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慢性鼻窦炎上颌穿刺冲洗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对本科200例儿童慢性鼻窦炎采用上颌穿刺冲洗术,并进行手术前、后护理。结果200例患者顺利完成穿刺治疗,无并发症发生,均无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熟练掌握上颌穿刺技术和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是上颌穿刺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儿童 慢性鼻窦炎 护理 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上颌穿刺的方法和护理。方法对567例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患者采用让患者头后仰的上颌穿刺冲洗术,加强术前心理干预、防范意外的发生和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操作规程,加强术后病情观察、向患者说明注意事项,减少恐惧心理是防范上颌穿刺并发症、保证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结果567例患者顺利完成穿刺治疗,无并发症发生,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熟练掌握让患者头后仰的上颌穿刺技术和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是上颌穿刺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上颌窦 穿刺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颌穿刺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相关护理对策,降低上颌穿刺术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6例上颌穿刺术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发症发生原因及相关护理对策。结果本组36例患者并发症包括头昏晕厥13例,局部出血8例,疼痛6例,皮下气肿4例,面颊部肿胀5例。患者因素、医疗操作不当、心理因素等均可导致上颌穿刺术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针对并发症发生原因提高护理配合及围术期护理预防工作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上颌窦穿刺术 并发症 发生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上颌穿刺冲洗法是耳鼻喉科常用的护理技术。传统的连接管一端为玻璃接头,一端为金属针栓,中间用橡皮管连接。制作繁琐,增加了供应部门的劳动负荷,而且橡皮管易老化,玻璃接头易损坏,容易发生污染。为此,我们自行设计了一套一次性连接管,在临床床运用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上颌窦穿刺 一次性 设计 穿刺冲洗法 连接管 护理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破坏骨壁的上颌良性肿瘤类型和恰当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总结我科收治上颌良性肿瘤中有骨壁破坏的病患的不同治疗措施和最后诊断。结果在所有引起上颌骨壁破坏的良性肿瘤中以上颌囊肿和真菌性上颌窦炎为最常见原因。结论上颌骨壁破坏可以是良性肿瘤引起,治疗上以上颌根治术辅以鼻内窥镜为最常见手段。

  • 标签: 上颌窦 良性肿块 囊肿 真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上颌囊肿或慢性上颌窦炎的经外侧壁开窗上颌底提升术同期牙种植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广州市海珠区口腔医院种植修复科以及口腔外科诊治的行经外侧壁开窗的上颌底提升术同期牙种植的患者共53例种植体,根据文献报道的纳入标准,分为三组,可进行上颌底提升术的伴上颌囊肿者为囊肿组共17例,可进行上颌底提升术的伴有慢性上颌窦炎者为炎症组共15例,上颌内无明显炎症或囊肿者为正常对照组共21例。术前记录上颌黏膜厚度,上颌底剩余牙槽骨高度(RBH),术中记录有无上颌黏膜撕裂、破裂。术后7 d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定期随访,在修复后12个月记录分析上颌内成骨高度(SBG)、种植体尖端成骨高度(ABH)、种植体边缘骨吸收(MBL)、上颌囊肿变化或上颌黏膜增厚情况。使用SPSS 20.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术后急性感染比较使用卡方检验中Fisher精确检验,三组间的上颌黏膜厚度、上颌内成骨、边缘骨吸收等指标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比较,术前、术后囊肿直径和上颌黏膜厚度对比使用配对t检验。结果三组病例术中均未出现上颌黏膜撕裂。囊肿组2例、炎症组3例、对照组1例出现术后急性上颌窦炎,三组间急性炎症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049,P = 0.352)。三组病例均无术后上颌积血、积液等情况。修复后12个月,囊肿组SBG为(8.09 ± 1.20)mm,炎症组SBG为(7.17 ± 1.18)mm,对照组SBG为(7.36 ± 1.41)mm,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2.409,P = 0.100);囊肿组ABH为(1.94 ± 1.34)mm,炎症组ABH为(1.40 ± 1.12)mm,对照组ABH为(2.10 ± 1.30)m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1.382,P = 0.261);囊肿组MBL为(0.53 ± 0.70)mm,炎症组MBL为(0.47 ± 0.92)mm,对照组MBL为(0.48 ± 0.67)m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0.118,P = 0.889)。囊肿组术后囊肿直径[(2.35 ± 3.51)mm]较术前的囊肿直径[(8.41 ± 3.04)mm]有所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216,P<0.001)。炎症组术后黏膜厚度[(6.27 ± 2.15)mm]较术前厚度[(5.27 ± 1.58)mm]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562,P = 0.023)。结论伴上颌囊肿或慢性上颌窦炎的经外侧壁开窗的上颌底提升术同期牙种植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上颌窦 囊肿 上颌窦炎 牙种植 即刻
  • 简介:摘要根据患者上颌穿孔及上颌瘘孔大小,选择个性化手术方案,探索在口腔上颌穿孔及上颌瘘修复中的应用疗效和意义。纳入2017年7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口腔上颌穿孔及上颌瘘患者28例,进行前瞻性病例临床研究。在保证上颌内炎症得以控制的情况下,以双层封闭技术为核心,根据穿孔及瘘孔的大小选择相应的手术修复方法。通过锥形束CT测量穿孔和瘘孔直径大小,对直径≥3 mm且<7 mm的14例患者,采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PRF)填充修复法;对直径≥7 mm且<15 mm 的7例患者,采用PRF+颊侧组织瓣修复方法;对直径≥15 mm且<25 mm的4例患者,采用邻位颊脂垫组织瓣+腭侧组织瓣+颊侧组织瓣重叠修复法;对直径≥25 mm的3例患者,采用鼻唇沟轴型皮瓣或鼻唇沟任意皮瓣修复法。所有患者在术后第1、2、4周随访检查,初次干预后总成功率为96.4%(27/28);1例(4.6%)患者术后第2周复发。在保证上颌内炎症得以控制的情况下,以双层封闭技术为核心,根据穿孔及瘘孔的大小程度选择相应的手术修复方法,可提高口腔与上颌穿孔及上颌瘘的一次性治愈率。

