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脑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数据进行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筛选具有重要意义的基因集,并明确其涉及的功能及信号通路,为TBI的机制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下载大鼠TBI基因表达谱数据GSE2871,将全部47个大鼠脑组织样本的8 799个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WGCNA分析;计算选择β加权软阈值后,对全部基因构建无向加权基因网络,识别具有高度绝对相关性的基因集;从数据库中获取样本信息并计算样本特征与模块间的相关性,选取与损伤程度及取样部位相关的模块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从而获悉上述关键模块中基因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和通路;计算关键模块内基因的模块相关度和性状相关度,进而遴选关键模块中的核心基因。结果将GSE2871表达谱数据库中的所有大鼠脑组织样本和基因纳入WGCNA,共得出22个模块,分别标记为模块A~V。其中模块E、G、T、U与取样部位显著相关,模块E和模块G同时与损伤程度显著相关;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提示,与损伤程度和取样部位均显著相关的模块E、G中的基因主要参与白细胞迁移、细胞趋化及各种免疫反应调控等相关生物学过程,涉及抗原处理与呈递、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及白细胞介素(IL)-17信号等信号通路。与取样部位显著相关的模块T、U主要参与低氧反应、细胞代谢、细胞膜离子通道调控和信号传导等生物学过程,涉及神经退行性疾病信号通路、核糖体、自噬、神经活性的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信号通路;Tuba1b/1c、Ifitm3、Cebpd、Nfkbia、Serinc3、Pmpcb、Cyp4a8等为上述关键模块的核心基因。结论与大鼠TBI显著相关的基因主要参与免疫激活、炎症反应、能量代谢异常、钙离子通道失调、自噬异常及细胞凋亡等病理生理环节。
简介:摘要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罕见的间质肿瘤,头颈部是SFT发生的第三大常见部位,而位于颅底的复杂沟通性SFT则鲜有报道。我科收治1例颅底沟通性SFT,具有肿瘤解剖位置隐蔽、周围组织解剖结构复杂、与颅内相沟通等特点。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辅助下,制订出详细且全面的手术方案,并在头颈外科及神经外科医生的联合下,为患者成功进行了手术治疗。同时在术前沟通中,让患者更加直观地认识到手术的整个过程。本文结合病例和文献,对VR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和颅底沟通性SFT进行总结和讨论。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护士情绪表达冲突及评价恐惧现状,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情绪表达冲突量表、 正面评价量表、负面评价量表对10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情绪表达冲突总分(97.37±23.23),均分(4.23±1.01);正面评价恐惧总分(28.67±14.56),负面评价恐惧总分(22.94±7.24)。情绪表达冲突得分与正面评价恐惧无相关(r=0.057,P>0.05),负面评价恐惧得分呈正相关(r=0.531,P<0.01)。结论 护士的情绪表达冲突处于中等水平,积极引导护士理性对待负面评价,以减轻情绪表达冲突,为护士情绪管理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腺增龄性萎缩与胸腺上皮细胞(thymus epithelial cells,TECs)内参与胸腺发育KGF、Foxp3、Foxn1和IL-6等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将18只无特定病原体( 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小鼠按月龄分组,每组6只。无菌取胸腺,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PCR)检测TECs细胞中KGF、Foxp3、Foxn1和IL-6等基因的表达。结果小鼠TECs细胞中KGF、Foxp3、Foxn1和IL-6基因表达在随着年龄增加而变化,3、10、16月龄的小鼠KGF表达量分别为(0.90±0.06), (0.58±0.07)和(0.18±0.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0,0.020,<0.001);Foxp3表达量分别为(0.93±0.10),(0.60±0.08)和(0.20±0.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0,0.020,<0.001);Foxn1表达量分别为(0.92±0.09), (0.63±0.09)和(0.16±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0,0.010,<0.001);IL-6表达量分别为(0.33±0.11), (0.46±0.06),(0.88±0.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52,0.001,<0.001)。同时,胸腺质量的增龄性减少与TECs细胞KGF、Foxp3、Foxn1和IL-6等表达相关性结果显示,小鼠TECs细胞KGF、Foxp3和Foxn1在mRNA水平表达与胸腺增龄性萎缩(胸腺质量)情况呈正相关(KGF:r=0.941,R2=0.886,P<0.001。Foxp3:r=0.939,R2=0.881,P<0.001。Foxn1:r=0.918,R2=0.842,P<0.001),而IL-6的mRNA表达与胸腺增龄性萎缩(胸腺质量)情况呈负相关(r=-0.866,R2=0.749,P<0.001)。结论胸腺基质微环境增龄性变化和胸腺发育关键基因表达增龄性改变是导致小鼠胸腺增龄性萎缩的主要原因,提示KGF、Foxp3和Foxn1等基因的时序性表达调节胸腺增龄性萎缩的进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性眼外伤患者玻璃体和视网膜的氧化三甲胺(TMAO)表达与继发性眼底出血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闭合性眼外伤108例(108眼),患者分成两组,其中继发性眼底出血者45例为出血组,无继发性出血者63例为无出血组;同期特发性黄斑孔者50例(50眼)作为对照组。