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7月—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61例提示早期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为对象。根据检测结果分为观察组(根据细菌培养鉴定深部真菌感染结果为阳性,219例),对照组(根据细菌培养鉴定深部真菌感染结果为阴性,242例)。采用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对患者血清中(1-3)-β-D葡聚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中(1-3)-β-D葡聚糖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有利于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便于对患者病情进行监测,对疾病的预后进行判断及科学用药。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重度宫颈糜烂女性患者接受壳聚糖凝胶治疗的临床药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近3年收诊的58例重度宫颈糜烂女性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经随机抽签法将其分配入组,Ⅰ组(n=29)接受卡波姆凝胶治疗,Ⅱ组(n=29)给予壳聚糖凝胶使用,分析评估两组的宫颈糜烂病情改善状况。结果治疗前,Ⅰ组与Ⅱ组在各项症状评估上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Ⅱ组在各项症状评分上对比Ⅰ组改善更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期间,两组均未观察到严重副反应的发生。结论对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使用壳聚糖凝胶治疗,对临床症状缓解效果好,且安全无副反应,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以壳聚糖为载体,腺嘌呤为模型药物,制备纳米粒,分析其理化性质及其对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离子凝集法制备壳聚糖空白纳米粒,测定其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制备壳聚糖载腺嘌呤纳米粒,用紫外可见光光度法测定腺嘌呤的偶联率,并计算载药纳米粒的包封率和载药量。MTT法检测载药纳米粒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结果在壳聚糖空白纳米粒制作过程中,壳聚糖和TPP的浓度、温度、搅拌速率等对粒径大小产生一定的影响,经过实验得出在Ade=5mg/ml,TPP=8mg/ml,反应体系PH=5.5,温度为25℃,转速500r/min时,制备的壳聚糖载腺嘌呤纳米粒最佳,纳米粒粒径约为177.6nm,粒径较小,分散均一,Zeta电位为27.4mV,载药纳米粒稳定。在药物浓度达到10mg/ml时对肿瘤细胞HepG2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以腺嘌呤作为药物模型,壳聚糖作为载体,三聚磷酸钠为阴离子,利用阴阳离子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可成功制备壳聚糖载腺嘌呤纳米粒。MTT实验结果表明,腺嘌呤壳聚糖纳米粒对肿瘤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简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壳聚糖止血海绵与人工徒手按压对经股动脉途径穿刺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止血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人工徒手按压止血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壳聚糖止血海绵止血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疼痛与舒适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操作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止血时间、制动时间以及护理人员工作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穿刺点疼痛评分与腰酸背痛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舒适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穿刺部位以及周围的血管最小内径与血流峰速度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假性动脉瘤与血栓。结论壳聚糖止血海绵对于经股动脉途径穿刺的止血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缩短止血与制动时间,有助于改善患者疼痛程度与舒适度,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索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肝癌患者血清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的可行性。方法应用Nano-PlotterTM-压电式微量喷墨点阵制备系统制备GPC-3抗体蛋白芯片,用伯乐成像仪检测成像信号。结果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肝癌血清46份,健康人群血清18分。其中35份肝癌血清检测到GPC-3阳性表达信号,阴性对照及健康人群血清未检测到阳性信号。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检测肝癌患者血清GPC-3的蛋白芯片方法,可用于肝癌患者GPC-3的检测,是一种切实可行,经济、便捷、省时、有效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多西环素对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10例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对照组(55例)选择多西环素进行治疗;观察组(55例)选择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多西环素进行治疗。最终就两组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病原体转阴率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8.18%)对比,观察组(98.18%)提升程度明显(P<0.05,χ2=10.5551);同對照组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2.73%)对比,观察组(0.00%)降低程度明显(P<0.05,χ2=7.4757);同对照组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病原体转阴率(74.55%)对比,观察组(96.36%)获得明显提升(P<0.05,χ2=10.5319)。结论临床医师选择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多西环素对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加以治疗,在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提高病原体转阴率方面获得确切效果,从而促进非淋菌性阴道炎患者的病情康复。