  • 标签: 上颌窦 口腔上颌窦瘘 口鼻腔相通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颊脂垫 鼻唇沟瓣
  • 简介:目的:探讨兔上颌外侧壁截骨术对上颌黏膜功能及MUC5AC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新西兰成年兔12只,每只兔左侧为实验侧,全麻后切开龈颊沟黏膜,充分剥离,显露上颌骨前、外侧壁。上颌外侧壁截骨线做20mm×2mm上颌骨壁及黏膜缺损。右侧上颌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侧。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4只,分别在术后2、4和8周处死一组动物。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上颌黏膜的组织学变化过程及杯状细胞的分泌情况。采用GraphpadPrismv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2周.上颌黏膜附着纤毛脱落.且有腺体部分破坏、减少;术后4周。黏膜细胞水肿呈空泡样,黏膜固有层腺体、血管增生;术后8周,黏膜上皮层基本恢复正常,纤毛上皮减少、排列不完整,形态仍有异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实验侧2、4、8周MUC5AC表达较对照侧显著增加(P〈0.001)。2周时MUC5AC表达最强.4周时表达稍减弱,8周时表达明显减弱。结论:兔上颌外侧壁截骨术后的上颌黏膜分泌功能发生明显变化。随着时间推移。其组织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行修复,但与正常结构相比仍有一定差异。减轻手术对上颌及黏膜的损伤.可降低术后对其生理功能的影响。

  • 标签: 上颌窦外侧壁截骨 上颌窦黏膜 MUC5AC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提高临床对上颌真菌病的诊治水平.方法20例患者均经CT扫描诊断及行Caldwell-lucs's术治疗,术后抗生素及抗真菌药物治疗.结果术后病理均见真菌菌丝,部分病例见到孢子,随访6个月~3年无1例复发.结论上颌真菌感染,CT诊断该病有重要意义,手术治疗是主要方法.

  • 标签: 真菌病 上颌窦感染 鼻窦疾病 计算机辅助诊断
  • 简介:<正>从1993年至今,我们对119例上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采用明胶海绵填塞腔的方法,其优点较多,且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119例患者中,男78例,女41例,年龄16~63岁,平均年龄34岁。右侧慢性上颌窦炎57例,左侧慢性上颌窦炎62例。

  • 标签: 明胶海绵 手术患者 填塞 效果满意 慢性上颌窦炎 上颌窦根治术
  • 简介:上颌后牙区种植时,由于牙槽骨的吸收以及上颌的存在,常面临垂直骨量不足的问题。上颌底提升术是解决该区域骨量不足的重要方法。术前检查和了解上颌的解剖特点,对上颌底提升术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详细论述了与种植有关的上颌形态、分隔、黏膜、血供及神经支配等解剖学结构特点,以期为临床医生进行上颌底提升术提供解剖学方面的参考。

  • 标签: 上颌窦底提升术 上颌窦形态 分隔 黏膜 血供 神经支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3种摘除上颌囊肿进路的选择。方法本组上颌囊肿共40例,术前均经鼻窦CT扫描和鼻内镜检查,明确鼻腔情况、囊肿的大小及位置。其中12例伴鼻窦炎鼻息肉者,经中鼻道自然口开放术进路行Messerkling术;21例单纯上颌囊肿患者,鼻内镜下经改良柯-陆进路行囊肿摘除术,另7例采用下鼻道开窗进路行囊肿摘除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年,鼻窦CT冠状位扫描或鼻内镜检查,21例经改良柯-陆进路者术后无复发;12例经中鼻道自然口开放术进路者,2例复发,1例术后口闭锁,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7例经下鼻道开窗进路者,1例复发,2例失访。结论3种术式各有优缺点,临床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酌情选用。

  • 标签: 上颌窦 囊肿 内窥镜检查
  • 简介:1病例报道患者,男,44岁。因右面部肿块1个月于医院就诊,行CT检查发现右侧上颌肿块,于2015年9月4日入院。右侧面部颧骨下方可触及约4cm×4cm×3cm的略韧肿块,无压痛。鼻腔检查未见异常,颈部无异常。CT显示右侧上颔前壁大小约3cm×2cm×2cm肿块,内有钙化斑块(图1)。

  • 标签: 上颌窦囊肿(Maxillary Cyst) 神经鞘瘤(Neurilelrmloma) 诊断(Diagnosis) 治疗(Therapy)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残根误入上颌及拔除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本院牙科治疗残根误入上颌的4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运用“跳跃”体位改变(posturechange)方法,使进入了上颌的残根,随体位改变而转变上颌内位置,从而使残根掉入口腔内,并从拔牙创颊侧做梯形瓣,带蒂腭瓣旋转90度来修复瘘口,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43患者均采用“跳跃”的方法,转变残根位置,使残根从上颌内掉出,一期带蒂腭瓣旋转90度来修复瘘口效果良好,2周拆线后患者腭瓣均存活。43例患者均在术后11~14周成功行烤瓷桥的修复,缺失牙齿修复效果良好,无并发上颌感染者。结论根据上颌解剖特点,运用体位改变的重力的作用,可使残根顺利从上颌内取出,该方法较为简单、安全、痛苦少,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 标签: 上颌窦 残根 体位改变(跳跃) 瘘口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