采用稳定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玻璃体和视网膜的TMAO表达量。结果出血组玻璃体和视网膜的TMAO表达量均高于无出血组(t=8.12,7.19;均P<0.001),无出血组高于对照组(t=8.55,5.64;均P<0.001)。根据眼外伤评分系统(OTS)将患者评分为1~5级。等级越低病情越严重,TMAO表达量也越高。出血组术后视力(BCVA)≥1.0者玻璃体和视网膜TMAO表达量明显低于视力<1.0者(t=3.96,3.30;均P<0.01)。结论闭合性眼外伤患者玻璃体和视网膜的TMAO表达量升高可能与继发眼底出血的风险增加、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术后视力低下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抑制小鼠肺组织CD47表达对放射性肺损伤的缓解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健康雌性C57BL/6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空白组(仅全肺照射)、阴性组(全肺照射+气管滴注含无义序列shRNA的腺相关病毒)及阳性组(全肺照射+气管滴注含抑制CD47表达shRNA的腺相关病毒)。胸部照射后24 h、4周、12周,取其新鲜血,用RT-PCR法测定CD47 mRNA表达水平、碱水解法测定羟脯氨酸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兔抗小鼠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表达水平。血清冻存ELISA法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RT-PCR法结果显示小鼠肺组织CD47 mRNA相对表达水平阳性组较阴性组、正常组、空白组低(24 h:P值均<0.001;4周:P值分别为<0.001、0.003、0.001;12周:P值分别为0.009、0.002、0.005)。除阳性组外的三组CD47 mRNA表达差异不明显(P值均>0.05);各组内CD47 mRNA的表达并未随时间的变化而有明显差异(P值均>0.05)。照射后24 h、4周、12周空白组和阴性组较正常组小鼠血清内TGF-β1含量升高(空白组,P值分别为<0.001、0.003、0.003;阴性组,P值分别为0.001、0.021、0.034)。同时,阳性组的血清TNF-α(照射后24 h、4周、12周P值分别为0.022、<0.001、<0.001),空白组的羟脯氨酸含量(照射后4周、12周P值分别为0.002、<0.001)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免疫组织化学示:照射后24 h较4周、12周小鼠肺组织LC3表达量高(P值均<0.001),阴性组及空白组差别不明显(P>0.05)。结论抑制CD47表达可减轻放射导致的肺炎及肺纤维化程度,其机制与自噬作用的增强有关。CD47有望成为缓解放射性肺损伤的新靶点。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孕晚期血清miRNA表达水平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8.01-2020.10我院收治子痫前期患者67例,另取同期健康孕妇67例,分别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受检人员的血压(舒张压、收缩压)、24h尿蛋白、血清miRNA-210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两组受检人员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血压水平、24h尿蛋白水平、血清miRNA-2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季节性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鼻黏膜上皮细胞的基因表达进行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季节性AR与常年性AR鼻黏膜上皮细胞基因表达的差异。方法体外培养人鼻黏膜上皮细胞系(human nasal epithelial cells,HNEpC),分别给予100 μg/ml 蒿(mugwort)或户尘螨(house dust mite,HDM)提取物处理24 h,提取细胞总RN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IL-33以及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的表达。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季节性AR、常年性AR患者以及健康对照者各3例,体外培养患者原代鼻黏膜上皮细胞,给予相应过敏原处理24 h,提取细胞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对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qPCR结果显示,蒿提取物与HDM提取物处理的HNEpC细胞因子IL-6、IL-8、IL-33以及TSLP变化趋势相同。而对季节性AR、常年性AR患者与健康对照者鼻黏膜上皮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二者受到相应过敏原处理后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存在差异。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显示,蒿过敏AR患者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主要富集在氧化还原过程、凋亡负向调控过程、细胞黏附过程;HDM过敏AR患者DEG则主要富集在细胞黏附、细胞增殖的负向调控及药物反应的生物学过程中。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蒿过敏AR患者DEG在花生四烯酸代谢、p53信号通路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beta)信号通路中存在显著富集,而HDM过敏AR患者DEG主要富集在细胞周期、Fanconi贫血通路及DNA复制信号通路。基因探针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显示,蒿过敏AR患者在炎性反应、肿瘤坏死因子/核因子κB(TNF-α/NF-κB)信号通路、IL-2/STAT5信号通路显著上调,可能促进炎性反应;HDM过敏AR患者在G2M、E2F、MYC显著下调,可能抑制细胞增殖。