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细菌溶解产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AECOPD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细菌溶解产物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急性发作时间以及应用抗生素时间;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gA、IgG以及IgG等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IgA、IgG以及IgM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急性发作时间以及应用抗生素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溶解产物可以显著提高AECOPD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急性发作次数,值得临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细菌溶解产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 2016年 1月 -2017年 8月收治的 AECOPD 患者 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 5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细菌溶解产物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急性发作时间以及应用抗生素时间;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IgA、 IgG以及 IgG等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 IgA、 IgG以及 IgM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急性发作时间以及应用抗生素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细菌溶解产物可以显著提高 AECOPD 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急性发作次数,值得临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统计重庆及周边地区人群主要α、β地贫基因携带率及基因缺失、突变类型。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9月重庆各区域医疗中心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的15081份临床样本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α地贫血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β地贫血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结果15081份样本中,α基因缺失799例。αα/-α3.7、αα/--SEA基因型携带率较高,分别为2.49%和2.31%。β基因突变595例,主要型别为β0CD17、CD41/42,β+IVS-II-654基因杂合突变,携带率分别为1.15%、1.13%、1.12%。结论重庆地区人群地贫基因携带率为8.16%,携带率较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为防止重型地贫儿出生,对孕妇或备孕妇女进行产前地贫基因筛查至关重要。
简介:摘要CRISPR(Clusteredregularlyinterspacedshortpalindromicrepeats,成簇的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as(CRISPR关联)系统属于原核生物的免疫防御系统,该系统可识别外源DNA并将其切断来抵抗病毒干扰。根据其原理,CRISPR/Cas技术借助sgRNA(singleguideRNA)来引导Cas9核酸酶结合到特定的核酸序列实现目的基因位点的切割。CRISPR/Cas9是继锌指核酸酶(ZFN)和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TALEN)后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基因组定位点编辑的有效工具,具有操作简单、实验周期短、成本低廉的优势,不可否认,这种基因编辑技术存在脱靶风险。为验证CRISPR/Cas9基因编辑的有效性和精确性,本实验将CPT1A基因作为靶基因,通过PCR增殖、靶基因与PCAG-EGxxFP载体连接,来形成载有CPT1A基因的质粒并转化入293T细胞系。研究图片显示,CPT1A载体在荧光显微镜下呈荧光,证明CRISPR/Cas9技术可进行基因编辑;只有部分基因呈现荧光状态,从而推测引导RNA的选择、非同源末端连接(HDR)修复效率低以及同源重组修复(NHEJ)的随机性影响了基因编辑的效率,所以CRISPR/Cas9技术仍存在改善之处。
简介:摘要目的实现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的繁殖并采用多对引物同时进行的多重PCR对子代小鼠进行基因型鉴定。方法将阳性转基因雄鼠与野生型雌鼠一对一进行交配,利用多引物多重PCR鉴定子代小鼠的基因型。结果在合适的PCR条件下三引物体系可以准确有效鉴定出子代小鼠的基因型。结论正确饲养繁殖及利用多引物同时进行的多重PCR对子代小鼠进行基因鉴定可以快速有效获得APP/PSl双转基因小鼠,为后续研究提供有效的AD动物模型。
简介:目的在中国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病例中观察分析TPM1基因突变特点和临床表型特点,以期为HCM的基因诊断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连续收集200例非亲缘关系的中国HCM患者以及307例对照人群的相关资料,完善临床评估。Panel二代测序检测MYH7、MYBPC3、MYL2、MYL3、TNNI3、TNNI2、TPM1和ACTC1基因,并对致病突变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分析TPM1基因(NM001018005.1,NP001018005.1)致病突变信息,总结基因型-临床表型特点。结果200例HCM患者中有3例携带TPM1基因致病突变:c.380T>A,c.523G>A,c.629A>G,分别导致编码蛋白α-原肌球蛋白突变:p.M127K,p.D175N,p.Q210R。3例患者发病年龄3456岁,平均45.3±11.0岁。其中p.M127K携带者于34岁发病,症状最重,有黑曚晕厥病史,给予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后一般情况好。其他两位有突变的患者症状相对较轻。3例患者随访数年对于治疗反应好。结论1.5%的中国HCM患者是由TPM1基因突变所致,均为错义突变。携带TPM1基因突变的HCM患者发病较晚,多为中年后发病,对于临床治疗反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