)分、( 75.17±4.09)分、( 81.60±3.22)分, P< 0.05; 伤口远端粘稠液渗出、伤口红肿发生率为 2.50% 、 2.50% 。结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 Morel-Lavallee 损伤患者实施同期手术治疗效果较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9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骨科损伤控制理论给予分期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骨科损伤控制理论应用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并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治疗中,在保证治疗连续性与完整性同时,也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对提高手术成功率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