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沟通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室的运用。方法在2017年05月份至2018年8月份入神经内科重症室的154例患者展开研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沟通组,每组中各有77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给予沟通组沟通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运用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护理得知沟通组中的总满意例数为73例,有效率为94.80%;对照组中总满意例数为60例,有效率为77.92%,组间数据对比后,沟通组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呈现临床不均衡性。结论在神经内科重症室的护理工作中,应用沟通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大大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病房患儿并发肺部感染的优质护理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入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的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8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分析其发生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针对对照组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措施,针对观察组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病情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心理状态、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优质和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患儿病情恢复较快,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患儿及家属治疗及护理满意度较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重症监护室患儿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有助于改善患儿肺部感染的情况,有助于促进患儿病情恢复,有利于提高患儿及家属满意率,适合在临床中开展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重症监护病室小儿的心理特点,并探讨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选取116例本院儿科重症监护病室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所收治的小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依小儿心理特点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护理依从性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依从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7.8±6.1)d低于对照组的(12.3±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儿科重症监护病室小儿患者,深入分析其心理特点,并依其心理特点给予相应护理对策可提高患儿护理依从性,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具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碘伏在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导尿中的应用效果,为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导尿术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需行导尿术的患者1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0例,患者常规应用石蜡油润滑导尿。治疗组600例,患者常规消毒后给予0.5%碘伏润滑尿管及置管前用3-5ml从尿道口注入。结果通过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研究,采用统计方法,治疗组在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行导尿术中引起的尿道粘膜损伤及尿路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需行导尿术的患者常规消毒后给予0.5%碘伏润滑尿管及置管前用3-5ml从尿道口注入,可降低因导尿术引起的尿道粘膜损伤及尿路感染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住在监护室,病情比较严重。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的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显著改善,和护理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和护理前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相关研究发现,对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患者具体治疗过程中,需进一步加强护理干预,从认知干预、心理干预等方面,帮助患者改善其负面情绪,从而促使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均有所提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中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1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观察(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后给予常规组35例脑卒中患者在重症监护室内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36例脑卒中患者在重症监护室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重症监护室的脑卒中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康复有效率及格拉斯昏迷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中给予早期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十分明显,促进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现象的出现,提高康复进程。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数字视频脑电图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临床应用效果及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7年2月—2017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科重症监护室患者,随机选取50例,25例患者接受常规脑电图(REEG)监测为A组,25例患者接受数字视频脑电图监测为B组,比较两组的检出成率,临床惊厥发生和脑电发作情况。结果V-EEG监测儿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临床床发作情况及痫性放电的阳性率较高,与REGG相比;V-EEG方案监测到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发作间期痫样放电的患者有13例,占B组患者的52%,REEG方案监测7例患者存在发作间期痫样放电,占A组患者的28%,VEEG方法对儿科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监测,结果显示VEEG检测手段所呈现出来的阳性率高于REEG检测手段,与REEG方案监测A组患者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下肢血栓形成、炎性肠梗阻、恶性呕吐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结论V-EEG监测儿科重症监护室患者,检出阳性率较高,具有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改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