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对比分析初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应用西格列汀和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74例初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成西格列汀组与瑞格列奈组,各37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西格列汀组的总有效率为89.2%,瑞格列奈组的总有效率为86.5%,西格列汀组略高于瑞格列奈组,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PG、2hPG、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西格列汀组的2hPG水平明显高于瑞格列奈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FPG、HbA1c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格列汀组治疗后的BMI明显低于瑞格列奈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格列汀组低血糖发生率为5.4%,瑞格列奈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3.5%,西格列汀组明显低于瑞格列奈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应用西格列汀和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相当,西格列汀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与体质指数,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格列美脲与格列本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1月-2015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采用格列美脲治疗;对照组采用格列本脲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值及(BMI)体重指数变化、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但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于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较治疗前减轻(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出现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格列美脲即能很好的控制血糖,又能够减轻患者体重,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格列美脲或瑞格列奈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段随机化法分为2组,分别给予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以及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2种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2组2型糖尿病患者经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值以及血红蛋白值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2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值以及血红蛋白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2组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几率无差异(P>0.05)。结论格列美脲或瑞格列奈联用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均可以取得较好效果,临床可根据2型糖尿病的具体情况,选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格列美脲或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对8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给予格列美脲加二甲双胍(A组)、瑞格列奈加二甲双胍(B组)及单用二甲双胍(C组)治疗,起始剂量分别为2mg/d、1.5mg/d、750mg/d,服药后4周、8周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结果治疗后3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和指血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A、B两组治疗后FBG下降程度明显大于C组(P<0.01),但A、B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脂、血肌苷、血尿酸及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格列美脲或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地控制血糖。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来得时结合瑞格列耐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诊治且符合诊断标准的46例2型糖尿病患者,于三餐前口服瑞格列耐,并在晚餐后采用来得时行皮下注射,当治疗12周后,对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小时血糖(2hPG)及空腹血糖(FPG)进行检测。结果治疗12周后,所选取患者在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小时血糖及空腹血糖相比于治疗前,均存在显著下降(P<0.05)。且存在较低的低血糖发生率。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采用来得时结合瑞格列耐进行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的血脂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0月,该院门诊诊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组均予糖尿病饮食、适度运动,口服二甲双胍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服吡格列酮,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FPG、HbA1c)、血脂(TG、TC、HDL-C、LDL-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血糖及血脂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糖及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均有降低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但吡格列酮在降低血脂方面更有优势。
简介: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在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维生素E治疗,观察组给予吡格列酮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PG、2hPG、HbA1C、TG、LDL-C水平显著下降,HDL-C水平显著升高,对照组患者的FPG、2hPG、HbA1C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FPG、2hPG、HbA1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能显著降低患者血糖水平,调节血脂,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对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72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来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而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6.6%,组间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X2=5.1429,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8%,组间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308;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来治疗脑梗塞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治疗的有效率较高,且治疗过程中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吡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2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吡格列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血脂指标变化情况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数据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LT(丙氨酸转氨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TC(总胆固醇)及TG(甘油三酯)等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AST、TC及TG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吡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