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显示,TNF与CDK1分别为蒿、HDM过敏AR患者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中心,是有最多相互作用的蛋白。结论季节性AR与常年性AR可能通过影响鼻黏膜上皮细胞的不同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从而导致AR的发生发展存在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对煤工尘肺(CWP)的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突变基因(ATM)的基因表达量及其功能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的基因型进行分析,探讨CWP发生发展与ATM的关联。方法于2020年10月,收集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职业病科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职业健康体检或就诊的264名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选择无职业危害因素接触史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共67人;具有10年以上煤尘接触史且肺部有小阴影但达不到诊断标准的煤矿工人为接尘对照组,共66人;具有同样煤尘接触史且已确诊的壹期CWP患者为煤工尘肺壹期组,共131人。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各组ATM表达量进行检测。通过质谱仪对ATM rs189037、rs1801516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各组间ATM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接尘对照组患者的ATM表达明显升高(P<0.05)。随着CWP的发生发展,rs189037野生型GG减少,突变杂合子GA和纯合子AA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801516野生型GG和突变杂合子GA无明显变化(P>0.05)。rs189037型各组间年龄、中性粒细胞以及嗜碱性粒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间血压、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以及烟酒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野生型GG型比较,突变杂合子和纯合子OR上升,但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M可能是煤工尘肺发生发展的早期活化基因之一,rs189037可能是影响其基因表达的功能性位点;ATM与炎症反应可能有关,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对CWP的发生发展有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和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特征差异表达关键基因。方法GEO数据库中下载NAFLD相关的表达矩阵GSE89632,使用Limma包筛选健康样本、脂肪变性(SS)样本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样本差异表达基因(DEGs),WGCNA分析输出模块基因;模块基因与差异基因取交集确定特征差异基因,随后进行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使用在线网站STRING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并筛选关键(Hub)基因。最后使用R软件进行Hub基因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经筛选共获得92个特征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 “脂多糖反应和细菌起源分子反应”的炎症反应相关功能,以及“癌症中蛋白聚糖”和“T细胞白血病病毒感染相关”癌症信号通路。10个Hub基因(FOS,CXCL8,SERPINE1,CYR61,THBS1,FOSL1,CCL2,MYC,SOCS3和ATF3)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的10个NAFLD疾病相关特征差异表达Hub基因,可能成为NAFLD的诊断和预后标志物及潜在治疗靶点,有待进一步基础和临床研究验证。
简介:【摘要】:目的: P504S/AMACR和β-连环蛋白在散发性结直肠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结直肠癌、40例结直肠腺瘤和10个正常结直肠组织的存档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对AMACR和β-catenin核表达进行评估,并计算每种标记物的相对鉴别诊断的能力。结果:AMACR和β-catenin核表达分别为68.75%和45.00%的结直肠癌,30.00%和5.00%的结直肠腺瘤组织,并且在正常肠组织中均没有表达。 AMACR和β-catenin核表达在结直肠癌和结直肠腺瘤之间均显示出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两者的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人激肽释放酶10(HK-10)、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与卵巢癌盆腔转移的关系。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53例卵巢癌患者,以盆腔转移作为终点事件,依据术后是否发生盆腔转移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前调查两组一般资料,检测并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重点分析血清HK-10、RBP与患者盆腔转移的关系。结果53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经随访,发生盆腔转移27例(50.94%,27/53)。