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龙龛手鉴》指谬朱积孝辽僧行均所撰《龙龛手鉴》,多收佛书俗字。清乾隆年间修纂《四库全书》时,因见于辽人著作颇罕,故在《四库全书》中的《小学·字书》中破例录入。但《手鉴》殊鲜刻本,只有江都汪氏《正谊斋丛书》收有此书。字体宽大,最为豁目。张之洞在《书目答...
简介:《龙龛手镜》有很多疑难字,这些疑难字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音义俱全但构形意图不明的字,另一类是只有注音而无释义的字。本文考释了分属这两类的疑难字共10个,并纠正了《汉语大字典》或《中华字海》的一些失误。
简介:摘要广东罗定市《龙龛道场铭并序》摩崖石刻被誉为“唐代岭南第一刻”、“岭南诸碑之冠”,是广东现存年代最早的摩崖石刻,也是岭南年代最早的现存文字最多的有绝对年代的一块古碑。文章针对龙龛岩摩崖石刻的价值进行了研究。
简介:四卷,为辽代僧行均撰集.该书收录内典、外典中之俗字、异字,并广引宋代以前之内、外字书加以训解,为辽代重要之字学著作.
简介:《龙龛手镜》是为识别手写佛经疑难俗字而作的一部字典,是脱离了原文背景的文字汇编。其收录的文字大多形体怪异,难以辨识。《可洪音义》则是一部以辨析手写佛经中的俗讹难字为主要目的的大型佛经音义书,此书可以说是佛经随文注释的汇编。其所释俗字、难字很容易还原到经文背景中去,容易识别,所以该书对于辨识《龙龛手镜》中的疑难俗字大有裨益。
简介:本文利用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及辞书学知识,依据汉字形体演变规律和书写习惯,采取“形、音、义三者互相求”的方法,结合文献用字,对《汉语大字典》收录《龙龛》的10个疑难字进行了考辨。
简介:将《应县木塔辽代秘藏》残卷与《龙龛手镜》相印证,纠正了《龙龛手镜》中一部分俗字的错误,并补充了《龙龛手镜》未收的一些俗字。
简介:切身字为梵汉对音时所造的译音专用字,其对于汉字学和音韵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龙龛手镜》集中收录了部分切身字。本文利用《大正新修大藏经》及《新编大藏全咒》等考释出18个切身字所对译的梵文音节。
简介:<正>无论从历史的、科学的,或是艺术的任何一种角度来说,山西省应县城内的佛官寺释迦塔——辽道宗清宁时期竣工的大木塔,都堪称是中华瑰宝。似是不负重望,1974年7月28日在第四层主像内,辽代末年填充的佛界宝物出世:罕见的辽代刻本、写本、书
简介:巴中城南173龛佛像中,发现毗沙门天王像2龛。此是“四大天王”中的一王,一般都作为佛教护法神,站立于龛门或寺门两侧,在巴中南龛的石窟中,单独成龛,实属少见。因他脸色微黑,一不像佛,二不像菩萨,只因手执宝塔,多少年来,人们把他视为春秋时“送灯台”的鲁班弟子赵巧加以膜拜,也就在巴中南北二山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神话故事:
简介:《龙龛手镜·杂部》'■'字诸家未释,今考当为《说文》'丘'的古文'■'的楷写讹变字;《杂部》'■'字,《中华字海》注音为'jùn'不当,当有xìn、xùn两读,学者尚未指出'■'的今文还可能是'讯'字;《杂部》'[■],古文,音祭'条中'祭'疑当为'癸'之误;《石部·平声》的'■'字,《汉语大字典》注音为chěn,不当,当音jī,今通行字实为'■',其古文'■'实当为'■'字之误,'■'乃'磣'的异写字,而《石部·上声》列为'磣'的古文的'■'字则当为'■'字之误。
简介:
简介:在帝国的中心那双眼睛不断遇上行人和游客的目光。游人从四面八方拥向广场,目光与所有流动的人群一样,漫不经心,漫无目标。可一旦瞧见它,所有的目光便凝滞了。突然被它撞上,一双双眼睛仿佛拼命钻进脑袋深处躲起来,然而一切都是徒劳,它们无处藏身,只得忍受它献上的景状。看到的人大多脸色惨白,有些人觉得恶心,只有极少数人盯着看,目光纹丝不动。那双眼睛透着不屑,说不出是蓝、是灰还是白,其实很难说是什么颜色,因为那远非一种颜色,而是虚空的邈远倒影。
简介:崇龛——这个自隋代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建镇.世代沿袭已有一千三百八十四年悠久历史的古镇,虽在1967年“破四旧、立四新”的文革中易名光辉,但是历史必须尊重,民俗惯称应该沿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历经三十三年的呼唤,三十三年的沧桑臣变后,古镇崇龛又回到了五万父老乡亲的怀抱中。
简介:通过对大理市龙龛村进行调查可以发现,民族地区农村观众的电视节目接收状况良好,电视占据着绝大多数农民的业余生活;民族地区农村观众媒介观念的现代化程度较低,电视对农节目对他们生产生活的实质性影响低微;民族地区亟需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贴近地方农民生产生活的、繁荣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电视媒体。
简介:龙门石窟小型窟龛坍塌、缺失的现象比较普遍,对坍塌、缺失窟龛进行适当修补和复原,可使雕刻品免受日晒雨淋的侵蚀。为此,以龙门石窟683号洞窟坍塌窟顶的保护性修复为例,选用石材在坍塌洞窟恢复小体量窟顶的修复方法。试验证明,这种方法对石窟外观的改变不大,又可以解决雕刻品直接受到的日晒雨淋问题。试验表明,本方法有可能应用于其它露天摩崖石刻的保护。
简介:巴中位于四川东北部,是四川著名的佛教石窟分布区,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们注意,研究也渐渐深入,并对其中一些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本文就巴中摩崖造像中的龛形特点进行归纳和探讨,以便学者们进一步的了解巴中石窟。
简介:玉函山摩崖造像以其众多的纪年造像题记,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为学术界所知,但迄今仍无调查报告面世.作者以多次现场调查为基础,详细叙述各龛造像的现存情况,包括龛像尺寸、造像内容、题材、形制、题记等,希望能够为学术界提供一些原始材料.
《龙龛手鉴》指谬
《龙龛手镜》疑难字考释
龙龛岩摩崖石刻的价值探讨
辽行均《龙龛手镜》杂考
据《可洪音义》解读《龙龛手镜》俗字释例
《汉语大字典》收录《龙龛》疑难字考辨
《应县木塔辽代秘藏》与《龙龛手镜》俗字比较研究
《龙龛手镜》所收切身字对译梵音考
《龙龛手镜》与辽朝官版大藏经
巴中南龛毗沙门天王龛浅谈
《龙龛手镜》疑难字形音义札考四则
巴中南龛25号地藏龛浅议
耻辱龛(节选)
沧桑巨变话崇龛——写在潼南县崇龛镇复名之际
民族地区农村观众收视状况调查——以大理市龙龛村为例
龛位上的神谕
龙门石窟小型坍塌窟龛的修复
巴中摩崖造像的龛形特点与渊源
龙门石窟像龛“续写”兰陵王史
济南玉函山隋代摩崖龛窟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