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负压闭式引流对骨创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骨创伤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其中所有的患者都会经过创口的清理和固定的处理,然后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常规的局部换药方法,观察组的患者则使用负压闭式引流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治愈12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其中25例患者中有4例经过了二次创口的清洗,而观察组25例患者中,治愈22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而且没有患者进行二次创面的清洗。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6.2±2.6)min,远远短于对照组的(9.1±3.8)min,且两组患者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创伤的患者在手术创口的清理工作完成之后,对患者采用负压闭式引流的方法能够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缩短骨折愈合的时间,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简介:5孔法,仰卧,取头低足高30°的右侧倾斜膀胱截石位。①探查腹腔。②内侧入路从乙状结肠系膜与盆底腹膜交界处切开,自内向外分离Toldt's间隙。③距腹主动脉0.5cm处Hem-o-lock断结扎肠系膜下动脉,在近屈氏韧带下方分离出肠系膜下静脉,切断,保护肠系膜下神经丛。④乙状结肠系膜裁剪及游离。⑤直肠后间隙分离:保护腹下神经丛。⑥直肠前壁及侧方分离:腹膜返折上0.5~1.0cm切开,沿邓氏筋膜前分离直肠前壁,精囊腺底部切开邓氏筋膜,侧方分离全程以盆神经作为指引。⑦直肠末端系膜分离:将直肠系膜从肛提肌裂孔边缘切断,进入括约肌间隙,顺直肠壁向肛侧分离,距肿瘤2cm切割闭合直肠。切除近端肠管行直肠乙状结肠端端吻合,回肠末端预防性造口。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治疗气胸的优缺点。方法经随机分组,I组(观察组)30例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管+持续负压胸腔闭式引流;II组(对照组)28例患者用传统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结果I组操作时间(5.3±2.80)min,引流管留置时间(4.42±1.80)d,并发症和不良反应10人.次;II组操作时间(20.42±6.3)min,引流管留置时间(6.52±3.25)d,并发症和不良反应38人.次。2组各项比较指标比较,微创引流组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管+持续负压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与传统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相比具有临床应用的优越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对骨创伤患者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进行临床诊疗的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抽选自2014年06月~2015年06月之间,在我院骨科进行治疗的骨创伤患者104例。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2例),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封闭式负压引流手术进行临床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临床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73.08%),并发症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9.62%),组间比较的差异性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对骨创伤患者进行临床诊治,其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因此,它是一种科学、安全、有效、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腹部深部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腹部深部手术切口感染患者20例,对患者的伤口进行评估,作清除处理,以水胶体油纱银对伤口进行覆盖,保护伤口床基底部及侧壁的组织,以生理盐水纱布对伤口进行填充,置入剪有侧孔的硅胶吸痰管,准备透明薄膜使得伤口密闭,调节压力至-16.67~60.00kPa,间隔2~3d更换敷料,当创面出现红色肉芽组织后可进行二期缝合。结果20例患者约进行改良式负压封闭引流3~5次,并在对患者进行二期缝合后,患者的伤口全部愈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腹部深部手术切口感染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促进创面愈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可进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