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环境美德伦理学是近年来在环境伦理学理论研究与理论建构过程中逐渐兴起的一个新的理论形态和研究热点,它在摆脱或规避传统环境伦理学理论局限和困境的同时,同样面临着来自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双向质疑和批评.概括起来,这些质疑和批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环境美德在环境保护的实践层面缺乏具体而明确的指导性;其二,环境美德在应对和解决环境问题时存在效力上的局限性;其三,环境美德伦理学具有“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倾向.环境美德伦理学的存在与发展必然要求对这些质疑和批评予以客观全面的分析和积极充分的回应.首先,环境美德伦理学的理论重心和使命在于为环境保护提供伦理依据和道德理由,这是由其性质决定的,为环境保护提供具体而明确的行为指导已经超出其能力范围.其次,环境美德伦理学对于人类环境美德的关注和重视是从根本上抓住了环境问题的实质,对于应对和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积极的实践意义.最后,环境美德伦理学从根本上区别于人类中心主义,它是将环境保护纳入人类对自身德性的至善追求之中,而并非将其视为某种利益的实现途径.而且“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划分方式本身就是西方形而上学的单向度思维方式的产物,是应当被摒弃的.环境美德伦理学突破了这种非此即彼的“中心主义”理论立场,是实现人与自然走向和谐统一的理论表达和尝试,它与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无关.
简介:在畜牧行业,不知道三仪的人不多,不知道江国托博士的人就更少。在过去10多年里,三仪在风起云涌的畜牧市场中披荆斩棘、开疆拓土,从企业的规模、管理、效益等方面,现在都已位居行业前列;在同样的过去10多年中,江国托先生也从春风得意的少年博士转变成为负重阔步的中年董事长,学术成果、经济成就、社会荣誉等身。精彩的人,必有精彩的故事。不过,故事的前身其实是煎熬。在生命中冲锋陷阵的人们,更多的是在故事和煎熬之间快乐并且痛着。感谢机缘,本刊记者得以在短暂的100分钟里同江国托董事长面对面地就三仪的企业精神、企业结构、企业愿景等做初步的探讨,这其中有现代经济管理的系统理性,也有大巧若拙的国学智慧,当然更少不了董事长本人煎熬过后的故事。清水之所以出芙蓉,是因为天然去雕饰。是以本刊记者根据采访录音进行整理,未做任何修改,原汁原味的展现一位畜牧行业企业家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