发生组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HK-10、RBP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P均<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HE4、VEGF、HK-10、RBP水平与卵巢癌患者发生盆腔转移有关,各指标过表达可能是卵巢癌患者发生盆腔转移的风险因子(OR>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HE4、VEGF、HK-10、RBP预测卵巢癌患者发生盆腔转移风险的曲线下面积均>0.80,且治疗前血清HE4、VEGF、HK-10、RBP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11.711 pmol/L、229.393 pg/ml、1.340 mg/L、15.661 ng/ml时的预测价值最佳;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卵巢癌患者治疗前血清HK-10水平与RBP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P<0.05)。结论血清HK-10、RBP水平与卵巢癌患者发生盆腔转移有关,可能是患者发生盆腔转移的风险因子,对预测患者发生盆腔转移风险有一定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鉴定糖尿病性心肌病(DCM)小鼠心肌组织差异表达的环状RNA(circRNA),并分析其可能的生物学功能及调控网络。方法C57BL/6小鼠,雄性,8周龄,体重21~27 g。选取8只小鼠作为正常组,15只进行建模。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注射1周后,测定小鼠空腹血糖水平,经检测12只小鼠建模成功。在相同的实验室条件下饲养小鼠12周,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小鼠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筛选出左心室射血分数≤60%,且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心房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值(E/A)≤1.6的糖尿病小鼠作为DCM组(n=3)。于DCM组确立当天麻醉后处死正常组和DCM组小鼠,取出心脏,从心肌组织中提取RNA备用。采用高通量测序对DCM组和正常组小鼠心肌组织中的RNA进行测序和鉴定分析,并利用DeSeq2进行差异性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在组织水平上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并对鉴定的差异circRNA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通过微小RNA(miRNA)靶基因预测软件进行差异表达circRNA-miRNA相互作用预测。结果DCM小鼠心肌组织中共鉴定出63种差异表达circRNA。RT-qPCR验证结果示同源性分析筛选出的16种差异表达circRNA中8种组织水平的表达与测序结果一致,其中7种表达上调、1种表达下调。KEGG通路分析结果示,上调的circRNA主要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以及细胞间的黏着连接通路有关,下调的circRNA主要与心肌病有关。GO功能分析显示,上调表达的circRNA在分子功能方面主要与离子、蛋白质、激酶等因子的结合过程有关,并且在细胞组分方面参与调节细胞内结构尤其是细胞器的构成。分子功能与细胞组分方面的功能分析显示,上调的circRNA与细胞组分起源、募集、组织的生物学过程相关,并由此参与细胞生物学过程的调控;下调的circRNA在分子功能方面与催化活性相关,也与蛋白激酶的结合过程、转移酶及钙调蛋白的活性有关,在细胞组分方面与收缩性纤维的组分、肌原纤维的构成密切相关,而在富集的生物学过程GO分析术语中,包括赖氨酸肽基修饰、肌节的构成、肌原纤维的装配、心肌组织的形态学发育、心肌肥厚等生物学过程。本研究鉴定的差异表达circRNA均存在miRNA的结合位点,且部分miRNA与保护心肌细胞正常生理功能、抗氧化应激损伤、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以及抗心肌肥厚有关。结论DCM小鼠心肌组织中circRNA存在差异表达,且其与DCM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过敏性哮喘患儿外周血微小核糖核酸-511-3p(miR-511-3p)表达水平,并分析其意义。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徐州市儿童医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22例过敏性哮喘患儿,并于同时间段招募118名健康儿童志愿者,分别记为疾病组与健康组。2组均取外周血,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511-3p表达并比较;比较疾病组不同哮喘严重程度患儿外周血miR-511-3p表达水平;比较2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10(IL-10)、IL-17、IL-22]、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和全血嗜酸粒细胞(EOS)比率;采用Pearson法分析疾病组外周血miR-511-3p表达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IgE水平和全血EOS比率的相关性。结果疾病组外周血miR-511-3p表达水平低于健康组(t=10.13,P<0.05),且中度组和重度组哮喘患儿外周血miR-511-3p表达水平均低于轻度组哮喘患儿(t值分别为5.41、14.81,P值均<0.05),重度组哮喘患儿miR-511-3p表达水平低于中度组哮喘患儿(t=11.27,P<0.05);疾病组血清IL-17、IL-22、IgE水平和全血EOS比率均高于健康组(t值分别为34.22、28.03、43.63、44.17,P值均<0.05),血清IL-10水平低于健康组(t=23.59,P<0.05);疾病组外周血miR-511-3p表达水平与血清IL-17、IL-22、IgE水平和全血EOS比率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3、-0.80、-0.80、-0.82,P值均<0.05),与血清IL-10水平呈正相关(r=0.83,P<0.05)。结论过敏性哮喘患儿外周血miR-511-3p表达水平低,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且与炎症反应、血清IgE水平和全血EOS比率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